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醫生的“長征路”:總要有人去治,總要有人去管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哪裡痛我就去看哪個科,王主任,你這個疼痛科是看什麼痛的?”

義診現場,貴州岑鞏縣的村民問著湖南航天醫院疼痛科主任王曉豐

這已經不是王曉豐 第一次走進這個小縣城了,這樣的問題也不是王曉豐第一次聽見了,而他每一次出行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疼痛學科普及起來,更多的患者走近疼痛科,為更多的患者解除疼痛。

對於疼痛,人們常將它看做是一種症狀。然而,不少人卻不知道,疼痛不僅是疾病發出的信號,慢性疼痛本身其實就是一種病,有許多慢性疼痛患者因為沒有得到專業的診療而飽受疼痛的困擾。

疼痛科醫生的“長征路”:總要有人去治,總要有人去管

2007年7月16日,衛生部簽發了在《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增加一級診療科目“疼痛科”的文件。

從此,疼痛科在我國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為慢性疼痛患者帶來福音的同時,也為他打開了一條新的通道,他就是湖南航天醫院疼痛科主任王曉豐

總要有人去治,總要有人去管!

在從事疼痛科工作前,王曉豐是一名骨外科副主任醫師,“之前在骨科,有許多因不明疼痛前來就診的患者,問他們究竟是哪裡痛,他們又說不明白,治療的效果也甚微。”

乘著疼痛科發展的東風,王曉豐也開啟了新的研究方向,他決定要和這些“說不明白”的疼痛鬥一鬥。

從骨科轉疼痛科,難不難?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骨科屬於外科系統,而疼痛科要求醫生具備豐富的內科基礎知識。而王曉豐的決定在許多人看來甚至有點“傻”,但他卻不後悔,因為他覺得值得。

“從前是小痛人人看,大痛沒人管,慢性疼痛患者得不到一個很好的診治,那怎麼辦?總要有人去治,總要有人去管。”提起從事疼痛工作研究的初心時,王曉豐侃侃而談。

“我收治過許多長期飽受慢性疼痛困擾的患者,他們多年輾轉找不到病因,得不到規範治療,疼痛程度不高的患者,他們習慣了疼痛,還有一些疼痛嚴重影響到正常工作與生活的患者,長期的疼痛甚至讓他們的心裡也蒙上了一層陰影,產生抑鬱。”

疼痛科醫生的“長征路”:總要有人去治,總要有人去管

65歲的肖奶奶,出現頸肩背部疼痛伴有頭暈、頭痛30餘年,偶感雙上肢麻木。

看了大大小小的醫院不下十餘家,用盡了各種保守治療辦法,有的專家建議她開刀手術治療,但她認為頸椎手術風險高懼怕手術,還是放棄了。

經人介紹下,肖奶奶找到了湖南航天醫院疼痛科主任王曉豐,就診時,奶奶神情沒落,甚至把這個困擾30餘年的病看作是不死的“癌症”,其痛苦程度可見一斑。

湖南航天醫院疼痛科主任王曉豐的建議下,肖奶奶欣然接受了頸椎孔鏡治療,微創手術後的第二天奶奶便可活動自如,疼痛也得到了解除,肖奶奶拉著湖南航天醫院疼痛科主任王曉豐的手不停地說著:“王主任,您是我的救命恩人!”

一個又一個像肖奶奶這樣的患者,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王曉豐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疼痛不要忍!疼痛不要怕!

疼痛,是一個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在我國,疼痛問題尤為突出。

調查顯示,人群中有患有慢性疼痛的比例高達8%-10%,全國約有1億人患有慢性疼痛,50%晚期糖尿病患者會發生神經損害性疼痛,75%的晚期癌症患者也會出現頑固性疼痛。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疼痛很正常,在面對它時習慣於“忍忍就過去了”。然而,疼痛能夠忍過去嗎?

84歲的劉爺爺,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疼痛不用忍。

2016年底,劉爺爺因為右側腰腿痛,嚴重影響生活,來到湖南航天醫院疼痛科就診。因老人家年事已高,基礎疾病多,且有既往腰椎內固定手術史,手術難度極大,風險很高,面對風險,家人們猶豫了。

但劉爺爺卻不肯放棄,顫顫巍巍地拉起王曉豐的手:“主任,我年紀大了,經歷的也多,像這種病痛我不是不想忍,我是忍不了啊!太疼了,我覺也沒法睡,夜裡被疼得睡不著,真的太痛苦了!”

老人家的眼角帶淚的樣子,動了王曉豐的惻隱之心,老人家不能忍,那就不要忍,這手術難,我們就克服困難!

隨後,王曉豐組織了多次全院會診,多學科聯合評估老人家的情況,慎之又慎地敲定了最終的手術方案,在老人家的堅持和王曉豐的努力下,家屬也同意了手術方案。

航天醫院疼痛科主任王曉豐帶領他的團隊為劉爺爺行微創腰間盤切除術(及椎管成形術),手術非常成功!數月後,經多方多次評估後,又為老人家做了頸椎間盤射頻消融術,徹底解決了劉爺爺的疼痛。

疼痛科醫生的“長征路”:總要有人去治,總要有人去管

在很多人看來,看多了病痛,醫生可能會比平常人麻木一些,王曉豐卻覺得恰恰相反:“因為看多了病痛,才能夠理解患者的痛苦,才更想要解決患者的痛苦,事在人為,有希望,我就想要去試一試。”

所以他走進疼痛、關愛疼痛,用不斷精湛的醫術去解決疼痛。

他的“長征路”

“2007年,疼痛科才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在我國疼痛科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我們疼痛科醫生也有很長的道路要走,”王曉丰神採奕奕地說著。

我們的長征路在臨床上,也在腳下,許多人不知道疼痛科是幹嘛的,可以治什麼病。我們疼痛醫生就要更多地走出去,才能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瞭解我們、信賴我們,得到我們的幫助。

緊跟疼痛科發展的步伐,作為中華疼痛學會脊源性疼痛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醫師協會疼痛科分會副會長,王曉豐是推動疼痛科普及化的先驅。

2012年至今,

航天醫院疼痛科主任王曉豐的足跡幾乎遍佈了湖南的每一個市州縣,對口指導的醫院好幾十家,去義診、去講學、去讓更多人瞭解疼痛科,王曉豐的“長征路”一直在腳下。

“不僅僅是湖南,我還去過貴州、江西、湖北!”湖南航天醫院疼痛科主任王曉豐自豪地說著,去往地方偏遠的小縣城裡,沒有便捷的交通工具,他就轉車,顛顛簸簸好幾個小時也沒有怨言。

“比起讓小縣城裡的患者們顛顛簸簸好幾個小時去看病,我還是更希望疼痛科能夠普及起來,在縣城裡就開起來,讓老百姓們在家門口看病!”

“王主任是實實在在地想要疼痛科壯大起來,”新入職半年的疼痛科醫生劉維說著。

“在日常工作中,主任會事無鉅細地傳授我們技術、技能,對於我們想要開展的新技術、新項目也會大力地支持。

他常教導我們對待患者要細緻又細心,科裡面每一位患者的情況他都瞭解,每一次手術前不管多晚都會對手術患者進行查房,術後他也是第一個到患者床前查看患者情況的,從醫術和醫德上感染著我們成長成為一個優秀的疼痛科醫生。”

“帶領著醫院疼痛科從無到有,短短三年,疼痛科成長成為醫院的特色學科,我們主任真的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疼痛科護士長石小芳由衷地讚歎。

踏過了萬里路,從未想過停歇,王曉豐的長征路仍在繼續。

“要讓我們的疼痛科強大起來,打造湖南省及航天醫科系統內一流的疼痛學科。要讓疼痛科壯大起來,不止我要繼續走出去,我們湖南航天醫院疼痛科團隊要走出去,為更多、更遠地方的患者解決疼痛!”

疼痛科醫生的“長征路”:總要有人去治,總要有人去管

王曉豐主任授課

後記:近日,在湖南省醫學會疼痛醫學專業委員會第十屆學術年會上王曉豐進行了精彩的授課,獲參會專家、同道的一致好評和高度讚揚。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