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理財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理財的目的,是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一味的省錢或投資反而是背道而馳,詳情如下:
投資需要專業的知識,可以說的上是一種苦力活。市場上理財產品種類繁多,風險特徵也各不相同,投資者在理財過程中必須找到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合適的理財產品。假如盲目投資,甚至投資一些從未接觸、不曾瞭解過的理財產品,很有可能出現虧損本金的風險。
理財產品收益和風險是互相匹配的,收益越高風險越大
假如投資者沒有積累可觀的投資本金:投資低風險低收益的理財產品產生的收益就比較少(然而低風險低收益的理財產品在收益率和安全性方面沒有很大的差異,那麼在挑選這類理財產品上耗費太多的時間精力是一個低性價比的投資行為);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不確定因素比較多,投資者需要深思熟慮並且仔細甄別。
假如投資者積累了夠分量的本金:這個時候投資理財則需穩健為主,做好資產配置。
錢不是省出來的
廣義角度來說,省錢也算是理財的一種方式。在沒有足夠本金的前提下,通過參與一些優惠活動節省的開支,可能就是所有資金的理財收益。
比方一個剛剛踏入社會有1萬元存款的投資人,理財一年的投資收益一般也不到500元。通過一些信用卡優惠活動吃飯、觀影,一年節省的開支也超過500元。但是過猶不及,如果花費太多的時間找尋“薅羊毛”活動,最終的結果可能是過度消費,甚至是一些沒有必要的消費。(擁有一定資產的投資人,可能就不屑於這些小小優惠活動了)
對於這部分人群,投資自己、努力工作可能是最好的理財方式。我是行簡,向私人銀行家邁進的小學徒,分享閱讀筆記和理財知識!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奇順信息
最近,我學了個新詞“FIRE”,Financial Independent and Retire Early,意思是“財務自由和早早退休”。為了在退休後能靠利息活著,年輕時要把收入的70%都存下來。
美國已經有許多踐行者,收入不算低,卻主動降低生活水平。
比如一對30多歲的夫婦,為了退休,從大城市搬到小鎮,把寶馬換成了二手本田,不過還是騎單車時候最多,為了省油;
一名24歲的女生為了踐行FIRE,賣掉了自己80%的衣服,夏天只穿T恤。
這股風潮也刮到了中國。當你沉迷買買買的時候,FIRE人士專注於淘便宜貨;當你週末逛吃享受時,FIRE人士在家自己做飯,出門只去免費的公園。美國丹佛的卡爾·詹森,他和妻子節省多年,攢到了120萬美元的淨資產。已經實現了FIRE。
所以,他在43歲的時候辭掉了軟件工程師的工作,開始退休生活。一家人靠每年4萬美元的利息過日子。
結果就很悲催,生活依然拮据。
<strong>
日用品主要靠打折,電器、汽車出了毛病還得自己付高昂的修理費。
辛苦省了那麼多年,仍與財務自由無緣。其實,在最該奮鬥的年紀想退休,這種想法就是問題所在。一時貪懶走捷徑,夠聰明但不夠智慧。《100萬,10年後能值多少錢》2019年版已經出爐:
<strong><strong>
省錢不是不好,而是不夠。
更可怕的是,有人願意為了省錢,浪費最寶貴的時間,然後徹底失去賺更多錢的機會。
歡迎關注@我是Jenny喬 ,這裡有最接地氣的人生感悟,也有最有料的職場分享。冷眼看熱鬧,深度談人生。你笨算我輸。
我是Jenny喬
省錢算現金儲蓄管理的一部分,而投資是投資組合管理的一部分,這兩者只是理財的其中部分內容,而非全部。
實際上理財是對財富的管理,這個範圍包括:現金儲蓄及管理、債務管理、個人風險管理、保險計劃、投資組合管理、退休計劃及遺產安排;
而要真正做好理財,需要對個人及家庭進行全面的評估,包括父母,配偶,子女的情況,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同樣的,也不會有兩個相同的家庭,每個家庭的財務狀況不同,運用的理財策略和方案也應不同,如同一萬個讀者眼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不同的理財師對同一個客戶的分析和財務規劃也有可能不同,而且,家庭中每個人的成長都會影響理財的方案,因此,理財方案需要每半年或者至少每年重新優化一次,才能保證理財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米琳君
一昧的省錢、投資,我覺得都算是理財的一種。
理財顧名思義就是打理財產,你省也是理,生也是理。
1.省錢 舉個例子:日本一女孩從18歲那年,她就開始立下宏願,“我要買樓,而且34歲前就要買下三棟樓,然後退休。”畢業後,她在一家房地產公司上班,每個月一發工資,她就會將大部分錢存起來,只留一點錢生活。就連1日元的開銷都要記下來,衣服能不買就不買,穿別人淘汰的,鞋子也是。連房子裡的大部分傢俱,也都是撿來的……她還要求自己,每天的伙食費不能超過200日元(12元人民幣)。早餐是一片方包,抹一點醬,約合人民幣一塊五。午飯要吃得好一點,於是就吃自己做的一塊三文魚配白飯,約合人民幣四塊九毛九,調味料都不淋,健康又省錢。晚餐吃蔬菜烏冬麵,烏冬麵兩塊錢,少得可憐的蔬菜一塊一,一頓晚餐約合人民幣三塊一。就靠著這樣的苛刻要求,她硬是把每天的伙食費控制在153日元(9.6元)以內!她現在靠省錢坐擁三棟樓,每個月光收租就有30萬日元,合人民幣快兩萬塊。
看,省錢不就是一種理財,我剛開始看到這個新聞,悔的腸子都青了,想回到N年前。
2.投資 一說到理財伴隨出現的詞就是投資,毋庸置疑會投資,那白花花的雪花銀就會像滾雪球一樣的增長。但投資是一門學問,千萬不要眼紅別人,找到合法的渠道理性投資,並且要量力而行。還是要信國家的,不要私自參加民間的投資項目,否則會人財兩空的。我知道一個阿姨參加了一個民間融資,把一輩子攢的錢全投進去了,把房子也賣了,租房住,後來這個公司沒了,她氣的跳河了。所以,投資不能盲目,也不能把身家全投裡,特別是老年人,一定要有保底的錢。
3.還有一個額外話 理財我認為一定要包括一個身體健康的投資,老百姓說的很形象: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身體是我們理財的基礎,身體也是我們理財的終極目標。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願大家一會掙錢省錢,二有餘糧投資,三能規劃未來。發財發財
郭懶懶
我認為這樣的定義理財太過粗暴,這顯然與理財真正的意思相差甚遠。
在理財界,有本書叫《小狗錢錢》,他的作者是“歐洲理財大師”博多·舍費爾,他還有一本書——《財務自由之路》,更是理財入門的必讀經典。書中介紹的理財方法可以作為對本問題進行一個解答。我總結一下,共分四個步驟。
一、理清自己目前的財務狀況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我們目前的收入情況,大概包括工資收入、兼職收入、利息收入等;其次,明確我們的支出情況,包括貸款支出(房貸、車貸)、生活支出(水電費及衣食住行等),但不包括債務支出。
特別提示:如果每月的收支情況相對穩定,就選取最近一個月的情況,進行記錄;如果每月波動比較大,就記錄一個平均值。只有摸清楚自己的情況,我們才能有針對地制定出合適自己的理財方案。
二、分析並確定收入、支出的結構
通過第一個步驟,摸清自己的財務狀況後,對收入、支出情況進行分析:①收入是否還可以提高?提高收入有哪些手段?我的收入能提高多少?通過分析後,設置每月收入的最低值。②我的支出哪些是必須支出?哪些支出是可以減少的?哪些支出又是偶發事項?設置每月支出的最高值。
特別提示:收入的最低值必須高於支出的最高值,保證每月有餘錢。如果每月收支相抵,甚至為負數,理財也就無從談起了。
三、留有可支配現金
每月收入-支出的剩餘錢數,就是我們需要理的財。先將餘錢的50%存儲起來,是作為自己的安全保障,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千萬不要動這一筆錢。剩餘的50%,作為可支配資金,用於支付自己的夢想、突發事件和債務等。
特別提示:如果有債務,每月還款金額不應高於剩餘可支配金額的50%。富人都是首先支付自己的。自己手上有一定資金後,才有更多的籌碼。
四、將額外增加的收入的50%用於儲蓄
如果我們有額外的收入來源時,比如獎金、意外收入等,我們要將這部分的收入的50%用於儲蓄,積累自己的財富。
特別提示:我們如果能夠踐行以上三步驟,這個步驟執行起來應該不困難。
通過理清財務情況、分析收支結構、留有可支配的現金、將額外收入存儲起來四個步驟,就可以邁出我們普通人理財的第一步了,理財入門,先從邁小步開始吧!
媛來讀書
理財的目的,是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一味的省錢或投資反而是背道而馳,詳情如下:
投資需要專業的知識,可以說的上是一種苦力活。市場上理財產品種類繁多,風險特徵也各不相同,投資者在理財過程中必須找到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合適的理財產品。假如盲目投資,甚至投資一些從未接觸、不曾瞭解過的理財產品,很有可能出現虧損本金的風險。
假如投資者沒有積累可觀的投資本金:投資低風險低收益的理財產品產生的收益就比較少(然而低風險低收益的理財產品在收益率和安全性方面沒有很大的差異,那麼在挑選這類理財產品上耗費太多的時間精力是一個低性價比的投資行為);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不確定因素比較多,投資者需要深思熟慮並且仔細甄別。
假如投資者積累了夠分量的本金:這個時候投資理財則需穩健為主,做好資產配置。
廣義角度來說,省錢也算是理財的一種方式。在沒有足夠本金的前提下,通過參與一些優惠活動節省的開支,可能就是所有資金的理財收益。
比方一個剛剛踏入社會有1萬元存款的投資人,理財一年的投資收益一般也不到500元。通過一些信用卡優惠活動吃飯、觀影,一年節省的開支也超過500元。但是過猶不及,如果花費太多的時間找尋“薅羊毛”活動,最終的結果可能是過度消費,甚至是一些沒有必要的消費。(擁有一定資產的投資人,可能就不屑於這些小小優惠活動了)
對於這部分人群,投資自己、努力工作可能是最好的理財方式。我是行簡,向私人銀行家邁進的小學徒,分享閱讀筆記和理財知識!
私行小學徒
首先一味的省錢,肯定不能算為理財。所謂理財,就是打理自己的財務,使其得到合理的規劃和應用。在家庭的日常開銷中,我們主張開源節流,但就現在的社會發展來看,所謂的節流也不是一味的省錢,而是在保障原有生活品質的前提下,杜絕一些盲目且不理性的支出項目,做到資金的合理規劃,就近些年看,一味的儲蓄性資產,基本是很難跑贏通貨膨脹率的,所以個人認為省錢絕非理財。那至於投資,當然是屬於開源的一個手段,日常的工薪階層,除去工作收入外的營利性收支都屬於投資的範疇,只是投資的品類不同罷了,說到投資,還是要先了解清楚自己的風險偏好,以及風險的可控性。很多人在機會面前往往會忽略風險,所以投資我的觀點還是要選擇自己熟悉或瞭解的品類去進行投資,當然很多人認為投資的風險很大,其實也不盡然,判斷對了大方向,跟隨著大趨勢,投資的收益一定是最高的。
最後我想說,所謂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其實最重要不是財,而是一種對投資這件事情本身的理解,以及投資眼光和經驗的提升。
時光獵鹿者
說起理財,一直都有一種說法叫做‘開源節流’,節流沒有錯,但是一味地節流就顯得有效小氣沒有大局觀了;當然一味地投資也不是什麼好現象,要量力而行,畢竟投資是有風險的,並不是所有的投資都能得到預期的收益。
說起投資,最近影視投資比較熱門,如果有需要可以瞭解一下。
影視投資收益主要來源有:院線電影票房分成,電視臺播放版權收益,網絡視頻播放平臺版權收益,海外版權收益,衍生品收益,廣告植入收益。只要參與了影視作品的投資就能享受這些收益的分紅。
影視投資非常透明化,它的認購款都是直接打到出品方的對公賬戶上,此賬戶是受第三方監管的(銀行、公安、銀監局)。合同也是和出品方簽署的蓋有公司公章的紙質合同,一式兩份,簽署完畢雙方各留一份,份額收益以後直接打到合同上預留的銀行賬號裡。影片的票房收益可以到貓眼專業版上查詢,片方收益分成一目瞭然。
那麼就大眾而言,有多少錢才能參與影視投資呢?這個要看具體的項目,如果是小成本的項目出品方可能出售的版權份額會少一些,每個聯合出品人份額所需的款項也有可能相對少一些,大概4萬或者5萬就可以從出品方手裡拿到一份聯合出品人的份額;如果是大成本的項目出品方可能出售的版權份額會多一些,每個聯合出品人份額所需的款項也有可能相對要多一些,可能需要20萬或者30萬才能從出品方手裡拿到一份聯合出品人的份額,而且每個項目的聯合出品人數量都有嚴格的限制,最多不能超過200人。此外有的項目會有把一部分版權份額以衍生品的形式出售,享受和聯合出品人一樣的分紅條件,但是沒有聯合出品人署名權。一般的情況下,一份衍生品價格在5000-10000元之間,兩份或者五份起購。
小知說影
一味的省錢或者投資就是理財,這是很多人的想法。
理財,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
其實理財的範圍很廣,大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賺錢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以人賺錢,一類是以錢賺錢。因此,我們所說的理財收入,主要是指以錢賺錢了,主要包括利息收入,房租收入,股利股息收入、資本利得等等。
而我們人的一生需要各種各樣的支出,也就需要不停的花錢。我們通過合理的應對家庭開銷,就能夠有更多的錢用於投資賺錢。
實際上在賺錢和花錢之外,還有借錢。當我們的資產和現金收入不能滿足我們投資和支出時,就需要借錢,但是借錢需要支付利息的。
理財借錢的前提是我們有利差收入,比如從朋友手中按照5%的利息借入,投資可以獲得7%到8%的利息,這種方式也可以。另外就是我們借錢去創業了。
因此,借錢理財的兩大條件是一方面我們能借到錢,另一方面我們能有更好的賺錢方式。
除了以上幾點外,我們還需要保護信用,信用越好,能夠借錢的可能性就越高。無論在什麼時代,信用好始終代表著更多的發財機會。
很多行業都是逐漸隨著社會進步而淘汰的,也有更多的新興行業,我們只要一旦抓住機會,說不定就能構建財務自由了。
財務自由的標準,實際上就是我們不依靠工作獲取的收入,就能夠滿足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在選擇投資產品的時候,以能夠帶給我們穩定現金流的模式去選擇是最好的。
有時候確實很多人不明白。去押寶某一隻股票是否去上漲,這種叫做賭博。去購買一隻股票,等待它分紅盈利,這才叫投資。
有時候做法一樣,目的不一樣,很有可能導致的結果就不一樣。因為,我們如果老是等待股票上漲,一旦下跌之後,很有可能虧本賣出。
所以,省錢和投資很重要,但是並不是我們理財的全部。 另外,我們還要有敏銳的眼光和聰明的頭腦。
暖心人社
一昧的省錢不是,但是一昧的投資是的。
1.為什麼說一昧的省錢不一定是理財?
省錢的原因會有哪些?
(1)沒有錢花,(2)習慣了節儉生活;無非就是這兩種。
沒有錢花,這個時候就肯定需要省錢,我相信世界上有90%的人都有過這個階段,我有個表哥,當年讀高中的時候,因為家裡那個月實在沒有錢給生活費了,一個周全吃的泡麵, 由於基本生活需求滿足不了,這個時候的省錢是理財嗎?肯定不是的,這是生活所迫。
還有的人的習慣了節儉的生活,比如鼎鼎大名的巴菲特老爺子,那麼有錢了還仍然居住在1958年花3萬美元購買的一套房子,一住就住了60多年,他開的車子也是不超過40萬的凱迪拉克XTS,那麼他把省錢的開銷去幹嗎了?用來買資產,這個時候省錢是理財嗎?肯定是的。
所以在面對不同情況下的省錢,最後是否是理財的判斷也是不一樣的。
2.為什麼說一昧的投資是理財?
投資是什麼?投資是經過一系列的調研,考察和學習,最後做出投資決策,這個投資決策是不斷的購入資產,而這些資產是後續為自己帶來正向的現金流。
講一個故事:
2015年1月30日,招商銀行每股10.46元
2016年1月29日,招商銀行每股12.78元
2017年1月26日,招商銀行每股16.48元
2018年1月31日,招商銀行每股32.16元
現在每股未34.95元
(只作為案例,不作為投資建議)
當你在一昧的進行投資,不斷的購買進好的資產進入到你的口袋,在後期,這些資產就會不斷的為你現金流,這種必然就是理財了。
3.正確的認識理財
所有人對理財追求的目的就是對財富的“保值增值”,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想通過理財來獲的暴富和指數級財富增長,這是不現實的,也就是理財的目的和本質發生了變化。
對於普通人所做的理財,更多的時候要求是盡力保證我們的資金能夠抵禦掉通貨膨脹,如果是需要更多的收益,必然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對公司的調研,財報的解讀,行業的分析等,都需要很專業領域的專業知識,我們普通人是無法做到這些的。
在結合自己實際情況之後,真正理解到理財的目的和本質,我們才能更好的做出什麼時候該省錢,什麼時候該做投資,而不是做出很盲目的跟風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