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分析(上中)

移動社交蓬勃發展,流量價值凸顯

移動互聯網時代,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APP全面普及,成為移動端最主要的流量入口。這些社交平臺佔據了用戶的大量時間、使用頻次高、粘性強,流量價值極其豐富。以微信為例,2018年底,微信月活已高達10.98億,微信生態以其基礎即時通訊功能為基礎,擁有朋友圈、公眾號、小程序等不同形態的流量觸點,同時藉助微信支付,用戶在一個生態內可以完成社交、娛樂、支付等多項活動,為電商降低引流成本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從促進原因來看,社交媒體的傳播優勢如下:1.社交媒體自帶傳播效應,可以促進零售商品購買信息、使用體驗等高效、自發地在強社交關係群中傳遞,對用戶來說信息由熟人提供,對於其真實性更為堅信,購買轉化率更高;2.社交媒體覆蓋人群更為全面,能夠較好的進行用戶群體補充。對於社交媒體的有效利用為電商的進一步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2019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分析(上中)

社交電商站上風口

行業規模迅速增長

社交電商的高效獲客和裂變能力吸引了眾多企業加入,2018年社交電商成為資本的寵兒,拼多多、雲集、蘑菇街等社交電商的上市更是將社交電商推上風口。行業規模快速增長,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規模達6268.5億元,環比增長255.8%,成為網絡購物市場的一匹黑馬。隨著社交流量與電商交易的融合程度不斷深入,社交電商佔網絡購物市場的比例也不斷增加,2015年-2018年三年間,社交電商佔整體網絡購物市場的比例從佔中國網絡購物市場比例從0.1%增加到了7.8%。

2019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分析(上中)

對比傳統電商,社交電商的特徵及優勢

依託社交裂變實現高效低成本引流,用戶既是購買者也是推廣者

依託社交流量,社交電商從用戶拉新到留存全生命週期進行更高效低成本運營:1)拉新階段:依靠用戶社交裂變實現增長,降低獲客成本;2)轉化階段:一方面可以基於熟人關係可以藉助熟人之間的信任關係提高轉化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社群標籤對用戶做天然化的結構劃分,從而實現精細化運營;3)留存階段:用戶既是購買者也是推薦者,在二次營銷的過程中實現更多的用戶留存。

2019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分析(上中)

基於用戶個體的去中心化傳播網絡,為長尾商品提供廣闊空間

從搜索式購物到發現式購物,快速促成購買,提升轉化效率

在用戶購物的整個流程中,社交電商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節點:1)產生需求階段:通過社交分享激發用戶非計劃性購物需求;2)購買決策階段:通過信任機制快速促成購買,提高轉化效率;3)分享傳播階段:激發用戶主動分享意願,降低獲客成本。

2019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分析(上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