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的安防企業,你們現在還好嗎?

新三板的安防企業,你們現在還好嗎?

巨浪起於微瀾,新三板市場沉寂多年已幾乎被遺忘。

一直以來,登上資本市場“巨輪”都是很多安防企業的一大發展目標,從A股到新三板,再到現在火熱不已的科創板……資本,對於安防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又一個“奮鬥目標”。

回想兩三年前,行業衝刺“新三板”的盛況,彷彿就在昨天,而如今,新三板的市場似乎一片蕭條。

新三板的安防企業,你們現在還好嗎?

曾經的“扎堆”入市

把時間拉回到三年前。

2016年,人工智能浪潮興起,而最為火熱、最頻繁地被人提起的落地行業莫過於安防了。在這個行業規模(中國)高達超6000億元的龐大市場中,安防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領域。

為了打開新的融資渠道,這一年不少安防企業選擇“扎堆”登陸新三板。  

新三板作為連接企業上市和初創之間的橋樑,儘管進入門檻要比A股和美股市場低,但有勇氣登陸新三板的企業,無一不是為了衝刺A股做準備。

這些企業也成為中國安防行業內第三梯隊中的中堅力量。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的安防企業總計高達100多家,智能建築、監控設備安防企業佔半數以上。

其中智能建築工程25家:包括邦正科技、智冠股份、雲智科技等,主要業務包含通信網絡系統、信息網絡系統、建築設備監控系統等。

監控設備24家:包括彩訊科技、科盾科技、佳信捷等,業務範圍包括前端設備和後端設備,前端設備由攝像機、監聽器、報警探測器等組成。

安防工程與產品17家:包括亞奧科技、銀利智能、麥馳物聯等,主要業務包括樓宇智能化、視頻監控、門禁考勤等。

監控工程8家:包括奧遠電子、欣智恆、新視野等,主要業務包括通過光纖、光端機、無線網橋等傳輸視頻信息進行監控等。

智能交通工程6家:包括中科通達、博安智能、竹林松大等,主要業務為道路交通控制系統、智能車輛系統等。

其他安防設備:包括德鑫物聯、求實智能、文達通、捷視飛通、快魚電子、豪力士、美電貝爾、羅姆斯等。

瘋狂逃離“新三板”

經過2015、2016年的火熱,接下來的三年時間,在安防行業市場競爭加劇、產業轉型,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2019年,曾經風光入市的安防新三板企業,如今大多數都面臨尷尬境地。

資本市場同樣不容樂觀,縱觀整個新三板市場,2016年上半年,幾乎每天都有大量公司掛牌新三板,而摘牌公司則屈指可數,半年內只有9家。

到了下半年,新三板繼續擴容,但摘牌公司也驟然增多,達到了47家。進入2017年,摘牌公司數量更是與日俱增。2019年上半年,新三板摘牌企業共923家。

經過連續四年的下跌,曾經在2015年前後極度火熱的新三板市場,已經面臨“門可羅雀”的窘迫局面。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近期發佈《新三板市場發展報告(2019)》(下稱“報告”),截至 2018 年底,新三板掛牌公司共有10691家,較2017年末相比減少939家;掛牌企業總股本 6324.53 億股,相比 2017 年末的 6756.73 億股減少 6.40%;總市值34487.26 億元,相比 2017 年減少了30.19%。新三板掛牌公司2018年淨退出39家。截至10月25日,新三板存量掛牌企業共計9184家。

新三板的安防企業,你們現在還好嗎?

報告指出,目前新三板市場存在八大方面問題,分別為:掛牌企業數量首次縮減,粵京蘇三地區仍居前位;發行規模持續減少,增發融資情況慘淡;市場流動性不足,板塊間差異顯著;利潤增速及ROE下行,盈利能力分化;券商做市熱情減退,中介機構服務趨於集中;投資者群體增速放緩,機構投資者主導市場;摘牌轉板熱情減退,香港上市另闢蹊徑;橫向整合促進併購重組,經營調整掀起退市大潮。

據行業專家調研,有的企業在掛牌後淨利潤反而減少了,主要原因就在於運營成本、管理成本、合規成本加大了;而且還得不到融資,槓桿放大的可能性也沒有,目前也打算選擇摘牌。

對此,有分析指出,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奔赴A股IPO是新三板摘牌公司數量不斷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隨著新三板體量的不斷壯大,企業摘牌的原因已經開始趨於多樣化,有些可能是因為承受不了維持掛牌的各項費用,有些可能是受到監管政策方面的限制,也有些公司可能是出於公司自身發展戰略的需要。

去年5月,擬IPO企業永威安防發佈關於公司股票終止掛牌的公告,正式宣告退出新三板,並轉戰A股。

新三板的安防企業,你們現在還好嗎?

上新三板被套牢,實際控制人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有安防企業因為想尋求更好的融資空間而退出新三板,也有安防企業因為上了新三板而將企業拖入了無底的深淵。

新三板的安防企業,你們現在還好嗎?

2018年9月25日,新三板安防企業佳信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佳信捷”)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王鑫因“其他妨礙、抗拒執行”被深圳中級人民法院納入失信被執行人。

成立於2006年的佳信捷,其主營業務為主要從事安防視頻監控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並基於客戶的定製化需求提供安防視頻監控整體解決方案。

出於積極發展公司業務的需要,2012年3月28日,包括新疆久豐在內的六名投資人與以王鑫為法人代表的佳信捷共同簽署了《深圳市佳信捷電子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協議》(以下簡稱“《增資擴股協議》”)約定投資人總計向佳信捷增資人民幣7,600萬元。

按照協議,若佳信捷2012年未達到淨利潤3800萬元的95%(即3610萬元),王鑫應對投資人予以補償;佳信捷若未能於2016前上市或者未能在2015年前遞交上市申報材料,投資人有權要求王鑫購買其持有的全部或者部分佳信捷的股權。

然而,2012年,佳信捷僅實現淨利潤1657.47萬元,未達到先前業績承諾的一半。2014年1月24日,佳信捷正式在新三板掛牌,股票代碼為“430487”。但登陸新三板並未獲得投資人上市認可。

新三板的安防企業,你們現在還好嗎?

佳信捷2011年-2016年營收

因業績及IPO對賭失敗,2017年開始,王鑫及佳信捷遭投資人起訴索賠2016.6萬,幾大投資人輪流起訴,官司糾紛持續了幾年。

2018年,佳信捷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王鑫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王鑫辭去佳信捷所有職務,王強接棒董事長。今年4月,佳信捷董事長王強辭職。

據公開資料顯示:佳信捷2018上半年度營業收入為2245.09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7.44%;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23.61萬元,上年同期-182.54萬元,虧損增大。

據曾經業內消息,當年佳信捷為謀求新三板上市花費不少,登陸新三板後又遇行業洗牌及市場“寒冬”。

像佳信捷這樣企業其實並不在少數。

目前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許多新三板企業除了業績業績壓力外,因新三板流動性差,融資困難,個別新三板安防企業裁員達四分之三。也有新三板安防AI公司為了出路,尋求集成商的幫助,通過犧牲利潤獲得業績數據。

新三板價值正大大消退

“進新三板沒啥用!”近年來,不少安防企業老闆都如此感概道。

據觀察,雖大多數企業在公告中都會委婉寫到“退市皆因戰略調整”或並未作原因說明。

業內人士指出,實際上,無融資、無交易才是安防企業選擇摘牌的根本原因。而資本,又恰恰是企業發展擴張的有效保障。

此外,也有企業直言摘牌就是為了“節約成本”。企業成本壓力有多大?過去的一年,被安防行業稱為“寒冷的一年”。

從披露的年報數據來看,2018年大多數安防上市公司業績呈現出“跌跌不休”的局面。

而受市場寒冬影響最為嚴重的,正是中小企業這些弱勢群體,它們一方面要面臨著殘酷的市場競爭,另一方面還要承受著運營成本的巨大壓力。

而這個成本壓力的一部分就來自於新三板掛牌後仍需每年支付的費用。

“現在企業都想摘牌,殼也沒人買,一文不值。”據證券行業分析師指出,企業掛牌後支付的費用包括按年支付和按次支付的費用。

其中,按年支付的費用包括律師事務所持續督導費、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費以及股轉系統掛牌年費,而光是持續督導費每年就要20-25萬元。

在融資難且市場寒冬之下利潤不斷被攤薄的情況下,還要承擔新三板每年的相關費用,這對這些規模不大的中小企業而言,夠嗆。

由於科創板的設立,新三板的利用價值大大降低,流動性不高也是其不溫不火的一個原因。

歸根結底,不論“逃”抑或“不逃”,各個企業發展情況以及戰略思想不同,選擇也就有別。但從近兩年掛牌減緩、摘牌加速的情況來看,或許在企業內心,新三板早已不再是最好的歸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