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破產序幕拉開,能源補貼還能拯救岌岌可危的新能源汽車嗎?

​雷軍說過,如果站在風口,連豬都能飛起來。但是企業想要翱翔天空,最根本的還是依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現在新能源汽車迎來了至暗時刻。

早在蔚來汽車公佈的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蔚來第二季度淨虧損高達33億元,股東權益變成了負9.6億元。根據統計,蔚來4年來的虧損達到了約50億美元,這相當於特斯拉15年累計虧損金額。算上最新財報披露的虧損,蔚來自2014年成立以來的虧損總額將達到約57億美元(超過400億元人民幣)。

車企破產序幕拉開,能源補貼還能拯救岌岌可危的新能源汽車嗎?

受此影響,9月24日,蔚來股價暴跌20%至2.17美元,盤中最低達1.97美元,為52周最低點。再加上財報出爐前一天蔚來已暴跌10.53%,短短兩日時間蔚來汽車市值蒸發8.51億美元。

而且,9月24日,蔚來汽車在發佈二季度財報之後,一度取消了投資者電話會議。這再一次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情緒。次日,蔚來汽車宣佈重啟電話會議。恢復財報會議後,蔚來股價盤前上漲4%。

對此,蔚來首席財務官(CFO)謝東螢指出:“我認為針對蔚來的某些報道並不準確,因為其中並沒有涵蓋細分和優先股的分配等,媒體把蔚來在首次公開募股前發行給私募股權投資者的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產生的增值算了進來。蔚來四年來的虧損有很大一部分用於了研發,所以這種抓頭條的報道並不準確。”

車企破產序幕拉開,能源補貼還能拯救岌岌可危的新能源汽車嗎?

但是在回覆媒體後的一個月,謝東螢就提交了辭職。11月18日,蔚來汽車在謝東螢離職的18天后,終於迎來了新任的cfo奉瑋,而他會是蔚來汽車的曙光嗎?這一點我們不得而知。

車企破產序幕拉開,能源補貼還能拯救岌岌可危的新能源汽車嗎?

與蔚來汽車相似的就是杭州青年汽車,不過它倆的區別在於一個是苟延殘喘,另一個已經開始破產清算。

11月18日,據法院文件顯示,因青年汽車的破產財產已經分配完結,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已於2019年10月21日裁定終結青年汽車破產程序。這也就意味著曾經這個依靠“水氫發動機”而出名的青年汽車集團也正式畫上了句號。據報道,2016-2017年兩年裡,青年汽車旗下浙江青年蓮花涉及幾十起訴訟,被多家金融機構的失信名單。在裁判文書網上與“青年汽車”相關的裁判文書就多達幾百份。龐青年前後20餘次被列入失信名單並被限制消費。

車企破產序幕拉開,能源補貼還能拯救岌岌可危的新能源汽車嗎?

其實跟這兩家企業處於相似狀況的車企不知凡幾,比如蘭州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的100%股權被浙江省寧波市中級法院處置拍賣,起拍價為1.38億元,同時,該公司知豆D3車型近日也出現在工信部取消新能源車型免徵購置稅資格的名單中。另外一家成立近2年的車企君馬汽車如今也幾近潰敗的邊緣,高管離職、工廠解散、經銷商維權等接連發生,苟延殘喘或許成為其真實寫照。

探究從新能源風口摔下的車企,其中多存在一個共同點,就是過度依賴政府補貼,甚至個別企業以騙補的手段獲得資金。比如,在三元鋰電池裝機量佔據九成市場時,沃特瑪只有磷酸鐵鋰電池技術,且因為技術落後少有能享受補貼。此外,因為補貼發放的時間延長後,依靠補貼獲取資金的企業竟然因為因資金斷裂難以為繼。比如知豆電動車,靠補貼“混”日子,沒有核心技術,更無拳頭產品,就在補貼退坡的一夜間轟然崩坍。更有甚者,為了儘快拿到補貼,公然行賄部門管理人員,其中不乏吉利、北汽知名公司。

車企破產序幕拉開,能源補貼還能拯救岌岌可危的新能源汽車嗎?

說起補貼,就不得不提幾年前的新能源汽車政策,為了支持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也為了長久的大局考慮,政府通過給車企發放補貼的形式,以此來給初期發展步履維艱的汽車公司添柴加火。但是近幾年,補貼不斷下降,但是電池性能的指標卻在不斷上升。

隨著財政補貼的大幅下降,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及動力電池裝機量連續4個月同比下降,今年新能源汽車可能也會出現負增長。在補貼退坡的同時,我國政府也在加大開放力度,引進外資企業入華,多重因素疊加,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中下游都將迎來深度洗牌。

對此,著名品牌傳播與危機公關專家曹保印先生表示:未來幾年,將是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十分艱難的時期,動力電池企業要將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放到第一位,整個產業鏈要協作配合共渡難關,龍頭企業要繼續做大做強,當前最重要是解決核心技術的難點問題,必須加大技術投入,二三梯隊企業要找準自身定位,通過產品優勢佔領相應市場。

如今,新能源汽車這頭曾經在風口的豬變成了傷痕累累的鹹魚,不知道這些鹹魚是否能夠翻身?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經過這次車企大洗牌,大浪淘沙後留下的才是真正的行業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