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寧夏警方批捕3人,對3家公司開出罰單

“您好,李先生,您在某某小區買的房子,130平米最近有裝修的想法嗎?”

“每天接到這樣的裝修電話,自己都感覺到了崩潰,每天都在打。”

想必不少市民都接到過這類電話吧!推銷業務電話接踵而至讓人煩惱,這些個人信息到底是怎麼被被洩露的呢?

近日,賀蘭縣公安局在開展“淨網2019”專項行動期間,成功破獲一起公安廳掛牌督辦的賀蘭某小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5名犯罪嫌疑人,涉及公民個人信息1萬餘條,涉及近20個住宅小區業主信息,公安機關依法對不履行網絡安全保護義務的2家房地產公司及1家裝修公司予以行政處罰。

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

事情要從今年7月份說起,寧夏公安廳"淨網2019"專項辦接到同一個小區多名業主舉報反映,每天頻繁接到多家裝修公司推銷電話,對方不僅知道自己所購樓盤的名稱,甚至樓號、房號、房屋面積、價格都悉數掌握,購房者懷疑個人信息遭洩露。專項辦將此線索通報賀蘭縣公安局要求調查。

賀蘭縣公安局領導高度重視此案,為將此案辦好,賀蘭網安大隊及時與法制部門溝通解決好法律適用問題,區市兩級網安部門加強對賀蘭網安的工作指導。


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寧夏警方批捕3人,對3家公司開出罰單

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寧夏警方批捕3人,對3家公司開出罰單

經過近兩個月的深入工作最終查明,李某軍系某裝修公司市場部總監,從2019年2月開始在銀川市幹起裝修行業,為了給裝修公司拉業務,便打起了新購房客戶個人信息的主意。2019年5月份,李某軍用自已非法獲取的業主信息,與其它裝修公司市場部業務經理交換並獲取3000元利益。

辦案民警深入裝修公司調查,有業務員透漏每天要打夠100個電話,並且每個電話都有註明是否打通。這些大量的個人信息的來源,很多是通過售樓部樓盤銷售人員獲取,售樓員手中掌握新客戶資料十分豐富,業主的一手資料,很受裝修行業的歡迎,一個樓盤業主信息可以賣到幾百到幾千元,而且這些信息還會循環利用,與其他人進行多次交易和轉賣。

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寧夏警方批捕3人,對3家公司開出罰單

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寧夏警方批捕3人,對3家公司開出罰單

最終,專案組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大量事實證據,並於8月15日,查封銀川兩家裝修公司,扣押涉案手機9部、臺式計算機24臺、筆記本電腦1臺及大量印有業主詳細信息的紙質物證,在現場查扣了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資料和嫌疑人交易記錄等重要證據,涉及公民個人信息1萬餘條,20多個住宅小區業主信息;8月16至20日將李某軍、司某亮、王某琦、趙某某4名嫌疑人分別抓獲歸案。

售樓部工作人員洩露業主信息

經過前期大量的摸排工作,最終確定了李某在某小區售樓部工作期間利用職務之便獲取了客戶信息,並洩露給了裝飾公司。

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寧夏警方批捕3人,對3家公司開出罰單

李某年初在售樓部工作,從單位微信群中獲得了一份790名客戶信息,自己收藏在收藏夾中,想著以後有用。2019年2月,李某辭職到一家裝修公司上班,便將此份信息無償提供給了業績不佳的同事,就這樣轉手幾次被市場部總監李某軍買到。

“正因為這類信息交易錯綜複雜,層級很多,信息越新價格越高。該案涉及的公民信息數量和信息準確都是想不到的。”辦案民警說。

8月27日,賀蘭縣公安局將李某抓獲。目前此案5名嫌疑人已批准逮捕3人,取保候審2人。

落實“一案雙查”

對3家公司開出罰單

今年以來,公安廳部署開展打擊整治網絡違法犯罪“淨網2019”專項行動,賀蘭公安圍繞專項行動迅速掀起破案打擊攻勢。

按照公安廳在督辦中提到“追源頭、斷鏈條、摧平臺”的工作目標, 11月6日,賀蘭縣公安局網安大隊依據《網絡安全法》對本案中不履行網絡安全保護義務的某房地產代理銷售公司、銷售主管人員、某某裝修公司分別處以2萬元、1萬元、3萬元的行政處罰。

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寧夏警方批捕3人,對3家公司開出罰單

萬條個人信息被倒賣!寧夏警方批捕3人,對3家公司開出罰單

公民個人信息是受法律保護的個人隱私,不是發財致富的資源。當前,房地產公司銷售員將購房客戶信息賣給裝修公司牟利的情況較為普遍,賀蘭公安用足《網絡安全法》對房地產公司、裝修公司作出的處罰,對行業內部起到了警示和震懾作用,在社會面也提高了公民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維權意識。

警方提醒

遇到家裝公司的騷擾電話,業主可通過向消協、工商等主管機關投訴舉報。若因推銷電話騷擾遭受侵害的,業主可蒐集該家裝公司進行推銷的電話錄音、短信等證據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如果發覺個人信息被非法竊取、獲取、出售的,業主還可聯合本小區的其他業主一起向公安機關報案,追究相關單位或人員的刑事責任,維護自身合法的權益。

來源 /平安賀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