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三座奥斯卡金像奖

五座英国电影学院奖

四座金球奖

两座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两座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李安,可以说是目前最成功的华人导演。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但他从不觉得自己是个天才,在他心里,天才导演是王家卫。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自己,最多算个人才。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而2009年,美国权威杂志《娱乐周刊》评选出了当代50位最伟大导演。

李安排名第21位,王家卫排名44位。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这也是大家提起李安时,最直观的感受——温和谦逊、儒雅内敛。

李安就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最佳代言人。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李安的电影,看上去是不紧不慢的。

“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都是以一个家庭为主线将故事娓娓道来,点出情感挣扎。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所以很难想象,这样一位温吞细腻的导演,会去接手《双子杀手》这样一部商业动作片。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李安永远在和自己较劲。”面对电影,他永远都是一个在探索的年轻人。

《与魔鬼共骑》,他首次尝试了动作戏;

《卧虎藏龙》,是他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武侠片;

《绿巨人浩克》,首次挑战了超级英雄电影;

《断背山》,第一次拍摄唯美的同性爱情(《喜宴》中也有同性之间的爱情,但风格完全不同);

《色·戒》,重新诠释了张爱玲的小说;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他第一次拍奇幻电影,开始尝试3D技术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全球首例120帧 4K的尝试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当然,这并非为了留名影史,李安早已留名影史。

他想要的是一场电影届革命。

他更多的是出于对电影的使命感。

《双子杀手》剧情简单,但这是一部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敢拍的剧本。

在图书《无法上映的54部电影》中,第52部就是《双子杀手》。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一是没有一线动作男明星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演绎两个不同年龄段的自己,同时还有互相打斗的戏。

另一个就是技术和资金,这部电影需要使用大量的特效,预计在1亿美元以上。

但这部“无法上映”的电影遇到了李安和威尔·斯密斯。

电影和人一样,都是机缘。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李安曾说,电影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显现我们未知的部分,而非已知的部分。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就好像从影这些年,他就已经尝试了各种类型与题材的制作:无论是古装片、西部片、爱情片、家庭伦理、超级英雄、冒险、名著改编等等,他都有尝试。

讨厌重复,并渴望挑战,这是李安。

《双子杀手》的探索,更多的还是影像方面,是又一次4K、3D、120帧的制作。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当初宣传《比利·林恩》的时候,李安导演就曾说过,用120帧3D拍摄电影,其实还有太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包括摄影、灯光、场面调度,甚至演员的表演,其实都要跟过去拍电影不一样,也都需要有新的探索。

于是,李安导演更像是在重新学习拍电影。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而即使讨厌《双子杀手》的观众,也很难否认:

李安创造了一种新奇观。

这种奇观首先是影像更加清晰流畅。

“像近视的人第一次带上眼镜。”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上图 24帧 下图 120帧

其次是动作细节更加丰富。

比如影片中的一场摩托车追车戏。

以往电影中的类似镜头,移动速度都很快——

风驰电摩,拳脚生风,观众立马能感觉到速度和刺激。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但 120 帧下,一切清晰可见。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乍一看,这好像导致动作本身没有那么刺激了。

但其实它留给动作镜头的空间更多了——

足够多的表情与细节被呈现,动作的戏剧性与观感大大提升。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李安在《双子杀手》片场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双子杀手》通过动画实现减龄

但是真正进入120帧时代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不是谁都有资源、有能力来推动这件事情。

有资源的老导演大多是胶片迷,是怀旧党;而新导演呢,则根本没有投资会支持他们做这样的冒险。

大概只有李安,一个有资历、有人气、有影响力的奥斯卡级别大导演,才会让这样的冒险变成可能。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这部电影,更像一部120帧电影的大型宣传片,告诉其他创作者,如果你也去使用120帧拍摄,是可以实现这样的效果,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特别突出的,哪些是需要规避,李安导演提供了大量的经验给接下来的创作者。

这可能,才是这两部电影更宝贵的财富吧。

李安:永远的赤子之心

可是李安已经65岁了,他说自己是“少年子弟江湖老”,这两年不断在感慨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衰退。

所以也在采访时说,“故事上是退了几步,还是希望大家多担待。”

花甲之年,且心怀赤子的李安,且看,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