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該持倉時持倉,不該持倉時堅決不持倉

如果炒股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朋友,可以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股海玲瓏手(k300192),乾貨源源不斷,探討交流炒股技術,漲停複製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

股市投資,講究的是方式方法,該持倉時持倉,不該持倉時堅決不持倉。在股市中有一句俗語“策略大於趨勢”,也就是說,如果在投資的過程中能夠執行正確的策略,那麼就算對於股市的預判錯誤,也能夠通過策略的執行,降低自己的風險。

2019年春節過後,股市出現了持續性上漲,階段上漲幅度達到26%。在這種情況下,空倉的投資者會十分的難受。為什麼?因為堅守了2018年的A股“歷史第二熊”,才來到2019年就出現踏空。從心情上來講,有些崩潰。

所以,很多投資者也在問,現在空倉,A股又接連上漲不停,應該怎麼辦?

面對這種情況,越是心態情緒波動大,也就越需要冷靜。在股市中,特別是在沒有向著自己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的時候,也就越是要保持理性。

很簡單的道理,急、緊張、躁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反而會越發的出現問題。這就跟電視劇裡女主角見到男主角被抓,想美女就英雄,到最後一併被抓的結局是一樣的。

所以,急、有情緒,在股市中,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

中國股市:該持倉時持倉,不該持倉時堅決不持倉

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就是老老實實的堅守自己的“策略”與“陣地”。

在股市中投資,需要的是找對方向,而不是瞎投資。要懂得規劃自己每一步的投資執行,不能亂來。股市的投資雖然從某種程度上要“膽子大”,但也要看情況。熊市中一梭子把“子彈”全打光了,到頭來只有被捱打的份兒。

那麼,到了牛市中,也就沒有“子彈”可打。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人家賺錢,自己還在回本。

冷靜是最重要的,也是第一時間應該做到的,只有冷靜下來才能夠想清楚、看清楚,才能夠讓自己不犯錯誤,不“追漲”。

要學會在股市中分析股市的所處階段,位置的高低以及可執行的策略。

2019年,從階段上講依舊是相對底部區域,兩市三板市盈率不高,股息率依舊處於高位,就算是從圖形上講也是處於低位。這是最為直觀的反應。

既然處於低位,自己又有著投資的需求。應該怎麼辦呢?

先想清楚,將自己的投資時間確定好,短線就是短線、中線就是中線、長線就是長線,不能短線成中線,中線成長線,長線最後成了永久股東。

沒有投資時間的劃定,很容易出現虧損,甚至是鉅虧。

短線、中線、長線,往往對應著不同的方式方法,短線更加註重“快準狠”,中線更加註重“發酵”,而長線更加註重“價值與回報”。

所以,如果階段性踏空,就需要考慮清楚,自己接下來是執行短線投資還是中線投資、長線投資。

如果是短線投資,那麼可以瀏覽所有的行業、板塊指數,發現還沒有出現上漲的行業、板塊指數,再從這類別中尋找個股。

因為,當股市出現大幅上漲之後,沒有出現大幅上漲的行業、板塊,就算是下跌,空間也是有限。還有著補漲的需求。所以,作為短線投資而言,風險性會偏低一些。

那麼對於中線呢?中線就需要對於近期財報、信息、技術面有著嚴格的把控。在股市整體大幅上漲時也是可以利用短線的思路,在沒有出現上漲的板塊、行業中尋找,但需要更為精細化。

那要是長線呢?長線對於選股、擇股的要求就更高了。自選出標的以後,可以執行定投的方式。為什麼?定投的方式,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更具有合理性。因為就算是繼續上漲,也不會踏空,要是回調呢?在低位也能夠持續吸籌。

所以,踏空不重要,個股大幅上漲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冷靜下來思考應對之策。


獲利來自於執行力

一般順勢系統的波段程式交易勝率大約只有50%~60%左右,如何能獲利?原因就在於“賺大賠小”!為什麼大部份投資人明知道歷史績效確實能夠穩定獲利,跟單最後卻還是發生虧損並不了了之呢?原因在於眼光短淺、不能忍受小賠的心理煎熬、選擇性跟單、參雜自己人為判斷等......。簡單地說,就是沒有執行力!而執行力就是程式交易最重要的紀律之一!

沒有執行力就會發生虧損之後不敢再跟單,或者出現小利就急著獲利了結的心態,結果偏偏眼睜睜看著此波大賺而自己卻待在場外懊悔,此波過後痛定思痛發誓絕對要跟單,不幸地又出現虧損,結果仍敵不過心理的煎熬下次又不敢跟,如此循環不已.....如果您就是這樣,阿彌陀佛,願主保佑你!

為什麼會有執行力薄弱的問題?其實就是因為順勢系統的波段程式交易勝率並不算高,大概只有50%~60%,也就是說每做10次可能就會有4~5次的機率出現虧損,所以每次程式發出訊號,下單前心裡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遲疑,想說這次是否又會虧損?要不要進場?我覺得....等等參雜情緒的疑慮,這是自然現象,因為這就是人性。

疏不知“賺大賠小”的策略,獲利將遠遠超過虧損,這就是交易的終極秘訣!選擇性跟單,或許幾次對了,但只要沒做到一次“大賺”的機會,雖然小賠躲過了,大賺你也賺不到,到頭來只是得不償失,與其這樣不如不跟,自己判斷就好了。

程式交易為什麼能夠獲利,因為它沒有人性,該多就多,該空就空,做錯就停損出場,獲利就抱牢不放,說來簡單,但要做到確實很難,因為我們是人,是人就會有恐懼與貪婪。

由此可知,勝率對獲利績效的影響並不是非常重要,60%就已經不錯了,市場上很多隱身的操盤高手勝率也差不多這樣,經過統計,華爾街的市場贏家(賺很多錢的高手)長期平均勝率約為35%,試問,您有比他們厲害嗎?您自己操作賺錢了嗎?﹞,真正重要的是“賺大賠小”策略與“執行力”,而“執行力”就是您自身紀律的問題了。矛盾嗎?困難嗎?“知易行難”在投機交易的世界裡表露無疑,這就是交易!

很多人有個疑問:“如果大家都用程式交易,還能賺到錢嗎?”我們給您的答案仍然是肯定的,因為您將會贏在執行力,誰有紀律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特別提醒:“執行力真的不容易做到,誰能做到誰才是最後贏家!”

問問您自己:“我做得到嗎?”


執行力一定要跟上你的認知!

交易中,會經常看到有些朋友被行情折磨的遍體鱗傷,更確切的說是為虧損所糾纏,並任由市場侵蝕自己的資金,如若不改變這種被動的交易習慣,交易走向成功也只能是一種奢望。成功之人絕不會在爛事上糾纏,只會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追求成功的努力上;故成功的交易者也絕不會在虧損上耗費時間,會在第一時間幹掉虧損,用更多的時間去捕捉那些回報更大的機會。如果不能儘快解決虧損,那麼將來只會用更多的時間去應對虧損,試想,一個整天圍繞虧損打轉的交易者,怎麼可能與盈利有緣?請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幹掉虧損 ,請務必持有資金耐心等待機會的到來,務必做到正確的認知,果斷的執行!

認知,不僅在於對行情的判斷,還在於對交易的明確要求。如果在行情和交易的認知上都不能做到清晰的思路和堅定的決斷,就更談不上更加重要的另一個層面——執行。而期貨交易對自己的最高要求就是:執行力一定要跟上你的認知!經常會聽到所謂的某某分析師云云:我判斷的絕對沒錯。是的,三歲的小孩也會這麼說。可一旦行動起來,那些所謂的分析師完全就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交易起來一塌糊塗!分析、判斷,只是停留在認知的層面,還沒有付諸於實戰的層面。認知——執行,這之間的距離,是你要用真金白銀,不斷地實戰試錯才會縮小中間的距離!

執行,是在你對市場分析判斷無論對錯(對錯只能由市場去驗證,不進場交易就永遠不知道輸贏)的情況下,都要採取的行動。行動包括進場、止損、加倉、減倉、離場等操作,這些操作要緊緊跟上自己的認知和判斷:判斷機會來臨果斷開倉進場,預期不符果斷止損離場,二次進場點出現果斷加倉,風險警示信號來臨果斷減倉,直至離場等,執行要不折不扣的進行。如果執行的非常果斷,眼到,心到,手到,行動到,卻依然不能擺脫虧損的結局,就一定要在認知上下功夫,必須通過努力的分析、觀察、實戰、總結、反思、領悟,不斷提高自己對行情和交易的認知。

實戰中,往往一些逆人性的東西會左右我們的頭腦,讓我們從主動把握變為隨波逐流甚至不管不顧,此刻,必須高度警惕自己的慣性意識,決不可任其發展,關鍵時刻必須有勇氣揮刀斬向自己,必須清醒的扭轉到認知與執行統一的節奏上來。

想到,就要做到,讓執行緊緊跟上你的認知,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逆向投資的心經

1、逆向投資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核心是在負面思考的時候買入,下跌只是負面思考的表象,但不是所有下跌都代表充分的負面思考,有時不那麼充分的上漲也可能是另一種負面思考。

這個世界是複雜且充滿變化的,我們掙的是角度和變化的錢而不是糾正市場錯誤的錢,市場是永遠正確的,關鍵是在其正確被反覆證明後的逆向而行,一定要避開它的正確被展開的過程。

大部分事物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理解,當負面被充分體現後正面解讀便可展開,即便暫時沒有,但當其負面被如此顯著的呈現出來後,積極的變化也會自然而來。

2、市場永遠正確這話怎麼理解,它一會漲一會跌,到底是漲正確還是跌正確呢?

都正確,漲的時候是往好的方面想,跌的時候是往壞的方面想,每個漲跌都是一個角度和思維過程,理解市場就是去理解它在漲跌中的思考及側重,然後將其融入到自身的研究中,市場是集體智慧的體現,它可以幫助我們完善視角同時獲得時間感和進程思維,因為市場在不同信息和狀態下給出過非常多的定價、預期和思維過程,這裡包含了極大的多樣性和邏輯性,瞭解這些對我們的投資是非常有益的,可以更全面客觀的去理解企業。

當然,永遠正確只是一個強調,因為角度維度的原因必然會伴生某些方面的不正確,但你必須先認識到它的正確才能理解不正確。另外,我們不能用事後的結果去評判事前的市場,那是完全不同的信息基礎和可能性,它的正確只在當下。

3、集中投資的核心要素是什麼?

是確定性,也就是概率,但由於你覺得確定的別人也會覺得,這就會降低“賠率”,這兩點一般會相反,但偶爾也會有不同框架下的一致,因為我一向把“賠率”放在概率前面來思考,所以會分散買很多個股票來跟蹤,只有發現兩者統一的時候才會重點集中。

中國股市:該持倉時持倉,不該持倉時堅決不持倉

4、挖掘股票的策略是怎麼樣,選股的核心標準是什麼?

好的生意模式同時還符合可預期、可展望、可想象這三個要求,可預期就是要搞明白1年內的業績和估值情況,可展望就是要能大致感受出企業三年的發展路徑,可想象就是要能對10年後的未來有所期盼,可以很模糊,但得有想頭。前兩條決定企業的業績及可持續性,最後一條決定能否在估值上升的情況下表達業績。

另外就是要界定好是戰略性還是戰術性的投資,戰略性的就買熱點買龍頭,買大家最想要的好公司,貴點都可以;戰術性的就是買冷門,博弈打法,揀大家暫時不要但基本面並不差的公司,在價格的保護下等待變化產生。

5、在挖掘拐點型公司方面,您有哪些心得體會?

我比較喜歡去抄底,但對拐點型公司沒有特別喜好,我把下跌分為殺估值、殺業績(經營節奏)和殺邏輯。殺估值的最好,因為跌下來後導致其下跌的因素就解除了;殺業績的就其次,但只要針對其經營節奏和變化進行投資也是很好的機會;最要小心的就是殺邏輯的,這個一般不建議參與,很難抄對。

當然這三種殺跌有時會混在一起,有可能從殺估值開始然後業績節奏變差最後發現原來是邏輯改變了,這就比較悲劇,所以一定要藉助市場的智慧進行判斷,用複雜去化解複雜,萬不可自作聰明,這個市場最不缺的就是聰明,個人力量在巨複雜體系面前是微不足道的,要棄智和謙卑,用常識、信仰以及運氣去面對。

6、您是集中持股、不控制回撤、不做對沖的方式,當遇到市場波動時,怎樣應對?能否總結方法,並舉個以往的例子來說明?

我不去應對,就在裡面不動,對我來說波動不是風險,雖然會影響點心情和機動性,其實很多市場風險都可以通過選股來化解,我大部分收益都是在熊市中完成的,你把個股想清楚就好了,當然碰到08年那樣的系統性熊市就會比較受傷,但即便重來一次我還是會選擇不躲避。

這樣看上去有點蠢,但可讓我處於一個簡單的心理及思維環境中,降低投資的複雜度,很多人其實都是在各種糾結中錯過機遇卻沒有如願規避掉相應的風險。市場的方向簡單但過程複雜,正是這種簡單與複雜結合的特點才會導致人們去做那些自以為聰明的舉動,只有承認自己不具備挑戰複雜的能力及心性,把系統性的損失當作理所應當的義務來面對,就能平靜安心下來做好個股,自然能夠更坦然的去面對波動及考驗,同時獲得超越他人的情緒與心智力量。

7、如果市場長時間不認可您買入的股票怎麼辦,會考慮止損嗎?

在股市裡時間是最不值錢的,方向和可能的變化才有價值,所以我不太追求效率,長時間的等待是我一直以來的經歷,這並不影響回報。

但因為這個世界是複雜且多可能性的,很多事情即便你對了也可能會有不好的結果,結善緣開惡果的情形並不少見,何況有可能是真的錯了,所以有一個提醒和糾正的機制是必要的,但這和耐心等待與堅持並不衝突,區別就在於有沒有感到意外和不理解。

8、您是如何理解博弈論並結合投資實踐的?

我會做個劃分,首選高關注度低購買度的,估值容易抬升;迴避高關注度高購買或低賣出度的,這個估值有下行壓力;低關注低購買或高賣出的估值雖低但提高緩慢;低關注度高購買或低賣出時估值不容易有大變化;關注度可以從報告以及交流熱度上得知,購買度可以從圖形階段及籌碼結構上得知。

9、您持股集中又長期投資,換手率應該很低吧?

不低,我只是主倉不太動,但有很多小倉會經常調整,這是我與市場保持連接的方式,我的靜是來源於動的,在我確立主倉前,我會與很多票建立連接,反覆的試錯,反覆的開倉,通過增減來感受自己的內心。

我以前常說投資要聽三個聲音,一是企業的聲音,就是了解企業基本面,二是市場的聲音,就是前面講的藉助市場智慧完善認識,三是自己內心的聲音,這是獲得角度感和進程感的方式。

畢竟主倉事關重大,長期持有的過程中又會碰到許多考驗,極端情況下一定會放大自己內心的缺點,傾聽和體會的過程就是通過增減不斷假設和變換角度,每個人都會有倉位思維,都會有被屁股影響的時候,這些都是很自然的人性,不用去對抗它,利用好自己的情緒,引動它的變化從而獲得更多層次的思考與總結。


最後:

交易者一定要明白,投資這是一項長期的事業。但更重要的是,你要理解這種長期視角和方法背後隱藏的含義:

  • 一次交易並不重要。不要對單次交易成敗看的很重,你未來會有成千上萬次交易。
  • 風險應該低一些。交易生涯並不是建立在少數百分百年回報率上,而是建立在很多中低收益或低風險收益上的。如果你想以此為生,那麼變數就是你的修行和情緒費。
  • 耐心一些。一步一步學習技術,真正體會‘時間與我為伍’。如果還需要5年才可獲利,這種等待也是值得的。

第一,能夠容忍正確的虧損,不能容忍錯誤的盈利。

第二,完全成為趨勢投資者。不要和我談價值投資。

第三,相信輪迴,相信週期,春夏秋冬,陰晴陽缺,天下大道。

第四,職業規劃完全不迷茫,炒股是一輩子的事。(不過個人認為靠炒股發財很不現實,股市只是個財富的放大器,而且放大倍數對於一般人來說也不會太高)

股民是幸福的,小小K線,一葉而知秋,天下大勢盡在眼前,壯哉!

熊市那幾年屢戰屢敗,辛苦省下來的錢賠個精光,有段時間有一種萬念俱滅的感覺。為什麼我對你這麼好,你還要一直傷害我?

但如果說在股票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一無所獲,浪費了人生,我不贊同。

對於我來說,雖然沒有通過炒股賺多少錢,反而佔用了大量的時間,初看虧大了,但是在思維方式上得到提升,這個收穫是巨大的。

中國股市:該持倉時持倉,不該持倉時堅決不持倉

平衡思維。通過炒股,你會或多或少地有這種思考習慣。新手怕跌,老手怕漲,我以前討厭空頭,現在害怕多頭,尤其是那種狂拉的票。更進一步,盈虧同源,你是怎麼賺來的以後就會怎麼虧回去。所以在這點上說,無所謂高手,別人操作只不過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十五年前用過指南星,那上面有很多公式,玩久了就會發現公式越有效,那麼離它無效就越近了。在社會上生活中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人類發現了一種非常穩定的規律來獲利的話,上帝會破壞這種規律,打出第二張牌:概率,來製造新的平衡。為什麼股市是七虧二平一賺,因為這樣的結構才是平衡的。

概率思維。如果有人告訴你,你中大獎的機會是99%,你高興嗎?其實沒有什麼高興的,雖然只有百分之一的概率,但若那百分之一發生在你身上,對於你來說也是百分之百。所以炒股倉位控制非常重要,也就是做人要保守。感覺炒股越久,膽子越小,滿倉這種事極少。以前剛玩的時候都是全倉進出。這點創業的朋友們多注意,千萬別動不動就梭哈,陰溝裡翻船的事多了去了。

全局思維。個股再好,板塊不行也是假的,板塊再好,大盤不好也沒有持久性。所以呢,你本身很牛叉,還不如呆個好公司,公司牛叉,還不如選個好行業。

週期思維。漲跌牛熊根本不要去找原因,順勢就好,漲久了必然要跌,跌久了必然要漲。話說中國經濟這個票也應該要跌了,畢竟漲了三十年了,再漲地球上的資源都不夠用了。我這個大叔主動從今年起開始轉行,炒股的知道,熊起來的話就三個板塊好,吃藥喝酒拿刀。一個人一生不過七十幾根年K線而己,我希望老死的那年K線創新高,呵呵。

最後一個,知行合一。這個就不多說了。

以上所說都是掏心窩的話。借用一句名言,也許我沒有把全部都告訴你,但我告訴你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真的。

如果炒股一買就跌一賣就漲的朋友,可以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股海玲瓏手(k300192),乾貨源源不斷,探討交流炒股技術,漲停複製戰法,解套戰法等操盤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