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匯汽車與國網電動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各持50%佈局新能源後市場

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後市場補貼卻在增加。

廣匯汽車與國網電動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各持50%佈局新能源後市場

廣匯汽車服務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廣匯汽車”)11月19日發佈公告稱,公司擬與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電動汽車”)設立國網廣匯(上海)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廣匯公司”)。雙方將共同拓展充換電服務等新能源汽車後服務市場,打造新能源汽車充電、出行、能源一體化的服務鏈。

據瞭解,合資公司註冊資本1.8億元人民幣,雙方各出資9000萬元人民幣,持股比例均為50%。公司董事會由3名董事組成,國網電動汽車委派2名董事人員,廣匯汽車委派1名董事人選,暫不設立監事會。

此次雙方合作,是瞄準了新能源汽車後市場極大的發展空間。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髮展,充換電基礎設施受到更多重視。在電動車補貼退坡的同時,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補貼卻逐漸加強。

這些補貼主要來自中央財政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獎補貼和國家發改委投放的專項建設基金。充電樁補貼形式種類較多,包括按投資總額或投資額進行補貼、按充電樁充電功率給予補貼、定額補貼以及在建設補貼基礎上疊加運營補貼等。

新能源汽車後市場前景如此廣闊,汽車製造商也在爭相湧入。目前,上汽、比亞迪、寶馬、奔馳等多家傳統汽車製造商在充電樁領域早有佈局。今年6月,寶馬、大眾等7家德系汽車巨頭與4家中國本土充電運營商合作,共同成立了充電基礎設施平臺Hubject。

新造車公司也在加大在充電樁基礎設施領域的投入。10月29日,特斯拉宣佈在中國大陸的第2000個超級充電樁落地上海,並預計今年底將其V3超充樁引入中國市場。同月,威馬汽車也與國家電網達成戰略合作,威馬汽車“即客行”App將接入國網9萬根充電樁。

充電樁等基礎設施服務因其高政策支持力度和可觀的前景,吸引著各方爭相湧入產業鏈,但其前期建設成本高、盈利週期長、充電樁使用率低也是現實問題。經歷去年的富電綠能退出新三板、容一電動解散後,該領域還在繼續行業洗牌,資源將繼續向頭部企業集中。

作者 | 張一

廣匯汽車與國網電動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各持50%佈局新能源後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