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傑:中美防長會晤 釋放了哪些訊息?

11月18日上午,國防部長魏鳳和與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在曼谷出席東盟國防部長擴大會議期間會談,討論香港和臺灣等問題。 


QUESTION

直新聞:中美防長在泰國曼谷舉行會晤,您有何觀察?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中國國防部在泰國曼谷舉行了媒體吹風會,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介紹了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魏鳳與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舉行會晤的有關情況。

在本屆東盟防長擴大會期間,中美防長是否舉行會晤也是備受關注,按照以往的慣例來說,在擴大會期間,中美防長將舉行會晤,而這次會晤並不算破例,說明中美防務關係保持了連貫性和穩定性。

自去年以來,我們看到,中美軍事關係不僅是中美雙邊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雙邊關係穩定的重要因素。值得關注的是,在過去一年來,美國防長走馬燈換人,從馬蒂斯到沙納漢,再到埃斯珀,中美防務高層的交流保持了穩定性,在今年的香山論壇上,美國防務官員與會,可以說,中美雙方都看到了防務交流的必要性,也是雙邊關係穩定發展的紐帶。

美國防長代表了五角大樓的外交取向,一是非常關注中國的發展,尤其是軍事力量的崛起;二是,防長並不意味著喜歡戰爭,尤其是埃斯珀自稱是觀察中國的老兵,他認為中美是競爭關係,不需要與中國發生戰爭;三是,高度關注中美競爭關係的穩定性,都釋放了改革五角大樓,提升美國軍事能力的信息。

我們看到,在風雲變幻的中美關係中,防務關係成為中美關係的錨,即便美國五角大樓高層不斷變化,但是中美防務高層保持了一貫性和穩定性。

孫興傑:中美防長會晤 釋放了哪些訊息?

11月18日上午,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在曼谷舉行媒體吹風會,介紹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與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舉行會晤的相關情況。

QUESTION

直新聞: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對媒體說,此次會晤是積極的、富有建設性的,您如何分析?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中美防務交流是穩定的,越是旗鼓相當的對手或者夥伴,關係就越穩定,中美軍事關係朝著均衡的方向發展。在過去十年之間,中美軍方進行了比較頻繁的交流,也展開了一些合作,比如從2013年開始,中美兩軍舉行人道主義救援減災實兵聯合演練,雙方輪流擔任東道國,已經連續舉辦七屆。

當然,中美之間也在南海、臺灣海峽等問題上進行著有節制的競爭,在合作與競爭中,中美之間也互相瞭解彼此的底線,雙方在很多議題上,都可以拿到檯面上進行討論。通過會晤和討論,明確並且向對方傳遞自己的底線,即便不一定達成協議和共識,對於管控中美關係來說,也是非常積極的。

中美雙方的底線是管控危機,讓中美軍事關係在可以管控的框架之下。我們也看到,吳謙介紹說,雙方就雙邊以及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交換了意見,中美關係不僅具有雙邊意義,還具有地區和全球意義,中美軍事關係具有全球戰略意義,雙邊持續的防務高層對話具有建設性意義。

兩國元首高度重視防務合作與交流,達成了重要的共識,並且在雙邊關係中發揮“穩定器”的作用。在會晤中,魏鳳和將軍就臺灣、南海、涉港等問題重申了中方的立場,兩國防長對下一步的防務交往也持積極態度,可以說,此次會晤進一步確認了防務合作“穩定器”的角色,在一些熱點上,防務關係需要保持自己的自主性,使兩國關係具有可管控性。

孫興傑:中美防長會晤 釋放了哪些訊息?

QUESTION

直新聞:防務交流是中美關係的重要一環,中美經貿談判也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您怎麼看?

ANSWER

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防務和貿易看上去是兩個獨立的領域,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防務和貿易關係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美國好幾任防長都非常關注中美經濟關係,原因很簡單,現代防務體系是建立在強大的經濟基礎上的,埃斯珀在參議院的聽證會上曾經說,我們不希望與中國為敵,而是希望在經濟領域進行競爭,但美國首先要解決安全問題。

而他所說的解決安全問題,並不是挑起與中國的摩擦,而是要升級美國的武器系統,需要提高美國的軍費開支,而如果沒有強勁的經濟增長,擴充軍備就沒有基礎。有學者研究認為,美國的對華政策主要來自五角大樓代表的軍方、國務院代表的外交官以及財政部和商務部的財經高官,每一方都有不同的判斷,以及部門的利益訴求。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的中美關係呈現出複合的狀態,貿易關係曾經被認為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但是自美國反動貿易戰以來,貿易問題變成了可爭論和戰略博弈的議題,一年多時間來,中美貿易談判舉行了多輪,就第一階段的協議達成了基本的共識,這也是雙方趨於均衡的結果。

在防務、外交以及財經三大領域中,中美之間呈現出複雜博弈的態勢,這也是中美關係性質和結構的歷史性的變化,經過過去一年多互動,雙方也在適應並且塑造新的中美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