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強勁反彈,華為或受重擊

信通院公佈的數據顯示9月份和10月份iPhone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達到1000萬部,同期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為6930萬部,這意味著iPhone在這兩個月佔有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達到14.4%,三季度其佔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為5.2%,顯示出新iPhone的上市推動了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強勁反彈。

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強勁反彈,華為或受重擊

iPhone11拉動iPhone銷量反彈

市調機構Canalys給出的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數據顯示,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僅有510萬部,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28%,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陷入低潮。

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強勁反彈,華為或受重擊

隨後蘋果於9月份在中國市場上市銷售三款新iPhone,其中最便宜的iPhone11定價為5499元人民幣起,較去年的iPhoneXR便宜了1000元人民幣。由於iPhone11的定價較為實惠,吸引了中國消費者熱情搶購,以致於蘋果不得不持續追加訂單,凸顯出這款定價實惠的iPhone11廣受消費者歡迎。

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強勁反彈,華為或受重擊

雙十一作為今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最後一個熱銷旺季,再次證明了iPhone11在中國市場受歡迎程度。11月1日華為的mate30一度霸佔熱銷手機榜單前兩名,然而11月2日iPhone11就迅速反超華為mate30,到雙十一結束的時候華為的mate30已跌至熱銷榜單第十五名,前十四款熱銷手機當中僅有iPhone11和iPhone11 Pro兩款手機為高端手機,其中iPhone11更是位居熱銷榜單第四名,證明了iPhone11在中國市場的受歡迎程度。

工信部給出的數據顯示,9月份和10月份iPhone的銷量高達1000萬部,這應該主要是iPhone11的拉動所致。iPhone11於9月20日在中國上市銷售,這意味著iPhone11在iPhone三季度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當中僅貢獻了10天時間,絕大部分銷量應該都是在10月份完成的,如此推算更可以看出iPhone11系列可能在10月份為蘋果貢獻了750萬部銷量,即是一個月的銷量就較iPhone三季度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還要多近五成。

iPhone在中國市場強勁反彈對華為是打擊

iPhone11拉動iPhone僅1個月時間的銷量就較其在中國市場三季度的銷量還要多的多,顯示出中國消費者還是更認可iPhone在高端手機市場的領導地位,只不過此前iPhone的定價過於昂貴,抑制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如今iPhone11的定價大幅下降吸引消費者出手購買。

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強勁反彈,對華為是重大打擊。一直以來,華為都希望在高端手機市場有所作為,它在AI、拍攝等技術方面也取得了領先地位,一度讓消費者錯覺華為已在國內高端手機市場具有壓制蘋果的能力,然而這次iPhone銷量在中國市場的強勁反彈,讓即使是主場作戰的華為都未能佔有便宜,反映出華為在高端手機市場與蘋果的巨大差距。

雙十一的熱銷排行榜單同樣證明了這一點,熱銷手機榜單顯示前十名當中,華為佔據8個位置,然而這些手機均為中低端手機,其中位居銷量榜單前兩名的榮耀20i、榮耀暢玩8A的售價分別為1199元起、599元起,這顯示出華為的手機出貨量主要還是靠這些中低端手機,高端手機的銷量與iPhone差距極為明顯。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與谷歌的合作出現障礙,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受挫,今年二季度、三季度它在海外市場的出貨量均出現下滑,華為手機的主要精力放在國內市場,三季度的數據顯示華為手機有62%的比例來自國內市場,估計其高端手機銷量也主要是在國內市場完成,如今iPhone在國內市場銷量強勁反彈,無疑對於華為手機迴歸國內市場是一個重大打擊。

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強勁反彈,華為或受重擊

另外,華為高端手機在國內市場受到iPhone的壓制,也與它的5G手機策略有關。華為在今年9月份就發佈了全球首款搭載5G手機SOC芯片的手機mate30 5G版,mate30 5G版搭載的麒麟990 5G芯片為全球第一款5G手機SOC芯片、第一款採用7nmEUV工藝生產的手機芯片,在技術方面擁有無可比擬的領先優勢,然而華為卻讓mate30 4G版先行上市,mate30 5G版延遲至11月1日上市,這也為iPhone(今年蘋果發佈的三款新iPhone均不支持5G)提供了機會,在同樣為4G手機的情況下顯然消費者更願意購買品牌號召力更強的iPhone。

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強勁反彈勢必迫使華為重新思考自己的策略,在擁有技術領先優勢的情況下,需要把握好時機才能將技術領先優勢變成市場優勢,mate30 5G版上市時間延遲顯然是重大失誤,正是這種失誤為iPhone提供了機會,而蘋果吸取了去年的教訓對iPhone11定價大幅降低則很好的抓住了這個機會,這是值得華為反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