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電”到底如何改變了我們的冬天?

最近,隨著一股強冷空氣的到來,人們突然間感受到了冬日的寒意。然而,走進許多使用電採暖居民的家中,與門外呼嘯的北風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撲面而來的陣陣暖意。隨著“煤改電”工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人與燒煤取暖的時代說再見。

那麼,“煤改電”到底“改”了什麼?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出現又會給今冬的取暖帶來哪些不一樣的感受?

累計投入700多億元加強“煤改電”配套電網建設改造

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取暖清潔化步伐不斷加快

冬日裡,人們既想要溫暖的房子,又渴望著藍天白雲。為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取暖燃煤汙染問題,我國大力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冬季取暖正在向清潔化邁進。自2016年年底以來,有關部門、地區和企業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清潔取暖這項民生工程,通過“煤改電”等方式,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取暖清潔化步伐不斷加快。

“煤改電”到底如何改變了我們的冬天?

昔日衚衕裡送煤工的忙碌身影。視覺中國供圖

其中,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累計投入700多億元加強配套電網建設改造,截至2018~2019年取暖季,京津冀及其周邊、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煤改電”居民已達420萬戶,冬季電採暖運行總體平穩。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上一個採暖季結束,我國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為50.7%,比2016年提高了12.5個百分點,替代散燒煤約1億噸。很多人告別了過去的煤煙味,生活品質得到很大提升。

今年,生態環境部等十部門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六省政府印發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再次加碼升級。為此,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持續推進“煤改電”配套電網工程建設,2019年實施北方12省份“煤改電”10千伏及以下單體工程9200多項,35千伏及以上電壓配套工程350餘項,10月31日前已全部完工,相關地區電網結構全面加強。電採暖全面啟用後,預計2019~2020年採暖季,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範圍內北方電採暖用戶取暖電量將超過200億千瓦時,相當於替代散燒煤11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塵汙染物600萬噸。

“煤改電”到底如何改變了我們的冬天?

國網北京電力員工來到“煤改電”客戶家中瞭解取暖情況。視覺中國供圖

與以往“煤改電”工作有所不同的是,隨著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加快推進,“煤改電”工程建設精準投資也有了更加詳盡的數據支撐。

“這次出具的‘煤改電’確村確戶建議名單,指導推薦了正定縣域內‘煤改電’接入低壓用戶1200餘戶,其中80%以上的用戶得到了政府相關部門認可。經過數據分析,未來我們對這批用戶進行‘煤改電’改造時,在不發生配變重過載的前提下,將同比核減配變5臺,有效節省改造資金30餘萬元。”日前,“煤改電”精準投資智能分析平臺在河北省正定縣試點運行後,正定縣供電公司供電服務指揮中心主任朱志峰說。

由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煤改電”精準投資智能分析平臺,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首個以“煤改電”精準投資為切入點研發打造的智能分析平臺,著力解決“煤改電”工程“在哪投、投多大”的問題。“通過從用戶側採集的數據,平臺可以分析河北南網‘煤改電’配變容量大小分佈、配變運行狀態、‘煤改電’與非‘煤改電’用戶用電差異、‘煤改電’低壓用戶電採暖情況。”朱志峰表示。

“煤改電”到底如何改變了我們的冬天?

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員工利用“煤改電”精準投資智能分析平臺監控運行數據。李翀 攝

不僅僅是“煤改電”精準投資,如今清潔供暖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新應用。在陝西,國網陝西省電力公司承建的咸陽供電公司家屬區、陳倉供電公司辦公樓“蓄熱式電鍋爐+空氣源熱泵”供暖EMC項目,採用最新的智能遠程無人控制平臺技術,通過在蓄熱體組、熱泵機組、電鍋爐之間建立物聯網通信,將蓄熱電鍋爐拉低平均電價和空氣源熱泵節能的兩個優點充分結合,協同高效控制電採暖設備使其達到最優經濟運行。

結合“清潔能源進校園”活動,國網陝西電力以泛在電力物聯網中的服務建築能效提升應用場景為藍本,推廣綜合能源項目落地西鹹交大創新港,實現了乾熱巖供熱、燃氣鍋爐輔熱、冷水機組供冷水、分佈式光伏發電、充電樁綠色充電的一體化綜合能源項目投運,項目總投資約8億元,供熱供冷麵積超過150萬平方米,是國內清潔能源供熱面積最大的國家重點科技校園。

未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將深入發掘客戶側泛在電力物聯網感知數據價值,基於“煤改電”配變和用戶基礎檔案、負荷、電量等信息,進一步分析各區域在度冬期和度夏期負荷等數據,助力“煤改電”工程建設、運維、服務更加智慧高效。

優化清潔取暖技術路徑

“煤改電”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

《方案》明確,有效推進清潔取暖是一大主線:因地制宜,合理確定改造技術路線。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利用和集中式生物質利用。

一直以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致力於引導政府綜合考慮能源稟賦、電網供電能力等條件,優先推廣集中式(蓄熱)電採暖技術。“和分散式電採暖相比,集中式蓄熱電採暖具有社會總投入少、取暖舒適性好、可靠性高、便於運維保障等顯著優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營銷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建議政府綜合考慮村容村貌、取暖戶數與面積、上級電源位置、配套電網投資、採暖項目初投資、採暖運行費用等因素,爭取在供暖半徑不超過1500米、供暖戶數不少於40戶/萬平方米的聚居型村鎮和新農村小區優先推廣集中式蓄熱電鍋爐供暖技術;在冬季氣溫相對較高地區(一般最低氣溫在-10℃以上),探索集中式空氣源熱泵技術,通過優化控制提高電採暖經濟性和能效水平,加快集中(蓄熱)電採暖技術標準建設,科學引導“煤改電”技術發展。

“煤改電”到底如何改變了我們的冬天?

河北元氏縣供電公司施工人員在馬村鎮當鋪莊村實施“煤改電”配套電網改造。宋志濤 攝

經研究,電採暖利用率與補貼力度呈強正相關性。由於部分地區配套補貼不到位,加之電採暖用戶普遍沒有實施房屋外牆保溫改造,取暖耗電量大,居民取暖負擔很重,出現了捨不得用電採暖的狀況。

針對居民關心的電採暖價格高問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向地方政府溝通匯報爭取補貼政策,積極配合將用電谷段時間由8小時延長至10~12小時,同時在可再生能源發電規模較大地區推動建立了電採暖電量市場化採購機制,積極利用市場化手段降低用戶採暖用電使用成本。

在河北張家口,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創新性地建立了“政府+電網+發電企業+用戶側”的“四方協作”機制。具體而言,就是張家口市政府與國網冀北電力合作建立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平臺,政府部門每月在平臺上發佈下個月可再生能源需求電量和掛牌電價,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自願競標,清潔電力通過電網交易平臺進入大電網,再由電網企業根據風電供暖用戶需求統一分配電量。“‘四方協作’機制打破了傳統電力單一化交易渠道,既消納了新能源,又讓老百姓享受到了實惠。電供熱實現了與燃煤集中供熱相當的經濟性,將電供暖用戶側低谷電價控制在了0.15元/千瓦時左右。”張家口市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煤改電”到底如何改變了我們的冬天?

蒙東巴林右旗供電公司員工為貧困戶講解光伏電採暖的使用方法。 白元光 攝

在青海,“綠電15日”期間,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持續健全電力市場化交易機制,依託全國大電網和統一電力交易市場,擴大綠色電力就地消納以及跨省跨區外送,組織停備調峰的火電廠與新能源企業開展發電權交易,以及新能源企業與三江源地區清潔取暖項目直接交易,促進新能源最大化消納。

在山西,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完成了2018年6市48個縣合計8萬餘戶居民的“煤改電”用電業務代理。“我們在‘煤改電’項目開展過程中同時擔任用戶側角色和發電側角色。在發電側,作為售電代理方與新能源發電企業達成交易意向,2018年促成風電和太陽能等新能源參與市場化交易電量2.554億千瓦時,有效幫助新能源發電企業在採暖季消納新能源電量。”國網山西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市場部主任楊長青說。

推進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變革

為“煤改電”客戶提供更多增值服務

石蘭紅是北京房山區婁子水村村民,過去大半輩子都是燒煤取暖。去年,通過“煤改電”工程,他們家的房子用上了電採暖設備。“供電公司的師傅們會時不時地過來了解家裡的用電情況,我們還進了一個‘煤改電’用戶微信群,可以隨時問問題,師傅們還會解讀電價政策,給我們講新型電取暖器的使用方法和保養方法!”石蘭紅高興地說。

目前,北京2019年“煤改電”配套電網改造工程已全面完工,北京地區“煤改電”用戶已突破123萬戶,其中農村地區“煤改電”客戶數量達到85萬戶,分佈區域遍佈北京各區的平原及山區。國網北京電力還持續通過技術手段強化搶修協同機制,全天監測“煤改電”客戶報修情況,優化搶修派單流程,統一調度運維搶修力量及應急發電設備,第一時間就近安排搶修力量趕赴現場。

“煤改電”到底如何改變了我們的冬天?

在北京市密雲區河南寨套裡村,密雲供電公司員工正在為客戶講解“煤改電”電價政策。李爽 攝

國家電網將充分發揮供電服務指揮中心作用,統籌調配搶修隊伍、裝備、物資等搶修資源,增加“煤改電”區域搶修力量,提高全天候響應和快速組織處置各類故障的能力,全力做好清潔取暖區域、重要客戶、特殊天氣、重要時段的保供電工作,對可能造成電力負荷激增的情況,建立預警機制,主動增強供電服務保障;加強電力95598服務熱線監督,對涉及“煤改電”的服務工單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涉及“煤改電”用電的搶修工單掛牌督辦。

此外,國家電網還將全力做好“煤改電”客戶優質服務,推廣“掌上電力”“電e寶”“e充電”等線上購電渠道,在“煤改電”地區增設村郵站、助農取款服務點等線下電費交費點,實現“日常交費不出村(戶)”;在營銷業務系統對“煤改電”客戶全部“貼標籤”,利用信息化手段跟蹤“煤改電”用電情況,加強日常巡訪,及時瞭解並妥善解決客戶訴求,取得客戶同意條件下,主動推送取暖節電降費措施建議;在適宜地區代理“煤改電”用戶打捆參與市場化交易,提供便捷優質的電費結算服務,幫助用戶降低取暖成本。

“煤改電”後,農村居民的生活習慣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在距四川省樂山市馬邊縣城35公里的馬邊縣蕎壩鄉茶場不遠處,蕎壩貢茶有限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的茶藝休閒體驗中心主體工程已全部完畢,內部裝修和庭園打造工程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作為馬邊“煤改電”實施過程中首個“吃螃蟹”的人,馬邊茶葉協會會長、蕎壩貢茶有限公司經理李賢春談起這兩年來馬邊茶業的強勁發展勢頭,感嘆地說:“‘煤改電’是我們茶企現在、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走上這條路,對囉!”

“煤改電”到底如何改變了我們的冬天?

在北京市密雲區新城子村,密雲供電公司員工正在架設“煤改電”線路。 林一軒 攝

“煤改電”工程有效減少了以往燃煤取暖可能出現的煤氣中毒、火災等安全隱患,如今農村居民已經切身體會到電採暖清潔、安全、舒適、便捷、經濟等特性。結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國家電網正引導“煤改電”居民家庭推廣應用電熱水器、電廚炊、電動車等家電設備,轉變生活習慣,提高生活品質。

“國家電網支持鼓勵發展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電氣化和民宿旅遊業,充分釋放居民家庭電氣化和農業生產、農村生活用電潛力,不斷提升‘煤改電’地區電氣化水平,提高配套電網利用率,提高電能佔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營銷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泛在電力物聯網和堅強智能電網建設將有力提升農村供電可靠性,農民用電將更快捷、更方便,國家電網將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綠色發展提供更加可靠的電力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