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有可能復活嗎?

如夏tarot


大家對恐龍的喜愛可以說是發自內心的,不論是《侏羅紀公園》這類恐龍題材的電影,還是各地的恐龍博物館,都讓人心生嚮往。正如題主一樣,有的人就突發奇想,能根據古老的DNA讓恐龍復活嗎?


實際上,這是一個“侏羅紀公園問題”,現實中,並沒有發現過恐龍的DNA,所以讓恐龍復活,就目前來看,不太現實。

一些痕跡表明,有些恐龍的DNA在過去的確曾被發現過,但很遺憾的是,他們都被汙染了。在恐龍滅絕6500萬年以後。任何被發現的DNA都有可能是惰性的,然而想要有可能製造出一個健康的生命體,你必須有它基因組中的所有遺傳基因。

高等級生物的基因組趨向於排列成數十億基對,而從任何非常古老的DNA殘留基對中提取的多於幾十或者幾百對的機會基本是零。所以,即使我們想辦法找到大量的DNA,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垃圾。因為在高等動物中,大約90%的基因組是非編碼的DNA,所以說真的沒有機會能將恐龍復活到現代生活中。

在電影侏羅紀公園裡,恐龍的DNA是由一隻被裹在琥珀內的血吸蟲保存了下來。這是一個聰明的假想,但支持這個藍圖的所有的生命形態的DNA分子都是無限長和複雜的。連找到少量損壞的,死亡的且變成化石超過6500萬年的動物的DNA片段的機會是非常渺茫,所有復活恐龍確實沒有可能。


多試試美國科學課


先上結論,不可能——不是人類沒有這個技術和能耐,而是因為真的找不到恐龍的DNA啊!

說到復活恐龍,大家肯定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基因工程。

只要能提取到恐龍的原始DNA,就能在實驗室內培育出恐龍胚胎。

<strong>

那部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侏羅紀公園》的故事,就是講了這麼個復活恐龍的故事。

影片中,科學家們從一隻吸了恐龍血、又被琥珀選中的蚊子體內,提取到珍貴的DNA。

通過克隆,一大批恐龍被複活,整個努布拉島更成了恐龍的樂園。

然而現實,總是會給這些科幻概念一記耳光。

因為事實上,DNA可保留不了這麼長的時間,就算被樹脂層層包裹保護也難逃此劫。

用這種方法,恐龍怕是沒有機會重見天日了。

從生物被宣告死亡那一刻起,DNA就會隨之逐漸分解。

新西蘭的一項新的科學研究表明,DNA的半衰期為521年

也就是說,每過521年脫氧核糖核苷酸之間的化學鍵就會斷裂一半。

剩下的DNA化學鍵將在下一個521年有二分之一被分解,逐年類推。

經過計算,只需要680萬年,這些化學鍵就會被分解得蕩然無存了。

<strong>

但問題是,恐龍可是足足6500萬年前的物種。所以恐龍再怎麼逆天,其基因也不可能逃得過6500萬年的風霜。

更悲催的是,DNA想要橫跨680萬年,還必須是在最理想的環境狀態下

漫長歲月中的任何不測,都可能加速DNA的分解速度,如遇上高溫、酸性和微生物釋放的DNA酶等。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情況肯定是比680萬年要短得多。

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古老的DNA片段(來自加拿大永久凍土層的馬化石)只被埋藏了70萬年。

這樣看來,想要提取到6500萬年前恐龍基因,還真的比登天還難。

即使人類有這個技術和能耐,也鬥不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SME科技故事


我們都知道,主宰地球長達上億年的恐龍已經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滅絕。一直以來,人們對於這種史前爬行動物充滿了興趣。在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研究人員發現了被封存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它們身上保留著恐龍的血液,然後從中提取DNA成功地克隆出恐龍。那麼,現實中真能通過提取恐龍的DNA來複活它們嗎?

事實上,恐龍的後裔還活在這個世界上,它們就是現代鳥類。但不幸的是,諸多研究表明我們無法復活非鳥類恐龍。復活恐龍的起點是DNA,但DNA的半衰期很短,根本沒有機會恢復恐龍的遺傳物質。在一個生物體死亡後,DNA會立即開始分解。

通過研究在數百年前滅絕的恐鳥骨骼,遺傳學家計算出DNA的半衰期約為520年。雖然這比科學家預想的要長,但想要獲得霸王龍或三角龍的完整DNA是不可能的,而對於諸如腕龍和雙脊龍等更為古老的恐龍更是不可能。即使骨骼保存在乾燥且低於零下5攝氏度的理想條件下,生物的基因組也會在680萬年內完全分解,這要比最後的非鳥類恐龍少了5900萬年。

因此,即便有封存在琥珀中的恐龍血,但沒有能夠識別的DNA,也就意味著無法復活恐龍。《侏羅紀公園》中的想法固然美好,但實際上是行不通的。但如果退一步講,人類真的復活恐龍,它們還能夠適應現在的地球環境嗎?它們要被放養在哪裡?我們能馴服它們嗎?它們是否也會像電影中那樣給人類造成威脅嗎?這些問題在復活恐龍之前都需要考慮清楚。


火星一號


就目前的科學技術而言,要復活恐龍是不可能的。但復活猛獁象是有可能的。

根據測量,DNA的半衰期只有521年,在理想狀態下,DNA的壽命也只有680萬年。而實際上,可以解讀的DNA存在時間可能約150萬年,所以,復活一個猛獁象,理論上是可行的,技術上是可以實現的。

為什麼復活猛獁象是可行的。

一是猛獁象和亞洲象是在480萬年前,由同一祖先分支進化而來的,二者具有較近的親緣關係。據研究,猛獁象生活於480萬年到4000年前的寒冷地帶。最後一批西伯利亞猛獁象大約於4000年前滅絕。

2013年,一支由俄國科研人員組成的探險團隊在5月份,在新西伯利亞群島的永久凍土中發現了一具約一萬年前的、保存較完好、存有液態血液的猛獁象屍體。科學家稱,有可能從這具猛獁象屍體的血液中提取活細胞,這樣科學家可以利用現在最先進的基因編輯技術,對猛獁象細胞核中的鹼基對排序進行重新編輯,恢復猛獁象的鹼基對排序,形成一個完善的猛獁象細胞核。

二是科學家可以利用猛獁象的近親亞洲象做代孕“媽媽”。

這是復活史前滅絕動物兩個最基本的必要條件。即使具備了這兩個條件,要復活一頭猛獁象,還要克服重重難關。

一是基因編輯好的猛獁象細胞核,需要放入亞洲象卵子內,取代亞洲象的卵核,這一步需要克服卵子的排異反應,即使這一關闖過去。然後把這個基因編輯好的細胞核植入猛獁象去核的卵子內,這個重組的卵子經過體外培養,發育成早期胚胎,再將早期胚胎移入亞洲象的子宮裡,讓它在子宮裡發育成胎兒,這個過程又需要克服排異反應。如果這一系列的過程都是順利通過,代孕的亞洲象就可以產下一個猛獁象寶寶。

往往這一過程很難實現,每一次排異反應都會導致失敗,即使最終早期胚胎植入代孕媽媽的子宮內,也可能因為排異反應導致最終流產。

而最晚滅絕的恐龍,至少在6500萬年前,幾乎是DNA完全衰變期的10倍,恐龍不可能保留活的DNA,根本無法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恢復一個完整的恐龍細胞核。

其次是在現在地球上無法找到與恐龍有較近親緣關係的代孕媽媽。

所以,從理論上講,可以復活近最近4000年前滅絕的猛獁象,但無法復活早在6500萬年前就滅絕的恐龍。


賽翁


說不準,也許是輪迴。

好像記得科學家說過雞有可能是恐龍衍變而來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在海底發現過前人的遺蹟,有可能真有輪迴。



Guan147258369


從1993年第一部《侏羅紀公園》上映開始算起,加上昨天上映的《侏羅紀世界-隕落國度》,目前已經陸續有五部系列主題電影上映。儘管侏羅紀公園電影歸屬於百分百的娛樂電影,但是整個系列的背後卻隱含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

我們能否複製恐龍?

在電影中,生物公司InGen在發掘恐龍化石的時候意外找到了含有恐龍時代蚊子的琥珀,科學家們利用蚊子體內的恐龍血DNA復活了已經滅絕的恐龍。


侏羅紀公園電影是相當優秀的科幻電影,雖然談不上完全的“硬核科幻”,但是在交代故事背景上還有具有很強的科學性。

復活恐龍的正確姿勢

大家可能會想,如果條件適合,再加上足夠的運氣,我們或許可以從恐龍化石中提取出DNA,邁出復活恐龍的第一步。


但是很遺憾,這一點幾乎是不可能的。DNA作為一種生物大分子,離開了活的生物體就變得十分脆弱,我們體內的DNA每天也在經歷著各種各樣的突變,只有有賴於生物體內完善的DNA修復功能,遺傳信息才得以延續。一旦生物死去,暴露在自然環境中的DNA會很快降解。


而且,這其中會有很多很複雜的生物學問題,還會涉及到倫理學,生態保護等等問題,但是無論怎樣,我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不應被限制。


珠海市場監管


目前來說是不可能的。因為DNA半衰期為521年。還記得電影《侏羅紀公園》裡面的情節嗎,在樹脂化石中的蚊子肚子裡發現了恐龍血,然後提取DNA.最後弄出了恐龍……然而事實是即使在完全密閉的空間內也不可能保存到基因不破碎,最最最多可能會延長一點時間,但是也早就破碎了。因此我們根本不可能復活恐龍了。

但是,我也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更先進的技術用另外的途徑復活恐龍,其實想想如果有這樣的史前巨獸出現,難道不是很恐怖嗎?所以,還是讓這種生物活在我們想象中吧。


土味野孩子



一位生物學家從一隻吸了恐龍血的蚊子體內提取出恐龍的基因,讓恐龍重新誕生並且建造了一個恐龍樂園,這是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情節。在我們現代生活中,每年都會有不計其數的物種滅絕,想辦法讓這些已經滅絕的生物重新出現,一直是生物學家奮鬥的目標。尤其是6500萬年以前的恐龍,想象一下身高5米,長12米的霸王龍站在你面前會是一副什麼樣的景象,人們對這個龐大的生物充滿著強烈的探索欲,都想要復活這個史前怪獸。

如果提取恐龍的DNA,真的可以讓恐龍復活嗎?這回科學家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



DNA分解

英國科學家研究認為,DNA的半衰期大約是500年左右,每過500年DNA分子的化學鍵就會斷裂一半,DNA只需要700萬年的時間就可以完全降解。也就是說恐龍在6500萬年前滅絕,他們的DNA早就已經分解了,根本無法提取完整的恐龍DNA。



基因表達

許多博物館內都有恐龍的化石和恐龍蛋,為什麼不能在這些物質當中提取DNA呢?

化石中恐龍的DNA早已經是支離破碎了,不存在完整的DNA片段,想要完整地獲取恐龍的DNA除非直接從活體中提取。假設生物學家有能力把破碎的DNA重新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基因片段,那真的可以復活恐龍嗎?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我們只能找到遺傳因子中的一小部分,而不是所有的重要基因都有。很難保證這些殘缺的片段可以拼湊出一幅完整的恐龍基因圖。假設我們有了完整的恐龍基因就可以讓恐龍復活嗎?

人類目前的克隆技術都是在細胞層面上進行的,都需要一個活體細胞才能完成,即便是將完整的恐龍DNA接入一個去掉了細胞核的細胞中,也不可能讓恐龍的DNA在這個排異的細胞內完整地表達遺傳基因。



活體存活

我們再假設成功地製造了恐龍的胚胎,並且能夠找到合適的受體孕育出恐龍,那麼恐龍還能在現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嗎?

有科學家研究資料表明,在恐龍生活的侏羅紀時期,大氣中的CO2濃度很高,恐龍滅絕後的地質時代的CO2濃度卻很低,恐龍身體肯定會產生不適的反應,有可能會得疾病。即便是能夠勉強存活下來也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新的環境。只要技術成熟,復活恐龍在理論上完全有可能實現,但是目前來說難度非常大,現在我們只能保留對恐龍的一個幻想。


神奇創意吧


完全可以,找到琥珀就行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cad5000b3dadeefb260a\

飛馳無限



這就是恐龍生態化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