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大氣科學類專業全息解讀

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可知,大氣科學類包括大氣科學、應用氣象學2個專業(T代表特設專業),具體名單如下:


706 大氣科學類70601 大氣科學70602 應用氣象學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系統的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具有紮實的大氣科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進行大氣探測的技術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瞭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瞭解國家科技發展、環境保護、知識產權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瞭解大氣科學及相關學科發展的理論前沿和最新發展動態;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要課程:大氣科學概論(地球科學概論)、大氣物理學、大氣探測學、天氣學、大氣動力學基礎、近代氣候學基礎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2020年高考:大氣科學類專業全息解讀

大氣科學專業簡介:

大氣科學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大氣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大氣物理、大氣環境、大氣探測、氣象學、氣候學、應用氣象及相關學科從事科研、教學、科技開發及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大氣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科學思維與科學實驗(包括野外實習和室內實驗)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具有進行人文科學基礎研究或應用研究,進行理論分析、數據處理和計算機應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和較廣泛的科學適應能力。

應用氣象學專業簡介:

旨在培養掌握應用氣象學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在農業氣象及生態環境監測調控、信息分析處理、資源開發利用和防災減災等科研、教學和業務部門工作的應用性高級專門人才。學生接受應用氣象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學習,掌握氣象信息服務系統研製與運用、氣候資源開發與利用、產業工程的適用氣象技術研究、氣象防災減災對策與技術研究,生態環境調控以及解決氣象學在有關領域中應用問題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專業培養掌握應用氣象學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在農業氣象及生態環境監測調控、信息分析處理、資源開發利用和防災減災等科研、教學和業務部門工作的應用性高級專門人才。

值得報考五大理由 ~

理由一:專業性強,不用擔心學了和沒學一個樣!

冷渦、氣旋、切變……類似於此的氣象術語,對於行外人來說,恐怕和“暗語”沒什麼兩樣。這樣的專業門檻,可不是所有專業都有。

想想看:你的專業課,不會成為其他專業的通選課;不是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很難從事本行業的核心工作。

這意味著,學了這樣的專業,你在就業中就具有“先發優勢”——不可替代性。

理由二:人才規模小,獨木橋變康莊大道!

目前,我國共有19所大學開設了大氣科學專業,平均每年畢業本科生2000人,碩士生800人,博士生200人。

尤其是985和211高校中,大氣科學人才培養規模更小。

相比金融經濟、電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等“狀元最愛”專業,無論是哪個層次的學生,選擇大氣科學專業,和你競爭的人都不算多。

理由三:社會需求看漲,好好學你就是國家急缺人才!

就業前景和行業發展潛力,是選專業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從國家戰略來看,應對全球變化、綜合防災減災等力度只增不減。大氣科學應用作為重要支撐,是國家優先發展的重點領域。在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及氣象等政府部門,有著較強的人才隊伍更新需求。

疊加2020年後氣象市場放開、從業人員規模提升的需求,大氣科學專業的社會需求呈增長趨勢。

理由四:天生國際範兒,國際交流門檻低!

大氣無國界。

在面對氣象氣候問題時,不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學術組織,都太容易找到共同關切,國際交流更是常態。

拿美國來說,高校氣象專業、政府氣象部門就有很多華人,中美學術交流非常頻繁。

大氣科學天生的國際範兒,給這一專業學生的出國留學和交流帶來很多便利。

理由五:中國天氣有特色,國人研究有優勢!

大氣是全球的,同時也是局地的。中國所處的“局地”,可不一般——

東亞季風,是影響全球天氣氣候的天氣系統;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如何模擬,決定了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的效果。

得益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在這裡搞氣象學研究,頗具“中國特色”。國際學術權威也可以在中國。

~ 必須關注兩大趨勢 ~

趨勢一:地球科學一體化前沿學科湧現,專業領域更細分

地球系統各個圈層是相互作用的,地球科學的各個領域正在相互滲透。學大氣的人只盯著大氣可能是不夠的。

近年來湧現出了海氣相互作用、空間天氣、平流層氣象學、邊界層氣象學等前沿學科,學科交叉更明顯,專業領域更細分。

大數據共建共享時代,地球科學一體化數據的應用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趨勢二:就業方向多元化有“鐵飯碗”,更有“金飯碗”

過去,大氣科學就業方向比較單一,大部分傳統觀點認為大氣科學最好的歸宿就是進入政府氣象部門。

事實上,除了進入氣象體系,軍隊、科研院所、民航等行業領域都有大量人才需求。

不僅如此,隨著政策環境的不斷優化、各類氣象相關企業的湧現,氣象這個“價值百億的空白市場”正逐步被髮掘。

由此拉動的商業、傳媒、諮詢、保險等崗位,必將為畢業生帶來更多選擇空間。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可到氣象、環保、民航、核電、三防、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國防軍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機構等部門從事相關的科研、教學及業務工作。

2020年高考:大氣科學類專業全息解讀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大概瞭解了這個專業的情況吧,那麼,接下來我們迴歸正題,國內大氣科學專業教學實力最好的大學都有哪些呢?咱們一起來看看。(以下大學不分排名)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通常簡稱“南信大”,前身為1960年創建的南京氣象學院,是一所以大氣科學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氣象人才搖籃”!南信大的大氣科學學科既是江蘇省一級的重點學科,同時還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可見它的大氣科學專業實力有多強了!

2、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簡稱“南大”,百年名校,曾是與清華北大比肩的頂級高校之一,現在是“雙一流”高校建設項目中的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氣相對以前要遜色了一些!南京大學被譽為“中國最溫和的大學”,是因為南大是首批9所985大學中唯一一所從未合併其他大學的高校,堅持走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所以辦學規模相對其他知名大學要小些!而大氣科學專業是南大的強勢學科之一,學科的實力很強,在相關專業中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3、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是我國最頂級的高等學府之一,與清華大學齊名,是每個人都夢想考上的大學,鑑於北京大學家喻戶曉的名氣,我們就不做過多介紹了!說說北大的大氣科學學科吧,北大的強勢學科非常之多,大氣科學這個學科在北大眾多學科中,算中等偏上的優勢學科,是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但沒有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不過放到國內看,實力依然是不俗的,只是,北大也不是一般人能考上的吶!

4、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簡稱“蘭大”,它的前身是1909年創辦的甘肅法政學堂,蘭州大學也曾是非常有名的頂級高校之一,礙於改革開放後東西部地域經濟發展漸漸拉開了距離,現在名氣稍微遜色了一些,地理位置沒有優勢!蘭大在環境、大氣這類學科上的實力是非常強的,這應該與其所處的高原氣候及特殊生態環境有一定關係!它的大氣科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擁有獨立的大氣科學學院!所以,雖然蘭大的地理位置優勢不大,但絕對是所值得報考的大學哦!

2020年高考:大氣科學類專業全息解讀

大氣科學學什麼?

老歐:基礎課裡面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數理方程還有編程語言(一般是Fortran和C++)、大學物理、大學英語

專業課裡面有天氣學、天氣動力學、中國天氣、大氣物理、流體力學、數值天氣預報等等課程。

大大:大氣科學學的當然與大氣有關的學科,需要物理和數學基礎比較好,基礎好學起來就不難了

小蔡:大氣科學是學氣象的,有應用氣象和大氣科學兩種,一種是偏理論一種是偏實踐。就業率好,人才缺口大,航空的氣象預報,上兩天歇三天的,工資不錯。

沃顏:我們系是學僅次於數院的數學 僅次於物院的物理 僅次於計科軟院的編程 然後就是各類專業課。

volley:需要學習的知識跟具體做的方向有關,幾個大概的方向:

氣候、天氣、動力學:數學和物理的基礎知識,大氣動力學、熱力學,氣候統計學,等等

氣候模式、天氣學:大氣動力學、大氣物理/化學、計算機編程。

大氣環境、大氣汙染:物理、化學基礎知識,大氣物理大氣化學。

雷達/衛星、大氣遙感:大氣輻射,電磁學

大氣科學的基本知識都是需要的,進大氣專業就會學到的。

花山:大氣是純理科,不是文科的地理……物理和數學的功底還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做大氣動力和模式的人來說。

2020年高考:大氣科學類專業全息解讀

大氣科學的就業前景如何?

葛小琦:我畢業轉行國外的天體物理了。我們班很多人從事的方向和最初以為的也不一樣,我畢設做的海洋,還有人做農業氣象,氣候學,海冰,數值模式什麼的,氣象的學習讓我有良好的數理基礎和編程能力,在轉行一事上更有優勢。

晴天小Q:氣象是一條不歸路,如果你的家鄉比較偏遠,願意回去,你可以選擇這個專業,但如果你希望以後留在一線城市或者經濟較發達地區,氣象局所需要的學歷要求很高,你要做好十足搞科研的準備,理科的公式推導,文科的背誦記憶,以及工科的編程能力。總的來說,氣象學在中國並不是前沿,與國外檔次相差甚遠,然而,我認識的氣象人都樸實低調,但大部分都處於在所謂體制內的一眼看到底。所以,有利有弊,我只能奉勸,入氣象需謹慎。

王頡:大氣科學主要就業就是氣象局了,想進氣象局的話學校主要是南氣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現在數值預報取代預報員的趨勢很明顯了,我覺得學大氣科學進氣象局不是很有前途。

大氣家:大氣科學就業可以是科研機構,從國家級到地區級、省級、各細分領域的研究所,比如中科院大氣所、氣科院,各種海洋、颱風、乾旱氣象研究所。成績好,覺得自己適合做學問搞研究的可以考慮。不過做學問很枯燥,一定要自己有興趣、有能力才好選擇這條路。

ymuu:要麼一路爆出博士學位,選擇機會能更好更多。到時候氣象系統就不是唯一選擇了…要麼大學四年就多搞點社會活動…等就業時候能多少有點其它選擇…若真為了穩定,進氣象系統,那麼儘量回自己家裡附近,沒硬關係調動基本別想了…沒關係肯定去縣局。

醉晨:本科畢業去不了好地方,大氣的研究生比較好考,氣象局工作比較輕鬆,氣象局人比較少,平時工作接觸的人也比較少,生活圈子也就小了,搞科研目前國內水平比較低,待遇也不算高,氣象局高層領導大部分都是高學歷,書生氣太重。

昭和:你有在氣象局的親戚嗎?或者能找到人進氣象局?或者特別特別愛好這個專業?不然就別去了,學氣象的一大把,多少人找不到工作。你爸媽說得對。另外,我氣科的同學很多,這不是我的一家之言,是他們的牢騷。

關於大氣科學專業你有什麼想說的?

merry:簡單地說就是當阿里今年招本科生批發價降到八千知乎上各路大神憤憤不平哭窮的時候大氣科學的碩士畢業生自認為很光榮地進了省氣象局卻領著三千工資在知乎上關注的人寥寥無幾心酸一把淚的現狀。

紙巾:一個將近2000人的考研群裡沒有一個和自己同專業的~

Demon:一定要有興趣!!然後好好學很有意思!特別是天氣學原理一定要吃透!將來可以進氣象局或者空管局之類!聽起來很高大上!喝喝但是作為一個江蘇的而且不考研的大四學渣狗,我只能默默找不對口的工作去了。

望天:作為純理學,學的東西比較抽象,學起來不像工科那種看得見摸得著。學會容易,學精難。現在大氣科學最主流的東西是數值模式,想把數值模式學好,就得有非常紮實的數學和物理功底,並且計算機也得好,編程也得手到擒來。

Selina:每次看到國家地理的圖都覺得自己很幸福(=ω),自然科學美的真是讓人分分鐘五體投地呀!

mack:如果真心喜歡氣象專業不如考軍事院校的氣象專業…比如解放軍理工大學氣象學院…四年之後不出意外可以當個預報員,技術幹部的好處是可以混吃等死…而且比地方氣象局掙的多,當然是以自由為代價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