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鄉雲門寺怎麼樣?與南嶽爭雄?

湘鄉雲門寺怎麼樣?與南嶽爭雄?

湘鄉雲門寺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雲門寺位於湘鄉市望春門53號,始建於宋皇祐二年(1050年),原名“石碑寺,後因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有高僧慈惠從浙紹雲門山來,卓錫於此,天現祥雲,邑侯秦豫奏於上,以其祥瑞,更名雲門寺。

  雲門寺佔地約10畝,其主要建築有前殿、中殿、大雄寶殿和觀音閣。其中觀音閣最為壯觀。殿閣進深35.4米,通面寬17.5米,高約15米。古寺居城市中心,歷千餘年風霜雪雨,刀兵火劫,依然得以保全,在全國實屬罕見。

  現殿內供奉有全國第二大之木雕泥塑千手千眼觀音像。佛像身高12米,全身貼滿黃金,直立於蓮花寶座上,面頰豐滿,雙目微俯,形態端莊慈祥。佛頂有寶冠24面,各麵塑有-;上身千手,每手掌心內各有秀目一隻。

  雲門寺最著名的文物還有石雕十八羅漢像。十八羅漢,建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每尊都是同一塊整體的漢白玉雕刻而成,身高1.5米,形態各異,或舒目展顏,或挖耳蹙聽,或捧腹憨笑,或掩卷沉思,或眉目傳情。刻畫栩栩如生,充分顯示了古代高超的雕塑技藝。

  雲門寺廟貌雄偉,為湘鄉之最,香火鼎盛,與南嶽爭雄。1959年,雲門寺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評為省重點寺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