寒潮的到來對小麥生長有什麼影響?

家常蔬菜種植


今天開始,全國範圍的寒潮已經開始了,北方好多地方在下雪了,南方廣大地方下降溫度在十多度,就拿我們當地來說吧。昨天還是高溫23℃,經過一晚上的大風降雨,今天白天最高溫度只有10℃,反差很大吧,昨天穿短袖,今天穿棉襖了。



寒潮的到來對於小麥的生長有什麼影響呢?

據說這次的寒潮是今年下半年來最強的一次冷空氣過程,它兼具大風降溫猛烈和雨雪範圍大而強,將給我國三分之一二的區域帶來雨雪降溫天氣。

小麥目前正是出苗長苗的階段,這個時候最怕的就是小麥出現旺長,旺長的原因有水量足了、溫度暖和、土壤肥了都會影響小麥旺長,在年前小麥主要是能夠安全越冬,不要出現旺長,旺長後過冬時,麥苗會被凍傷出現枯黃。


其實寒潮能夠帶來雨雪,這樣有利於給小麥補充水分,防止土壤乾枯,從而影響到小麥黃苗枯死的情況。

寒潮到來的降溫下雪能夠使很多害蟲被凍死或者鑽入土壤深層躲避寒潮,這樣使小麥能有個健康的生長週期,能保證開年小麥快速生長。

寒潮也能給小麥帶來不利得影響就是溫度太低,降溫太快,麥苗經受不住過快寒冷出現枯死的情況。寒潮帶來的大量雨水不利於小麥地的保墒,從而使土壤過溼。


可以說寒潮的到來對於小麥來說是把雙刃劍,農民要根據當地具體來加強小麥田間管理。

關注農民,一起學三農。


三農小黃鴨


寒潮的到來對小麥生長有什麼影響?

農合作村姑是農村莊稼人,對於這個問題小村姑走訪了村上的老年人。上了年紀的人說,早在三十年前,秋作物收割完畢的時候,還沒有播種小麥時,人們就申不出手了,下地幹活都得穿上棉襖,到地裡幾個人拉著木摟播種小麥,幹完活下工後,在摟一貸樹葉子回家燒火做飯,那真是象人們說的那樣,叫秋風掃落葉。



時過近遷,眨眼間30年過去,不但秋風掃不動樹葉,就連現在的冬風也很難把樹上的樹葉掃下。立冬已經過去半個月了,樹上的樹葉還是青油油的,只是溫度下降了幾度,那來的寒潮。寒潮的的到來最少也得零下幾度,按照現在的天氣壯況,不要聽風就是雨,寒朝還沒有到來。

當然啦農合作村姑說了這麼多,最後還是說一下寒潮對冬小麥有沒有危害。農村有句俗話說的好,"麥沒二旺"。"從麥沒二旺"的字眼分析。,寒潮只有對冬小麥越冬起到保護性作用,寒潮不會給冬小麥造成一點滴的影響和危害。冬小麥越冬如同蛇一樣,要經過45天的冬眠,只有冬小麥經過冬眠不在生產,夏收才有保障。



要是冬小麥害怕寒潮的襲擊,那麼一場大雪不是把冬小麥都凍僵了嗎?。農合作村姑的見數是,只要是農村種莊稼的人,扒不得早一天寒潮的到來,寒潮能早一天普蓋中國大地,能給中國莊稼人減少上億元的支出。溫度能早一天降下來,離下雪的時間就會早一天,不但農民辛辛苦苦種下的冬小麥沒有病蟲害,而且也不用在忙碌為冬小麥澆灌反青水。

農合社村姑怎麼說哪,冬小麥不但是耐寒性植物不怕凍,必須還有它的冬眠期。冬小麥的性格和農村人一樣,耐寒耐凍不怕冷。農村人老幾輩子在冬季,無論零下幾度,十幾度各家各戶從來也沒有用過暖氣,冬小麥只有經過寒冷這個季節,到春季麥苗才能舒展起來,冬小麥經過冬春兩個季節,到了夏季就能看到一望無跡黃騰騰的麥田,勞動人民才能笑開諺,才能看到一排豐收的景象。
……………託拜託拜各位大神………………


農合社村姑


寒潮對小麥的危害主要是凍害,小麥凍害是指麥田經歷連續低溫天氣而導致的麥穗生長停滯。凍害較輕麥田 麥株主莖及大分櫱的幼穗受凍後,仍能正常抽穗和結實;但穗粒數明顯減少。凍害較重時 主莖、大分櫱幼穗及心葉凍死,其餘部分仍能生長;凍害嚴重的麥田 小麥葉片、葉尖呈水燙一樣地硬脆,後青枯或青枯成蘭綠色,莖稈、幼穗皺縮死亡。

中國小麥種植區域廣,南北跨度大,地形多變,霜凍害發生的情況比較複雜。但以平原地區發生多而重,沿海海洋氣候地區、山前平原發生少而輕,高寒山區凍霜害發生複雜。東北、華北北部、西北地區的春播小麥苗期易遇到強低溫危害,使小麥葉片受到傷害,但幼穗凍害發生的情況較少。青藏高原有些麥區氣候多變,小麥各個時期都有凍霜害發生,但主要是小面積的平流凍霜。中國小麥凍霜危害比較頻繁的區域主要分佈在東經 105°~120°,北 緯 33°~38°的區域內(圖 1),昆明地區凍霜發生也較頻繁,而東經 110°~118°,北緯 34°~36°為重發區(圖2), 即黃淮麥區(馮玉香,孫忠富等,1999)。以黃淮腹地凍霜害頻發及重發地商丘氣象臺站資料為例,小麥發生霜凍的年概率 20 世紀 80 年代為 50%,20 世紀 90 年代為 78%,這表明黃淮麥區霜凍發生頻繁,且近年有加重的趨勢,給小麥生產造成較大的損失。

那麼怎麼樣防冶呢?

種前預防

⑴注意選用適合當地的抗寒小麥品種 春麥區可選用寧春24號、遼春10號、蒙麥30號等;冬麥區可選用冀麥38號、40號、41號,晉麥51號、52號、53號,皖麥27號、25號,魯麥22號、23號、21號,豫麥38號,蜀萬41號,貴豐1號,勁松49號,滇麥19號,渭麥8號,新冬18號、19號,溫麥6號,冀麥38、40、41號,華麥8號等。

⑵提高播種質量,播種度掌握在3—5cm之間。

種後管理

⑶適時澆好小麥凍水

一要看溫度:日均溫3—10℃時開始澆。過早因氣溫高蒸發量大,待冬小麥越冬時失墒過多,失去澆凍水的作用;過晚或氣溫低於3℃以下時,會造成地溫下降,田間積水或結冰,引起凍害死苗;二是看墒情:當沙土地土壤相對溼度低於60%,壤土地低於70%,粘土地低於80%,要進行澆水。當土壤溼度高於上述指標,墒情好的地塊可不澆或緩澆;三要看苗情:麥苗長勢好、底墒足或稍旺的田塊,可適當晚澆或不澆,防止群體過旺、過大。對播種稍晚的晚茬冬小麥,因冬前生長時間短,葉、根較少,苗小且弱,分櫱少或無,為爭取有效積溫促進麥苗生長髮育,只要底墒尚好,也可不澆,但要及時鋤地保墒,使其促根壯苗增櫱;

四要適量:澆水量不宜過大一般當天澆完,地面無積水即可。使土壤持水量達到80%。

⑷早春補水 當早春乾土層厚度大於3cm時,要及時補水,改善土壤墒情,解除乾土層威脅,減輕凍害降低死苗率。


沂蒙山小哥


針對當前小麥苗情長勢和寒潮降溫天氣的影響,要以提墒保墒、防凍保苗、排水降漬為目標,切實抓好田間管理,保苗安全越冬,促進受凍小麥恢復生長。一是調查受凍情況。低溫過後2-3天,及時實地調查麥苗受凍程度,特別是葉片受凍比例與嚴重程度、幼穗受凍比例、分櫱節死亡的比例,為分苗情、分災情、分區域制定技術意見提供依據。二是鎮壓防凍保苗。對秸稈還田量大、冬前鎮壓不到位、表土層疏鬆的麥田,抓住冷尾暖頭、無霜凍晴天的上午,在土壤適墒時適度鎮壓,使根土密接,提高保暖防凍能力,或通過增施土雜肥、秸稈均勻覆蓋的方式防凍保苗。三是搶排田間積水。雨雪過後,及時清理田間溝系,保持溝渠通暢,排除田間積水,減輕冰凍和漬害的雙重影響。特別對免耕播種又未及時開溝或溝系不配套的麥田,抓住晴好天氣,及時開好內外溝,將開溝泥土拋灑均勻覆蓋露籽,保苗安全越冬。四是促進恢復生長。對僅葉尖受凍的麥田按常規管理即可,不必採取特別措施。對葉片受凍超過1/2的麥田或主莖和大分櫱幼穗凍死在20%-30%的麥田,畝追施5-7公尿素作為恢復肥;對地上部葉片完全凍死但分櫱節正常或主莖和大分櫱幼穗凍死達30%-50%的麥田,追施8-10公斤尿素作為恢復肥;對基苗肥施用量不足的晚播弱小苗或漬害嚴重發生僵苗的麥田需及時追施三元複合肥15公斤左右促進苗情轉化



80後的新農民新農村


寒潮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

1、寒潮帶來霜凍時,溫度會降到0℃以下,使細胞裡的水分不斷向外滲透,引起細胞脫水,造成植株部分枯萎或完全死亡。

2、寒潮會早造成氣溫急劇下降,動物的免疫能力急劇下降造成疫病流行。

3、因溫度下降,大雪封路,造成動物覓食變得困難;導致動物大批量的連續死亡。

4、冬季寒冷乾燥,對農作物等生長不利。

寒潮對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

1、降雪對越冬農作物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來年積雪融化成為寶貴的水資源緩解春旱。

2、寒潮低溫能夠把一些病蟲害凍死,農作物來年病蟲害減輕,牲畜傳染病減少。

3、降水量較大,水源充足,雨熱同期。利於農作物生長。

寒潮:是指冬半年來自極地或寒帶的寒冷空氣,像潮水一樣大規模地向中、低緯度的侵襲活動。

寒潮襲擊時會造成氣溫急劇下降,並伴有大風和雨雪天氣。對工農業生產、群眾生活和人體健康等都有較為嚴重的影響。

以上是個人經驗之談,希望可以幫到題主你,如對以上內容有不明白或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也可點贊關注我“城市更新研究社”,這邊為你解答關於農村農業的問題。


城市更新研究社


寒潮的到來對小麥的生長有什麼影響?

一般來說對小麥沒有什麼影響,尤其是冬性或半冬性小麥,它自身就有這個抗寒的特性。可見到冬季零下十幾度時,地表上的麥苗都凍乾巴了,但它的根系在凍土層以下仍然生長著,來年春季照樣長出新葉生長。

這幾年世界氣候變暖,暖冬現象多,在我們這邊(河北邢臺),冬季氣溫低於零下十五度的時間並不多,地裡的麥苗地表以上的大部分尚未凍死,一早一晚凍硬了,白天見陽光又恢復綠色的了!

當然了,什麼事也不是絕對的,對於播期過晚,整地質量差、秸稈碎草大、耕層淺、播深不夠、墒情差的麥田,再不及時澆凍水的,在寒潮或冬季到來是場嚴峻的考驗,最易發生凍傷凍死麥苗的現象,會影響到來年麥子的產量。對於這類麥田,要在“夜凍晝消”時期,及時澆水灌溉,提高抗寒抗凍能力。有條件的話,冬季前可用有機肥對麥苗“蓋被”,“蓋被”時有機肥一定要鋪撒均勻。可減少凍害的發生率。

對於播期早、播量大、墒情好、地力肥沃的麥田,寒潮來襲,可不用理會,正擔心它徒長旺長,還想鎮壓、化控呢!所以,寒潮或冬季來臨都不必擔心考慮它了,即使凍死些地表麥苗葉子,也對來年小麥豐收沒有什麼影響!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這個要看小麥處在什麼情況下,如果小麥因為土地商情差導致出苗晚,那麼一定分櫱不會太多,甚至根系沒有紮下去,這時候寒潮來了容易對小麥造成凍害,嚴重的話,冬季會造成小麥苗株死亡。

如果小麥種植時,土壤商情好,苗齊苗旺,根系發達,這樣就不怕寒潮來襲。有的小麥出現旺長,還特別希望寒潮早點來,這樣可以抑制小麥旺長,保證來年小麥豐收。



董青島供稿。


京漂追夢人


剛才和我媽媽在討論寒潮來臨,會對小麥有影響嗎?

我媽媽一句簡單的話我覺得直接概括了這個問題,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抱著枕頭睡!!

當然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姑娘,從小無論春夏秋冬都在田野裡玩耍,前些年沒有聽過小麥怕凍的話語,然而從小會在老年人的口中聽到,小麥越是凍得厲害,來年的收成就會越好的話語!

不過最近這幾年出現了一些小麥怕凍的需要,我個人認為,他根據種麥子的早晚,或者小麥苗的高低,還有就是土壤的肥沃程度和麥子的品種來決定的!

希望大家不要盲目跟風,畢竟小麥的生命很頑強,而且本身也是抗凍的農作物,所以我認為寒潮來勁對小麥沒有影響…



季姑娘呀


冬前分櫱時間短,小麥群體和個體發育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積雪溶化後又出現連續低溫,部分麥田可能會出現凍害。

不管怎麼說,寒潮的到來對小麥而言還是利大於弊的。因為寒潮會帶來充沛的降雪天氣,當積雪將麥子蓋上的時候,會對土壤和小麥起到隔熱保溫的作用,而且積雪融化的時候會給土壤補給水分




莫要辜負好時光


不利影響:

1,寒潮帶來霜凍時,溫度會降到0℃以下,植物的細胞與細胞間隙中的水就要結冰,水結成冰以後,體積增大,產生一種壓力,使細胞裡的水分不斷向外滲透,引起細胞脫水,造成植株部分枯萎或完全死亡。

2,寒潮會早造成氣溫急劇下降,動物的免疫能力急劇下降造成疫病流行;

3,因溫度下降,大雪封路,造成動物覓食變得困難;導致動物大批量的連續死亡。

有利影響:

1,降雪對越冬農作物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來年積雪融化成為寶貴的水資源緩解春旱。

2,寒潮低溫能夠把一些病蟲害凍死,農作物來年病蟲害減輕,牲畜傳染病減少。

寒潮是冬季的一種災害性天氣,寒潮災害群眾習慣把寒潮稱為寒流。所謂寒潮,是指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空氣,在特定的天氣形勢下迅速加強並向中低緯度地區侵入,造成沿途地區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這種冷空氣南侵達到一定標準的就稱為寒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