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司機,你們都用過什麼價位的機油,覺得有多大區別?

機油是每位車主用車日子裡頻繁接觸的保養項目,即便是沒怎麼用車的朋友,基本上一年也會換上一次,多的車友可能一年換兩次甚至更多。

而在機油產品的選擇上,不同的車友也會有不同的考慮,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

“1.便宜、夠用就可以。”

“我的車也不貴,普通的家庭經濟用車,機油就用最便宜的就行,用貴的機油就是浪費。”這類車友覺得,礦物油、半合成是首選,或者是便宜的全合成機油也能接受。像美孚速霸、殼牌黃喜力、嘉實多金嘉護這類礦物就很好。

怕礦物型機油潤滑不到位?有老司機表示,不存在的。7000公里一換沒問題,實在擔心或心疼的話,就5000公里一換,保證十幾萬公里無大修,妥妥的。

另外,他們認為用礦物機油的價格,買一些國產的全合成機油,把它當礦物機油一樣用,也是不錯的方案。像龍蟠之類的國產全合成機油,簡直便宜的不要不要的。

各位老司機,你們都用過什麼價位的機油,覺得有多大區別?

“2.貴有貴的道理,好的肯定貴些。”

即便是經濟型家用車,也有不少車主對其是非常愛惜的,想給它更好的養護。所以我們能看到他們為了保證不出問題,連換機油這樣的小保養也是在4S店裡面做的,即便那兒的收費要比外面貴很多,又即便他們知道那裡的機油和外面的可能沒區別。但4S的招牌、進貨渠道、品質和售後,總能讓他們更安心一些。

除了4S店以外,知名度高的各大品牌油商的高端產品也會是他們的選擇。比如金美孚1號、超凡喜力、嘉實多極護等,買旗艦級的產品,為的就是更好的保護和放心。

這些頂級的機油,基本都是全合成的。更高的等級,在潤滑性能和穩定性能方面表現更好。

各位老司機,你們都用過什麼價位的機油,覺得有多大區別?

“3.不迷戀4S和三大油廠,自己挑。”

第三類車主比較有體驗精神,他們覺得每個人的車型、開車線路(環境)、習慣不一樣,想要得到最合適自己機器的機油,還得多去試用、比較一番。所以他們既不相信4S店的原廠機油情結,也不迷戀美孚、嘉實多和殼牌等大油廠的知名度。

像力魔、紅線、摩特、安索等牌子的機油,在他們看來,雖然相對小眾一些,但體驗過後,確實會感覺比那些大牌的還要好用,讓他們成了其忠實粉絲。

各位老司機,你們都用過什麼價位的機油,覺得有多大區別?

你覺得哪種選擇才是最好的?

其實只要是正規的機油,就算是很便宜的礦物油,也能給發動機帶來一定的潤滑保護,所以經濟型的機油也未嘗是不可取,不會說使用了發動機就會出什麼大問題。當然,就效果來說,越高級的機油會越好。

車品博士以前有一長段的時間使用美孚和殼牌的機油,其中灰殼用的最多。最近幾年一直在用的一款產地為東南亞煉油中心新加坡,在國內主要是專供高端4S店和汽車俱樂部的機油:新加坡石油出品的SPC傲威。它的特色是一款四類基礎油PAO含量很高,流動性和抗剪切性很好的全合成機油。使用後的對比感受是發動機聲音安靜了不少,機油的消耗量也明顯有所改善,目前是保持13000-15000公里一換,性能沒有感覺太大衰減。

各位老司機,你們都用過什麼價位的機油,覺得有多大區別?

小而美的機油,確實有它的過人之處。很多機油都有它的性能偏重的一面,比如美孚強調長效保護,殼牌強調清潔性,嘉實多強調冷啟動和啟停保護等。而一些小而美的機油,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我們常聽到的大品牌,還要略勝一籌。

像力魔在德國,和SPC潤滑油在新加坡當地,市場佔有率是非常高的,它們的基礎油和添加劑配方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對發動機有著很好的潤滑和保護。對於喜歡體驗更高性能產品的車友來說,確實值得關注一下或者親自一試。

至於懶的折騰的車友,車品博士覺得買大品牌的高端機油會是比較好的選擇,畢竟這些年機油市場的價格戰越來越激烈,高端機油的價格也不斷調整下降,其實也佔不到用車成本的多少。而且從更長的衰減期,2倍左右的換油週期來看,全合成機油比使用低端礦物油還要划算。要知道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放在任何時候都是對的。

不過唯一的問題是,太熱門的機油牌子,假貨也是非常的多,這需要我們更留心去分辨。

關於假機油的話題,感興趣的車友可以關注車品博士頭條號,接下來會有一篇專門的文章談到現在市場假機油的情況。其中,最近在車品博士所在城市廣州,就曝光了一例涉案資金過億的假機油大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