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實錄:持有核心資產十年以上,他想通透了這九大問題

自2016年年中以來,A股核心資產類股票大漲,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等個股漲幅超過三四倍,但能夠完整享受到這波上漲的投資者卻並不多見。

而萬利富達董事長鬍偉濤則完全搭上了這波核心資產上漲行情的快速列車。過去的三年裡,萬利富達旗下的多隻產品淨值輕鬆翻倍。

如果翻開萬利富達2007年3月份發行的首隻產品和後期發行的七隻產品,會發現它們有個共同特點:淨值曲線走勢與申萬食品飲料指數的走勢幾乎一致。

投資實錄:持有核心資產十年以上,他想通透了這九大問題

事實上,胡偉濤早在十年之前就開始重倉貴州茅臺、伊利股份、招商銀行等核心資產類個股。十年重倉核心資產投資之路,期間的艱難和考驗非常人可以想象。在市場最艱難的時候,胡偉濤靠著“便宜的好東西一定會漲”最樸素的信念熬過寒冬。

投資中所謂的經驗,往往只有放在足夠長的歷史長河中才能經得起檢驗。自1989年買入首隻股票深安達算起,胡偉濤已有30年投資經驗,特別是最近十多年,他一直是一位知行合一的堅定價值投資者。

小編近期與胡偉濤進行了深入對話,發現他的投資經驗也回答了許多長線投資者均可能碰到的困惑:比如要不要擇時,要不要止損,在股票的貴與好之間如何進行選擇,黑天鵝來臨時該如何辦等等。

胡偉濤正是在這些問題上想得明白,並且徹底貫徹在行動中,知行合一,才能在在過去的十二年時間中經受住多重考驗,堅定持有核心資產。

以下是其投資思想實錄,以饗讀者。

(一)股票是長期回報最高的資產類別

既然股票是長期回報最高的資產類別,我們就應該把更多的資金,儘量長的時間放在股市裡。在股市低迷的時候,很多投資人期望通過持有現金、黃金或者債券來回避股市波動,這是不理性的,並且很可能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無論歐美也好,日本也好,還是中國市場,股市都是長期回報最好的一類資產。既然想明白了,問題就簡單了,不會因為判斷短期市場不好,自作聰明,進進出出,因為現金明擺著是收益率最低的一類資產。除非整個市場系統風險很高,以及潛在的收益率很低了,估值也已經沒有什麼吸引力了,我們才會考慮倉位控制。

萬利富達自2008年之後始終是滿倉狀態。原因很簡單,這十年A股都處於熊市中,系統估值自然不高,比較容易找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品種。

美國沃頓商學院傑米·西格爾教授所統計的1802年至2012年美國市場的數據也顯示:在210 年間,一個充分分散的股票投資組合的年均真實收益率是 6.6%,長期政府債券的年均真實收益率為 3.6%,短期債券的年均收益率為 2.7%。黃金的年均收益率只有 0.7%,美元的購買力則年均下降 1.4%!

我不會過分關注:圖表怎麼樣了,宏觀事件又怎樣了。我們更多的是自下而上地去尋找好的標的、好的公司,當優質公司的估值處在合理範疇,我們就會考慮買入。

(二)設定合理的預期收益率

對期望收益率要有一個比較合理的預期。A股市場中,很多投資者對於一年賺不到50%的品種是沒有興趣的,結果只能去博了,但這種投資的確定性就不高。

其實如何設立合理預期也可以看作是對自己如何定位,期望很高收益的投資者都認為自己是最聰明的,而我總把自己定位成市場中最不聰明、運氣最差的一類人。所以我要求不高,年化有10%~15%的收益率就非常滿意了,關鍵是要賺最穩妥、最有把握的錢。

貝索斯曾問過巴菲特:“你的投資體系那麼簡單,為什麼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別人不做和你一樣的事情。”巴菲特回答說:“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巴菲特所說的“慢”,到底該如何來衡量,A股眾多長期價值投資者已經身體力行給出了一個比較明確的答案。

(三)自由現金流多且長命的公司值得長期持有

萬利富達2007年首期產品,持有十年以上的標的佔半倉,在港股持有維他奶,在A股持有貴州茅臺,持有期均在十年以上。這兩個公司均是教科書般的巴氏投資標的,符合好股票的標準。

一個公司的股價長期來講是稱重器,短期是所謂的投票機。稱重器按什麼來稱,與內在價值有關。內在價值是整個生命週期裡自由現金流的貼現,這是標準答案。但要去算還是很難的,因為不能精準地知道這個公司生命週期是一百年還是五十年,每年自由現金流也很難精準測算。

儘管如此,這個概念對於投資者來說依然非常重要。那就是,希望所投資的公司是長命的公司,生命力強的公司比生命力弱的公司一定更有價值;自由現金流多的公司比自由現金流少的公司更有投資價值,用通俗的說法就是低投入高產出類公司更有價值。

我買維他奶的時候,這家公司已經有超過70年的歷史,現在它已經有超過80年的歷史。這就是巴菲特所說的,具有長期穩定的經營史,業務簡單易懂。

維他奶的現金流極其充沛,大概五六年前,它的分紅率幾乎百分之百。除了百分之六十的法定分紅,還經常派百分之四十的特別息。這五六年以來因為要發展大陸市場,需要建新產能,特別息不派了,但還是保持著百分之六十的法定分紅。它的現金流太好了,在沒有增加負債的情況下,就把新產能建起來,支撐起大半個中國市場。

我買維他奶的時候,維他奶在香港及海外的銷售佔比是百分之八十,今天大陸市場的銷售佔比已經超過百分之六十了。巴菲特買可口可樂,是在可口可樂漲過百倍才開始買的,因為可口可樂正從一個美國公司變成世界公司。維他奶則是將市場從香港擴展到大陸。十年了,這個邏輯一直在持續。

貴州茅臺上市之後僅首發募資22億元錢,此後沒有再募集過,但分紅已是其上市融資額的34倍,這幾年貴州茅臺擴產能從三萬多噸到五萬多噸,保證了未來十年的增長,但所投入的資金規模也不過是其一年的利潤,未來十年貴州茅臺都不用太多資本開支。

我們投資組合中,持有十年以上的標的,現在成本早已極低,靠的就是自由現金流多和長命兩條。

(四)在能力圈範圍內投資

投資最終是機會成本的問題,一定要在你的能力範圍內,找到既確定又回報高的投資標的。

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我們會考慮4個M:

第一個M就是meaning,就是這個公司對你有沒有意義。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你能不能理解;二是即使你能理解,你對這種生意有沒有興趣。

第二個M就是moat,所謂的護城河,按我們俗語說的,就是它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第三個M其實就是margin of safety(安全邊際),再好的東西也不能太貴,在價格上、估值上有一些安全墊。

第四個M也就是management,包括人、管理、公司文化等等。

市場上很多人對可能性看得很重,對於有可能快速翻倍,或者未來可能漲五倍的標的,就很有興趣,但是這其中,很多人並沒有考慮其確定性究竟如何。

如果確定性很高,讓自己很踏實,回報又能滿足你的回報率要求,就是好的投資標的。但如果有一樣東西,你感覺不踏實,再好的東西你也掙不到這個錢。

在老的標的和新的標的之間,如果新的標的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的話,老朋友好過新的。畢竟瞭解和知根知底,不要隨便為了交新朋友,拋棄老朋友。我們組合裡的標的都是經過長期緊密跟蹤的,一旦有什麼風險能比較容易察覺。對於新的標的,投資人的資訊不一定很全,理解也不一定深入,那麼,就有可能會踩雷。

有人說“不要跟股票談戀愛”。但我的想法是,如果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為什麼不能白頭到老?如果不想深入研究,瞭解不深的話,當然要小心。真正做投資,需要很透徹的研究,這樣才能對未來看得比較清楚。

俗話說“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會止損的是師爺,”我很早就給這句股諺再加了一句,“買了可以永遠不賣的是祖師爺。”

如果有好公司我更希望能拿一輩子,我會緊密跟蹤持有標的,但有兩個前提:好公司、好價格。

(五)好比貴還重要

業績和估值是投資的兩個重要方面,很多好的股票同時估值也很高,如何處理好與貴的關係,也曾經困擾過我。

我在很多年前一直想買入恆瑞醫藥,但在長達五六年的時間中,都沒有機會買入,因為恆瑞醫藥低迷時也有三十多倍的估值,市場火爆時可以達到七十多倍估值。

但這幾年想明白的一個道理就是,好比貴更重要。當想明白了好比貴更重要時,就沒有再錯過海天味業—海天味業剛一上市,我們就毫不猶豫地買入了。

對於少數特別優質的企業,如果我們看得足夠遠,就不貴了。貴與不貴,過去我一般是看五年,現在往十年看,甚至再看遠點,努力提高自己對公司研究理解的穿透力。

貴還是便宜,與投資人的眼光和能力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往往很多人認為貴的不一定真的貴,認為便宜的不見得一定便宜。有些時候,我們認為貴的,可能是因為能力看不到那麼遠,也可能是因為期望收益率太高了。

回到目前的A股市場,無論從絕對還是相對的估值來看,A股的估值都處於有吸引力的位置。從相對的角度看,滬深300的估值中位以前經常三四十倍,現在十二三倍,美國市場的平均估值水平目前是二十三四倍。

再從無風險利率來看,十年期國債是百分之三點多,倒數看三十倍左右估值是合理的,股市的風險性高於國債,打個六折也是十八倍多。所以,從絕對估值的角度看,A股也不貴。

現在市場監管比較嚴格,很多股票的漲跌不脫離基本面,快一點,慢一點,都是圍繞基本面,這是可持續的,市場越來越規範,外資、養老、社保和保險這種重視基本面投資的機構越來越佔主導,慢牛概率越來越大。

橫比豎比,都便宜了,從無風險利率來看,回報也很有吸引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讓我輕倉,我做不到。很多外國的股票,為什麼可以漲十年二十年。未來我們A股中的好股票也可能會複製這種30度角的向上走勢。

(六)黑天鵝來臨提供重大收益機會

黑天鵝為價值投資者提供了重大收益機會。這也符合巴菲特說的:當天上下金子的時候,你應該用桶來接,而不是用針尖來接。

2012年和2013年,貴州茅臺先後遭遇了塑化劑和限制“三公”消費等事件的打擊,股價從最高260元一路跌至120元(注:不復權的股價)。我們在貴州茅臺跌到180元就開始分批抄底。

一定要對自己所持有的投資標的有比別人更深入的理解,危機來的時候你才能知道真正是危還是機。

當黑天鵝光顧貴州茅臺、伊利股份和雙匯發展時,我們因為很早就跟蹤過它們,相對了解一些,所以我覺得危中更多是機,都是選擇了在危機來的時候加倉。茅臺的持倉一度超過產品總倉位的三成。

我們從180元開始買,到股價見底經歷過大半年時間,跌到118元之後還反覆震盪,不是一下子就升起來了,在這樣的過程中,抗壓能力要很強。

(七)止損,僅停留在術的層面

當大波動來臨時,要不要先止損?這在投資者當中有著重大的分歧,比如2018年一波20%多的波動,已經嚇跑許多號稱長線的資金。

巴菲特曾經說過,第一不能虧損,第二不能虧損,第三是記住前兩條。但巴菲特同時又說,如果不能經受住50%的波動,就不應該投資股市。到底應該如何理解風險與波動之間的關係,波動是風險嗎,要不要止損?

其實波動不是風險。風險有兩種,一種是本金的永久損失的風險,一種是回報不足的風險。

本金永久損失是真的虧了,真虧可能是因為自己選擇的投資標的有問題,或者採用了槓桿。就好比坐飛機時碰到氣流顛簸不是風險,掉下來是風險,永遠去不了目的地才是風險。

有些波動是沒法止損的,比如在2001年“9﹒11”發生時和2003年遭遇非典時,很多港股都是一個禮拜內不見了百分之五十。所以很多人所說的止損,是止不了的。但半年後這些個股就再創新高了。

承受一定的波動是投資股市必然的心理準備,這個本身就是股市的特性,股市不是固收,股市的特點是波動,如果一點波動都承受不了,不適合做投資。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美國次貸危機時,我們也有波動,但後來又怎麼樣了呢?當你滿倉經歷過這些之後,最終站起來,總的收益依然是非常好。

只要所投資的股票基本面紮實,且在合理估值範疇內,最終的結果是不會差到那裡去。可以想象下,本來合理價格是1元的好股票,現在到了8毛,你應該在8毛止損賣掉還是買入更多?值1元的東西到了8毛是物超所值,要讓我賣掉這個東西是沒有道理。

止損是術的層面打轉,但真正優秀的投資者更應該專注道的層面。道的層面包括對公司精挑細選,精益求精、構建更穩健的投資組合,用閒錢買股票等等。好多投資者把槓桿放得極大,亂買投資標的,想在出現問題時進行止損,這是止不住的。

趨勢投資者的止損和價值投資者的止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對價值投資者來說,更需要考慮的是風險控制。風險控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挑選好的公司,比如不懂不做,堅守能力圈,這些比單純的“止損不止損”更為重要。

2015年的大起大落,2016年的熔斷,2018年的大波動中,我們都是重倉滿倉但收益也不錯。

(八)不擔心抱團也不擔心市場太冷

價值投資玩的是共贏遊戲,共贏的遊戲不應該有對手盤,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回歸投資最根本的東西:公司的質地和它的估值。

如果公司的質地和估值都沒有問題,管你誰進,管你誰出,管你誰做空,這些都不重要。至於抱團,抱就抱了,最聰明的人和最聰明的資金抱在一起,那又怎麼樣?關鍵是抱得有理,如果抱得沒理的話,哪怕人再多,就算抱的再緊,也會繼續冷下去。

我從來不擔心機構抱團,也不擔心流動性稀少,唯一關注的是能否找到好企業,能否用好的價格去擁有它。

只要能找到好企業,價格有吸引力,我不管誰買,也不會考慮年尾、落袋等擾動事項,這些我不關心,儘管有人會擔心波動,擔心交易擁擠,擔心他人的不理性會帶來傷害,但即使出現這種情況,我也不會過分憂慮。

2009年,我在港股買同仁堂的時候,當時流動性也不好,甚至有時一個禮拜的成交量都是我買的。但真正的好公司,我是打算做它股東的,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是願意長期持有它的。

(九)獨立思考才能不被誘惑

經過自己獨立思考之後,我認準的東西,一般的人很難改變我的看法,所以,一般的誘惑很難誘把我帶到岔路上。市場上,有些人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其實這還是認知的問題。

當有人徵詢我對某隻股票的意見時,我其實想說的是,如果你心中沒有數,就不該做。投資人應該照鏡子,如果自己給不了答案的話,就不做,我就認這些道理。

很多投資人經常越界,就是容易被誘惑,捨不得那些不屬於你的機會,這也包含很多捨得哲學,本來不屬於你的投資機會,你不應該也想去擁有。每個人能力有限,不可能擁有所有的投資機會。

投資人要少受傷害,就要有自知之明,要守拙,聰明人喜歡挑戰高難度,能跳3米,他非要挑戰七米,這就容易出錯。

我相信便宜的好東西一定會上漲,相信再黑的夜也有亮的時候,投資上升到信仰才能堅守。經歷過股市至暗時刻——這才是我最大的財富,這點也是隻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深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