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中,他的身世最為離奇,至今學術界爭論不休

乾隆,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不僅延續了康乾盛世的輝煌,還是有清一代賢明有為的君王之一。然而,後世對於乾隆皇帝的身世,卻有著種種的猜疑。

乾隆,學習自己的祖父和父親,知道如何當一個好皇帝,以至於,他一生勵精圖治,兢兢業業。可是,民間野史喜歡編排王公貴族,劇情越是離奇曲折越能吸引到眾多讀者。於是,乾隆在野史中,就有了一段離奇的身世。

清朝皇帝中,他的身世最為離奇,至今學術界爭論不休

古時候的皇城,又叫紫禁城,一個“禁”字,體現了皇宮有多麼的守衛森嚴,密不透風。想要探聽皇城內的消息,是非常困難的。不過,根據人類的天性,越是神秘的地方,消息越是封鎖,就越能激發人們的“八卦心”和“想象力”。

話說,浙江海寧陳家的家主陳世倌在朝廷當官的時候,和四阿哥雍親王關係甚好。在康熙五十年的秋天,雍親王府鈕祜祿氏的院子裡,一位小格格呱呱墜地,而同一天,陳世倌的妻子生下了一個男孩。幾天後,雍親王吩咐陳家把他家的兒子抱來王府瞧瞧。

然而,陳家雖然有疑惑,但是,卻不敢違抗命令,就讓奴僕把孩子抱了進去。可是,晚上等孩子抱回來的時候,陳世倌發現自己家的小少爺居然變成了一個小丫頭。很快,陳世倌便想通了其中的關鍵,知道此事性命攸關不敢聲張,之後,就辭了官,遠離京城,帶著全家回到了浙江海寧居住。

而這個被抱進王府的男孩,就是後來的乾隆。

這個說法流傳甚廣,甚至,在1925年出版的《清宮十三朝演義》,以及金庸先生的《書劍恩仇錄》中,都認為乾隆是陳家的兒子。

清朝皇帝中,他的身世最為離奇,至今學術界爭論不休

可以說,野史的流傳,並非空穴來風,也是有根有據的。支持野史說法的人,有以下幾點證明乾隆的身世:

首先,康熙在位時九龍奪嫡,雍正比起其他兄弟子嗣稀少,這對爭奪皇位有很大的不利,而且,太子二立二廢,皇儲之位遲遲未立。為了爭奪皇位,雍親王可能不擇手段的想要更多的兒子。另外,也有這樣的說法,康熙十分喜愛乾隆這個孫子,覺得他有英雄氣概,為了讓這個孫子當上皇帝,才把皇位傳給了雍親王。

其次,乾隆在位期間多次南巡,其中,四次到達浙江海寧,且每次都住在陳家。而且,陳家有兩塊御賜的牌匾,“愛日堂”和“春暉堂”,用的都是《遊子吟》的典故,這也是為了報答父母的恩情。

第三,雍正的親生女兒被陳家撫養長大,後來,嫁給了朝廷大臣蔣溥,這個蔣溥甚得皇上的恩寵,官居大學士。而兩夫妻居住的閣樓,被後人稱為“公主樓”,在乾隆之後,陳家名相迭出,寵榮無比。據傳,陳家子弟參加科舉後被道光帝召見,知道了他是陳世倌的後人之後,直接升官到鹽運使。

這分明是皇帝把自己當成了陳世倌的後代,照顧一下自己的家裡人。

最後,乾隆帝時常在宮裡穿漢人的衣服,還時不時的問大臣自己像不像漢人。這是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滿人,才會有此舉動。

清朝皇帝中,他的身世最為離奇,至今學術界爭論不休

對於上述說法,史學家孟森先生卻一一反駁。

陳家發達於明朝萬曆年間,仕宦之盛到康熙和雍正時期達到了頂峰。在乾隆繼位時,眾多陳家元老已經西去,而陳世倌尚存,在1741年,因為起草諭旨出錯被革職,乾隆還當著大臣面訓斥他“沒有本事,又有太多繁瑣的禮節”。若真是乾隆的生父,又怎麼會受到乾隆如此嚴重的斥責。

在陳家“愛日堂”和“春暉堂”的兩塊牌匾,確有其事,但是,孟森先生指出:這兩塊牌匾是康熙手寫御賜的,和乾隆一點關係都沒有。至於乾隆南巡四次住在陳家,只不過是當時的人,為了證明乾隆的身世腦補出來的。

康熙在位六次南巡,而這六次南巡完全是因為崇拜自己的祖父,而作出的模仿。所以,前兩次和康熙行程一樣,以浙江作為南巡終點,還登上會稽山為江南百姓祈福。至於連續四次到海寧,主要目的是為了視察耗費巨大的錢塘江工程。

清朝皇帝中,他的身世最為離奇,至今學術界爭論不休

乾隆年間,海潮北趨,海寧一帶潮信告急,海寧作為一個關鍵的地帶,若被沖毀,那麼,鄰近的蘇杭,嘉興,湖州等地都會遭殃。作為江南最富庶的地帶,乾隆當然要不顧一切保護好這些地方。海寧的地勢和土質都不是很好,在施工過程中存在眾多分歧,乾隆乾脆親自決策。

最終,在乾隆皇帝的督責之下,海寧修建石塘,時至今日,還繼續發揮著作用。對於雍正急於要兒子來提高自己競爭力,這個說法也說不過去。當時,雍親王三十四歲,已先後生育了四個兒子,雖然,前三個都夭折了,但是,乾隆出生的時候,四子弘時已經八歲了。而且,在乾隆出生後三個月,雍正又得了一個兒子弘晝,後來,又陸陸續續生育了四個兒子。

除此之外,用女兒去換兒子這種鋌而走險的事,對於精明算計的雍正來說,他根本不會做,他更不會冒著被人抓把柄的風險,去養一個漢人的兒子。

清朝皇帝中,他的身世最為離奇,至今學術界爭論不休

至於傳說中,雍正親女兒住的“公主樓”,很多熟知當地歷史的人,都不知道“公主樓”的存在,就連蔣家後人也都不知道。所以,這座所謂的“公主樓”,是根本不存在的,是野史為了博人眼球杜撰出來的。瞭解了這些之後,關於乾隆是漢人孩子的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書劍恩仇錄》、《清宮十三朝演義》、《清代玉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