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風險防控措施有哪些?希望來個懂得人來回答,謝謝?

17了三頓飯


銀行是高槓杆負債經營的企業,高利潤但是伴隨高風險,而且利潤在前,風險滯後。

銀行有效防範風險措施就是要穩健經營。

穩健經營是金融機構保持可持續增長的基礎。穩健經營核心是依法、合規辦事。必須遵守國家法律,行業監管規則與規章,公司內部崗位職責。按章辦事不越紅線去,不闖高壓線。

譬如信貸人員嚴控操作風險,不得與客戶進行違規交易活動,嚴格執行貸款新規,嚴控資金流向,做好貸款監控。嚴禁打招呼違規放貸。

銀行分為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法律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而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最常見的風險。就拿銀行最重要的信貸業務說,是防範風險的重中之重。例如政府融資平臺信用風險,中小企業貸款信用風險,房地產信貸業務信用風險,傳統企業週期信貸風險等。

銀行防範風險功夫在平時,多開展業務內控操作合規培訓。在這個過程中,銀行要合理匹備有業務實戰經驗的專業風險管理人才,還有IT風控技術系統為之輔助。在經營實踐中,銀行還要均衡佈局信貸資產業務,並且敢於業務創新,這是一招有效的防風險策略。

銀行防範風險的核心穩健經營,合理謀發展,在發展中防範與化解風險。


股票策略大師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1、加強准入管理。在授信環節,做到科學核定總量、明確區分種類、嚴格遵循權限;在用信環節,做到深入調查、詳細審查、充分審議、嚴格審批,提出行之有效的限制條件和管理措施;在審查環節,探索建立獨立審查制度、審查合議制度、審查諮詢制度以及審查監理制度。對正常貸款,以加強維護和深度開發為主,持續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和信用便利;對關注貸款,密切關注不利因素的變動趨勢,確保擔保的有效性和充足性,抓住客戶資產變現、對外融資、改制重組、經營改善等時機相機退出;對可疑貸款,果斷、依法強制清收。

  2、加強預警監控。風險預警是防範信貸風險的一項重要舉措。良好的預警機制,可以前移風險關口,達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的效果。要實現“多渠道”預警,創新信貸風險監測預警手段,綜合運用信貸管理系統、專業統計報表以及各類媒體獲取風險信息和數據,構建風險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形成“多角度觀察、多方面分析、多渠道傳遞”的工作局面。要實現“零距離”預警,建立和完善科學的監測指標體系,提高監測的真實性、時效性、準確性。

  3、加快信貸調整。市場經營條件下常盛不衰的企業不多,有前瞻性地加大信貸退出力度,才能有效防止信貸資產質量惡化。在客戶退出上,要切實實現“三個轉變”:一是由事實風險退出向潛在風險退出轉變。前移風險關口,動態跟蹤各類貸款遷徙變化趨勢,提高對發展趨勢的預見性。二是由被動性退出向主動性退出轉變。統籌規劃,儘早打算,通過催收、核銷、審批控制等手段,主動壓縮規模小、效益低、前景差、風險高的企業貸款餘額。三是由戰術性退出向戰略性退出轉變。信貸結構調整不能操之過急,必須掌控好節奏和力度,防止在退出中形成不良。

  4、加強貸後管理。貸後管理就是要不斷髮現營銷機會和客戶風險預警信號,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對策並付諸行動。要建立貸後管理考核體系,把客戶檢查過程、信息分析過程、預警預報過程、客戶退出過程等納入信貸工作整體考核範疇,針對每個管理環節和要素制定考核標準和依據,促使貸後管理人員經常、自覺、深入地實施貸後管理,讓概念化的管理具體化。要建立差別化的風險監控制度,在密切監測風險變化的同時,做好對邊緣貸款的動態跟蹤和監測,制訂完善的風險監控方案,及時化解潛在風險。

  5、培育合規文化。要注重培育客戶經理良好的職業操守,做到始終不越思想道德這條“防護線”,始終不碰規章制度這條“警戒線”,始終不違犯法律這條“高壓線”。要注重建立與合規文化相適應的激勵約束機制,明確傳遞一種信息,即:獎勵那些善於發現風險、揭示風險、規避風險的員工,懲罰那些違反貸款規則、製造貸款風險、不顧貸款風險的員工,切實在內部形成一種“不以效益為由簡化貸款程序,不以發展為由變通規章制度,不以同業競爭為由放寬准入條件”的良好氛圍。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康乾論股


中國銀監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銀監發〔2017〕6號

各銀監局,機關各部門,各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郵儲銀行,外資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其他會管金融機構:

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總體要求,銀行業應堅持底線思維、分類施策、穩妥推進、標本兼治,切實防範化解突出風險,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現就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加強信用風險管控,維護資產質量總體穩定

(一)摸清風險底數。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嚴格落實信貸及類信貸資產的分類標準和操作流程,真實、準確和動態地反映資產風險狀況;建立健全信用風險預警體系,密切監測分析重點領域信用風險的生成和遷徙變化情況,定期開展信用風險壓力測試。各級監管機構要重點關注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超過100%、關注類貸款佔比較高或增長較快、類信貸及表外資產增長過快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重點治理資產風險分類不準確、通過各種手段隱匿或轉移不良貸款的行為。

(二)嚴控增量風險。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強統一授信、統一管理,嚴格不同層級的審批權限;加強授信風險審查,有效甄別高風險客戶,防範多頭授信、過度授信、給“殭屍企業”授信、給“空殼企業”授信、財務欺詐等風險。各級監管機構要重點治理放鬆授信條件、放鬆風險管理、貸款“三查”不到位等問題,對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新發生的大額不良貸款暴露,要及時進行跟蹤調查。

(三)處置存量風險。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綜合運用重組、轉讓、追償、核銷等手段加快處置存量不良資產,通過追加擔保、債務重組、資產置換等措施緩釋潛在風險;通過解包還原、置換擔保、救助核心企業、聯合授信管理等方式,妥善化解擔保圈風險;利用債權人委員會機制,按照“一企一策”原則制定風險處置計劃;加強債權維護,切實遏制逃廢債行為。

(四)提升風險緩釋能力。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強資產質量遷徙趨勢分析,增加利潤留存,及時足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增強風險緩釋能力。各級監管機構要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採取風險緩釋措施有效性進行跟蹤評估,對風險抵補能力不足的機構,應督促其限期整改;要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上市融資、增資擴股、發行新型資本工具等措施,提高損失吸收能力。

二、完善流動性風險治理體系,提升流動性風險管控能力

(五)加強風險監測。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完善流動性風險治理架構,將同業業務、投資業務、託管業務、理財業務等納入流動性風險監測範圍,制定合理的流動性限額和管理方案;提高對重點分支機構、幣種和業務領域的關注強度,採取有效措施降低對同業存單等同業融資的依賴度。


幽靜思遠


銀行信用卡風險防控措施一般要考慮申請人個人徵信是否有預期違約,工作單位、職務、薪資,負債、對外擔保,銀行流水以及是否有不符合實際收入的大額消費等因素。但實際操作起來沒有辦法都兼顧到,為了完成銀行指標只要是基本符合條件的都可以去申請信用卡,依據每個人不同情況核定不同額度。並且信用卡違約事件時有發生。在不考慮銀行指標的情況下、儘量選在那些有穩定工作,穩定銀行流水的人員上發放信用卡,比如公務員,大型國企等,這些人員違約成本較大。另外,金融機構正式員工也可以適當放心。


半路金融


銀行的風險控制有:風險識別、內險分析與評價、風險控制和風險決策四個方面。

1、風險識別是在商業銀行周圍紛繁複雜的宏、微觀風險環境和內部經營環境中識別出可能給商業銀行帶來意外損失或額外收益的風險因素。

2、風險分析與評價是預計風險因素髮生的概率,可能給銀行造成的損失或收益的大小,進而確定銀行的受險程度。

3、風險控制是在風險發生之前或已經發生時採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減少風險損失、增加風險收益所進行的經濟活動。

4、風險決策是在綜合考慮風險和盈利的前提下,銀行經營者根據其風險偏好,選擇風險承擔的決策過程。風險管理是現代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


達人信用卡


模式發生了本質變化。縱觀國際金融體系的變遷和金融實踐的發展過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模式大體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即資產風險管理模式階段、負債風險管理模式階段、資產負債風險管理模式階段及全面風險管理模式階段。

  二、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主要策略

  商業銀特臨的風險種類繁多,根據商業銀行的業務特徵及誘發風險的原因,巴塞爾委員會將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劃分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國別風險、聲譽風險、法律風險以及戰略風險八個主要類別。面對各種風險應該有不同的風險管理策略和不同的風險管理工具。制定正確的風險管理策略以有效控制和管理所承擔的各種風險,是確保商業銀行穩健運行、不斷提高競爭力的主要手段。商業銀行通常運用的風險管理策略可以大致概括為風險分散、風險對沖、風險轉移、風險規避和風險補償五種策略。

  (一)風險分散

  風險分散是指通過多樣化的投資來分散和降低風險的策略性選擇。風險分散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多樣化投資分散風險的原理,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應是全面的,而不應集中於同一業務、同一性質甚至同一個借款人。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資產組合管理或與其他商業銀行組成銀團貸款的方式,使自己的授信對象多樣化,從而分散和降低風險。

  (二)風險對沖

  風險對沖是指通過投資或購買與標的資產收益波動負相關的某種資產或衍生產品,來沖銷標的資產潛在損失的一種策略性選擇。風險對沖對管理市場風險非常有效。近年來由於信用衍生產品的不斷創新和發展,風險對沖策略也被廣泛應用於信用風險管理領域。商業銀行的風險對沖可以分為自我對沖和市場對沖兩種情況。自我對沖是指商業銀行利用資產負債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負相關性質的業務組合本身所具有的對沖特性進行風險對沖。市場對沖是指對於無法通過資產負債表和相關業務調整進行自我對沖的風險,通過衍生產品市場進行對沖。

  (三)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是指通過購買某種金融產品或採取其他合法的經濟措施將風險轉移給其他經濟主體的一種策略性選擇。風險轉移可分為保險轉移和非風險轉移。保險轉移是指商業銀行購買保險,以繳納保險費為代價,將風險轉移給承保人。當商業銀行發生風險損失時,承保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責任給予商業銀行一定的經濟補償。在金融風險管理中,以市場風險為代表的投機性風險一般得不到保險,但金融市場創造了類似於保險單的期權合約,使得投資者可以採取風險轉移策略來管理利率、匯率和資產價格波動的風險。

  (四)風險規避

  風險規避是指商業銀行拒絕或退出某一業務或市場,以避免承擔該業務或市場風險的策略性選擇。簡單地說就是:不做業務,不承擔風險。在現代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實踐中,風險規避可以通過限制某些業務的經濟資本配置來實現。商業銀行首先將所有業務面臨的風險進行量化,然後依據董事會所確定的風險戰略和風險偏好確定經濟資本分配,最終實現為授信領度和交易限額等各種限制條件。

  (五)風險補償

  風險補償是指商業銀行在所從事的風險進行價格補償的策略性選擇。對於那些無法通過風險分散的風險,商業銀行可以採取在交易回報的方式,獲得承擔風險的價格補償。商業銀行可以預先在金融資產定價中充分考慮各種風險因素,通過價格調整來獲得合理的風險回報


財富之王


1、風險識別是在商業銀行周圍紛繁複雜的宏、微觀風險環境和內部經營環境中識別出可能給商業銀行帶來意外損失或額外收益的風險因素。


2、風險分析與評價是預計風險因素髮生的概率,可能給銀行造成的損失或收益的大小,進而確定銀行的受險程度。


3、風險控制是在風險發生之前或已經發生時採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減少風險損失、增加風險收益所進行的經濟活動。


4、風險決策是在綜合考慮風險和盈利的前提下,銀行經營者根據其風險偏好,選擇風險承擔的決策過程。風險管理是現代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


希望能幫到你,我是從智享匯學到的,你也可以去學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