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動力電池行業整合按下“加速鍵”

新華財經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盛勤)記者從14日-17日舉行的第四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放緩,整車企業資金壓力向動力電池企業傳導,我國動力電池行業整合進程加快,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未來隨著日韓企業逐步進入中國市場,整合進程還將進一步加速。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整合按下“加速键”

受補貼退坡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速有所回落。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98.3萬輛和94.7萬輛,分別同比增長11.7%和10.1%,月度產銷量自7月份以來連續四個月出現同比下降。

相比之下,動力電池裝機量增速雖然也有所放緩,但是總體表現要好於整車銷量數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份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46.18GWh,同比增長33.39%。

動力電池行業整體表現尚可,但是行業內部分化卻在進一步加劇。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下游新能源車企資金鍊壓力向上傳導,同時上游材料價格居高不下,動力電池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電池企業在夾縫中艱難求生,第二三梯隊的動力電池企業生存壓力越來越大,隨時有被淘汰的風險。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10月份我國有裝機數據的動力電池企業大概89家,今年1-10月份這一數字減少到了29家。

“今年整個動力電池產業鏈都迎來了至暗時刻,‘黑天鵝’到處飛,”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子基金合夥人兼總裁方建華認為,這種“黑天鵝”事件的發生正是行業發展由過去的野蠻生長向高質量發展過渡的必然結果。方建華表示,產業鏈各環節洗牌造成的壓力影響會非常大,每一個動力電池企業的淘汰,背後都可能會帶來幾十億元的債務,而每一個整車廠的淘汰會帶來幾百億元的債務,涉及產業鏈上中下游,值得警惕。

展望未來,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總裁梁銳認為,經過一段時間的行業整合之後,全球動力電池企業最終會剩下10家左右,中國應該會有5-6家,再加上松下、LG化學、三星SDI和SKI。

隨著今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宣佈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及符合規範條件企業目錄,日韓電池企業紛紛加快在中國的產能佈局,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將加速我國動力電池行業整合進度。

梁銳表示,目前我國動力電池企業出貨量看似比日韓企業要大,但是在生產技術、質量管控等方面,跟日韓企業還有較大差距。方建華也認為,從短期來看,國外新能源車企、電池企業入華會給我國自主品牌帶來較大壓力,但從長遠來看,將有利於倒逼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推動我國優質企業走出國門。

在行業整合過程中,持續開發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對於動力電池企業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近年來不時發生的新能源汽車著火事故給全行業敲響了警鐘,安全性已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關鍵指標,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金成認為,安全可靠是動力電池的自然屬性,動力電池必須做到安全可靠。安全性能不是要達到的目標,甚至不是一個平衡的條件,因為不可能用任何一個指標同安全可靠做平衡。劉彥龍也表示,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車的首要原則,企業不能過度片面地追求能量密度,而犧牲了安全性。

除了安全性之外,劉金成表示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應該是跟下一代新能源汽車聯繫在一起的,他認為新能源汽車一定不止是電動的汽車,未來一定是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當共享化讓新能源汽車不需要那麼高續航里程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思考下一代動力電池該如何發展。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