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崛起汽車城

在深山建廠,東風人做到了。在深山建城,東風也做到了。車城在深山崛起,這是東風與十堰的故事。

深山崛起汽車城

1971年,十堰機關幹部支援二汽建設

因車而建

1965年,一輛北京210吉普車行駛在鄖陽地區的深山中。

狹窄崎嶇的山路上,它突然尖叫著剎車。車上的人伸頭一看,頓時後怕:車輪緊挨著公路邊,路底下就是萬丈絕壁,只差一步他們就會落入深不見底的懸崖。

車上坐的人,是當時二汽選址小組的成員。

根據當時中央對“三線”工廠的佈局要求,“靠山、分散、隱蔽”成為選廠址的六字方針。為了選擇一個既符合中央要求,又有利於建設現代化汽車廠的地方,選址小組踏遍了四川、湖南、湖北等地。最後,他們將目光放在了十堰。

那時的十堰還是一個地圖上都未曾標註的小鎮,百來家農戶,只有一條老白公路可供車輛出入。老白公路是當年李宗仁在抗戰時期為了方便撤退而修建的一條路,說是“公路”,實際上就是一條修整得比較平整的泥巴路。

依山,群山環繞,呈放射狀分佈著比較寬闊的山溝,十分有利於廠房佈局,且符合中央靠山、隱蔽的建設原則。

深山崛起汽車城

1974年1月,張灣中心商店

傍水,西南方有水流量較大的堵河,可以提供生產和生活用水;東北方有當時中國最大的內陸人工湖——丹江口水庫,丹江口水電站可以提供生產建設所需的電力。

老營會議後,數以萬計的懷揣著夢想的熱血青年,背上行囊,踏上征程;成千上萬的設備和物資,通過鐵路和貨車,被運往十堰。

深山崛起汽車城

1986年11月,中國京劇院來二汽慰問演出

馬燈精神照亮山城

78歲的孫玉貴當年懷著“親自參加一個汽車廠建設”的豪情,從一汽來到十堰支援三線建設。

從長春到十堰,千里路途,交通不便,孫玉貴坐了四天三夜的火車後,到丹江口轉乘小漁船,又坐了幾個小時的貨車,兜兜轉轉才到達十堰。

回憶起當時第一次到十堰的場景,孫玉貴開玩笑地說:“真不敢相信中國還有這麼艱苦的地方。”百來家農戶零散地分佈著,住著土堆的小房子,人在這頭睡,牛豬雞鴨就擠在那頭。來援建的大批建設者們,根本沒有落腳的地方,行李物品只能胡亂堆放。

這麼多人,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吃住的問題。

沒有房子,就靠著山腳豎起幾根木頭搭起頂,放點樹枝和草,鋪上牛毛氈,再用釘子頂上,四周圍上手織的席子,一個簡易的蘆蓆棚就搭好了。十堰氣候溼潤,雨水較多,一下雨,雨水就順著釘子的孔流進棚裡。為了不讓雨水打溼被子,睡覺的時候,他們就用大塑料布鋪在被子上,等到白天醒了之後,將塑料布的四個角一兜,雨水就被倒在了棚外。

沒有吃飯的地方,就搭建了一個臨時的食堂,挑水、砍柴、做飯。到了飯點,工人們拿著餐票排隊打完飯,坐在石頭上、路邊上就開始狼吞虎嚥。

所謂幕天席地、風餐露宿,不過如此。

暫時解決了基本的生活問題,生產建設也緊跟上來。缺少建築材料,工人們就用當地的土辦法——“乾打壘”,就地取材,用水泥、石灰、泥土混合,在木模板中夯實做成工廠的牆體。

沒有通電,夜晚只能用馬燈照明。放棄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生活,東風第一代建設者們,點著馬燈,將一個個現代化汽車生產工廠建設在崇山峻嶺之間。

為了幾十萬人的生活,東風建起學校和醫院,同時進行城市建設。

1969年十堰建市,東風協助建設十堰,並向國家爭取到了特殊政策和一千多萬的建設資金,城市建設的步伐大大加快。

東風真正地融入了十堰的每根毛細血管中,在隨後的幾十年時間裡,形成了特殊的“廠即是市,市即是廠”的汽車工業城市。街道上,隨處可見以“東風”或“車”命名的商店、學校、醫院、賓館等。生活在這裡的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或多或少與東風有關。

深山崛起汽車城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張灣

這裡是汽車城

八十年代,十堰已是街道寬敞,高樓林立,商業網點密佈,公共交通便利。從五湖四海而來,到東風工作的人們,成為了十堰主要的人口組成。車輛工廠的童明飛,就是其中一員。

童明飛是遼寧人,大學畢業後進入東風工作。剛來十堰的時候,他乘坐公交車轉悠了一圈,想要近距離地認識它。聽著公交車內報站名:東風煤氣廠、東風小學、國藥東風總醫院等,幾乎都與東風有關,童明飛很驚訝:“很難想象,一座城市裡竟然處處都有一個企業的烙印。”

不僅如此,由於東風建廠時特殊的政治背景,眾多的工廠以特殊的數字組合代號來替代實際廠名。這些極為相似、難以分辨的代號,本地的居民都能如數家珍,竟比在東風工作的他更為熟悉。

“包容”、“乾淨的小城”、“人口素質高”,是童明飛對十堰最深刻的印象。和深圳一樣,十堰作為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對外來人員有著極大的包容性,並且體現在方方面面。

十堰沒有固定的方言,普通話就是“通用語言”。

全國各地的人們,在來到十堰的同時也帶來了他們的飲食習慣,不出十堰就能吃到各個地方的特色美食。甚至為了照顧從長春遠道而來的一汽援建工人,十堰的樓房都安裝了供暖系統。

只要來到十堰,東風人、本地人、外地人都是十堰人。這裡就是汽車城,是東風和十堰一起誕生、成長的地方。

(張一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