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寻乌县,毛泽东在此作《寻乌调查》,更有漂亮的客家围屋

一篇一城,现和大家聊聊寻乌县,这个毛泽东同志的《寻乌调查》笔下的寻乌县。

江西赣州寻乌县,毛泽东在此作《寻乌调查》,更有漂亮的客家围屋

寻乌县,是江西省赣州市辖县,位于江西东南部,是武夷山与九连山余脉相交处,是闽一粤赣三省近邻烟火相连的三角要冲。东邻福建省武平县、广东省平远县,南接广东省兴宁市、龙川县,西毗安远县、定南县,北连会昌县。

江西赣州寻乌县,毛泽东在此作《寻乌调查》,更有漂亮的客家围屋

寻乌县辖长宁镇、吉潭镇、澄江镇、南桥镇、留车镇、晨光镇、桂竹帽镇7个镇和文峰乡、三标乡、水源乡、罗珊乡、项山乡、丹溪乡、龙廷乡、菖蒲乡8个乡。

江西赣州寻乌县,毛泽东在此作《寻乌调查》,更有漂亮的客家围屋

寻乌建县四百多年,它于万历四年(1576)建县,当时取名长宁县,民国3年(1914年)改为寻邬县,1957年才将县名寻邬改为寻乌,这便是寻乌名字的由来。

前面也说过了,寻乌是一个三省交界的地方,在民国时期,是红色革命的地方,自然而然,红色旅游是重点。说到寻乌的旅游,必定要说毛泽东同志在寻乌了。1930年前后,当时中国共产党已在江西、福建的边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为了认清中国农村和小城市的经济状况,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在寻乌作调查,从而写出了《寻乌调查》,对了解农村经济有重大的作用。

江西赣州寻乌县,毛泽东在此作《寻乌调查》,更有漂亮的客家围屋

因为毛泽东在寻乌作农村调查,从而寻乌有了毛泽东旧居,也叫寻乌调查纪念馆。旧居位于寻乌城南马蹄岗上,是一座河石石灰砌二层楼房。此楼建于1917年,原是一耶稣教牧师住宅,毛泽东在调查期间,暂住于此。旧居在民国时候已经被破坏,现重修的“毛泽东旧居”楼房宽厚而雄伟,正面和右侧屋檐鼎立着八根米红大圆柱,构成一条宽三米的直角走廊。苍劲青翠的樟树,刚毅的铁树,一簇一簇的桔树,环护着毛泽东旧居。小楼右边是寻乌调查陈列馆,里面陈列着一批珍贵的革命文物和文史资料。

江西赣州寻乌县,毛泽东在此作《寻乌调查》,更有漂亮的客家围屋

另一个比较出名的红色文化地方为寻乌县革命烈士陵园,它位于城西镇山路17号,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是赣州市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县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形成馆、碑、园、林连成一体的瞻仰圣地,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园内有古柏烈士纪念碑、古柏烈士铜像、古柏烈士生平、“三.二五”暴-动浮雕等。

江西赣州寻乌县,毛泽东在此作《寻乌调查》,更有漂亮的客家围屋

寻乌除了红色文化外,另一大文化为客家文化,从而客家围屋也是十分的多,向北觉得晨光司城古堡是值得一看的。古堡位于寻乌县晨光镇司城村中,司城村内历史遗存丰富,现今还存留着几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司城碉楼就是其中之一。

江西赣州寻乌县,毛泽东在此作《寻乌调查》,更有漂亮的客家围屋

司城碉楼坐落在古村中心地带,是当地新屋下碉楼围陇屋的一部分。碉楼围陇屋是由围陇屋和碉楼两部分组成的,与其他客家围屋不同的是,司城碉楼并没有建在围屋内,而是建在紧邻围屋的一侧,用于侦察敌情。

江西赣州寻乌县,毛泽东在此作《寻乌调查》,更有漂亮的客家围屋

寻乌山川秀美,景色宜人,还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都是很不错的,欢迎来寻乌游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