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糧草先行”看祖國變遷

從“糧草先行”看祖國變遷

蚌埠支隊政治委員 戚在林

上世紀70年代初,我出生在皖東的一個偏遠農村,印象最深的,似乎就是左鄰右舍是一樣的貧窮。依稀記得小時候,每每我們兄弟姐妹中有人浪費了米飯,父輩們就會拿他們那輩的飲食條件說事,甚至還會提到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途中吃一餐一飯有多麼艱難。

再後來,我當兵入伍,有老兵私授經驗:到了部隊,吃飯要先盛半碗。當時我非常不解,於是他又解釋:先盛半碗,吃完再添,而別人一整碗還沒吃完,這樣可以確保自己至少能吃到一碗半,不至於餓肚子。恍然大悟過後,我不禁又有點前路未卜的忐忑。

到了部隊,才發覺事實並非如此。隨著國民經濟的騰飛,國防軍事力量的不斷髮展,部隊的後勤保障早已今非昔比了,吃不飽的情況早已是過去式。歲月不居,二十多年彈指一揮,軍隊伙食保障從我入伍之初的“標準+補助”到如今的“1126”“6211”組夥模式,官兵的伙食標準實現了從吃飽型向營養型,再向功能型的跨越,戰友們還編了一個順口溜“早餐得營養、中餐看質量、晚餐講調劑”。回顧幾十年部隊伙食的變化,不管是當年的坐等“大鍋飯”,還是如今的訂製“卡路里”,部隊的伙食保障都緊隨時代的發展不停地變化。

從“糧草先行”看祖國變遷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為了適應當時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和軍隊建設發展的需要,部隊提出了“斤半加四兩”的伙食標準。在那個時候,冬天的伙食確實難以調劑,一天三頓,都是土豆、蘿蔔、大白菜當家做主。記得當年同學來信問要捎點啥,點名就只要午餐肉罐頭!不過話說回來,這在當時來講已經非常不錯了。前不久,我和老戰友閒聊時,還一起回味當年部隊的生活,感覺伙食調劑的非常好,每到開飯的時間都要唱一支歌,毫不誇張地說,那紅歌都能飄到二里地之外呢。

從“糧草先行”看祖國變遷

讓我們跟隨時光機一起來到1998年的抗洪搶險和2008年的汶川抗震救災現場,電視鏡頭裡人民子弟兵奮不顧身救人的場景至今歷歷在目。可是大家是否注意到,救災現場官兵的伙食保障?1998年抗洪,令參戰官兵記憶猶新的除了在大堤上堅守的無數個日日夜夜,還有就是冰硬的壓縮餅乾了;2008年抗震,空降兵是最新整建制到達災區的部隊之一,“空降十五勇士”在汶川茂縣5000米高空冒死一跳,打開了生命之門,而伴隨他們一起傘降的,還有03式傘兵食品;而如今,03式傘兵食品雖然已經被13式解放軍通用型自熱食品代替,但是在很多老兵心中卻留下永遠抹不去的記憶。

從“糧草先行”看祖國變遷

慢慢的,隨著時間推移,各個連隊用來盛“大鍋飯”的大盆,都換成了6個小盆,菜的品種也越來越多了;再後來,6個小盆被分餐盤所取代,部隊全部實現了分餐制,每頓都少不了雞鴨魚肉。回顧部隊從戰爭年代的“飲食不足”,到新中國成立後飲食保障實現“溫飽型”,再到21世紀的“營養型”,直至今日的“功能型”,可謂一年一小變,幾年一大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伙食標準的不斷提高,官兵的盤中餐愈加豐富、科學、營養,為增強部隊戰鬥力提供了有力支撐

2018年9月1日起,全軍應急戰伙食保障標準開始執行,部隊在遂行練兵備戰等各類急難險重任務期間,分別按相應的伙食補助標準配發,相比平時在營區保障的標準有大幅提高。

從“糧草先行”看祖國變遷

今天,隨意走進基層中隊的飯堂、操作間,顯要位置都會懸掛部隊專門制定的主副食燃料定量標準公佈牌,其中特別強調了動植物蛋白、礦物質和維生素的供給。我們知道在最新的規定中,還增加了牛奶和水果的定量標準,按現有規定,普通士兵的動物性食品應達到每人每天280克,動物性蛋白由原來的17%提高到26%,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比較符合官兵身體需求的“自助餐”模式,即“1126”和“6211”。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自古以來,伙食保障就關乎戰鬥力生成,習主席更是格外關注全軍的伙食保障,視察部隊經常在食堂和官兵們一起用餐,關心大家吃的好不好。隨著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伴隨著改革強軍的鏗鏘步伐,部隊的伙食更加科學營養精細,為提升戰鬥力添油加能鼓勁。


本文刊發於

《中國武警》2019第9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