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心人的核按鈕去哪裡了?

資本市場裡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流派,大約十年前我看到過一位陝西人士,通過周易來算第二天是漲跌,而且還預判明天小、中、大陰陽線。當時年幼的我看著大師的書,歎為觀止,還以為袁天罡老師轉行了。至於其他玄之又玄的分析方法就更多了,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邪門歪道。

但是燈心人以及他的核按鈕派顯然不是一個歪門邪道。有人問,這麼說你還是認可這個模式的了?當然更不是。

按照教派的觀點來說,核按鈕及阿燈老師模式,完全是市場在特殊環境下、特殊的土壤下長起來一個奇異的花朵(奇葩)。其模式,沒有任何的價值,其操作本質就像飛蛾撲向火,漂亮炫目死亡。當然從捨得角度說,如果以非常低的資金,在超過百萬的交易者中殺出來知名度,擁有一批擁躉,這大約是最省錢的廣告。交易不是交易,變成了一齣戲,代言廣告也是蠻好的。

今天不聊他們廣告效應,只講燈心人及他的核按鈕模式,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通過這個模式你能讀懂什麼,得到什麼?

大風大浪是最教育人的。在一些佚名的股市著作了,有人的作者為了突出效果搞了個跌停建倉法,或者在過去可能有,在今天純放屁。但很是打動了剛入場的人,總的來說,沒有什麼神奇。

阿燈的核按鈕模式出現是有一個路線圖朝前演變的,第一是530半夜雞叫。這個事兒可以說一次核按鈕的先兆性預演,通過這次雞叫,身處大牛市的投資者知道,哎呀我去,幾百只的股票不但會一個跌停,還會兩個鐵婷、三個跌停的。要是出了事兒,還得跑的快,第一個跌停就得跑。

但是時間總會擋住記憶,再說了08年的超級大熊市,這種三連板大面積跌停的行為,還真不多,反而是日復一日的陰跌。你看看,頭一年辛辛苦苦交給市場的學費,學到了經驗,沒用!新學到的經驗,往往不會帶來好處。這是其一。

第二,就是斷魂刀。這個模式在今天幾乎沒有人用,但是為了觀察這個模式,很多人包括我卻是費了不少的心思,後來算是反應過來了,這是套路,大託單必死,大壓單必過了,過了就快跑,不跑準死。

這種總舵主及其模仿者,操控市場的行為,讓市場參與者又一次產生了新的認知,既市場有系統跌停風險,有系統性的陰跌,居然還能冒出來你的持倉公司,遊資操控下的人為操控跑路的風險,這就是看似突破,實則跑路,所謂壓單不是壓單,託單絕不是託單,都是障眼的煙霧彈。不過這東西,今天學了有用嗎?用處不大。這時候,市場裡會出現核按鈕模式嗎?不會。這是其二,為什麼不會,接著往下看。

第三,就是從15年下半年到18年。市場情形當然是我們眾所周知的。市場共識達成:那特殊時期3板是客氣,7板是起步,腳脖子斬滿地走。而到16和17年,市場的認知再一次刷新:監管的行動對市場是致命的,市場的上漲是緩慢和存在GJD人為干預的,而市場特別是自己的持倉的下跌是隨意、隨時隨地的、暴風驟雨的,到了18年市場的認知進一步明確,這種黑天鵝不但是是隨意的,而且概率是很大的,滿大街都是。試問誰的心裡不慌?

我們很多時候回頭看過去的市場的波動,都在關注指數的起伏,似乎忽略了市場的這種波動,對於所有市場參與者所產生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就像我們看人,我們看一個人的現在行為,他的過去經歷幾乎對他今天的想法、行為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燈心人及他的核按鈕模式從哪裡來,從牛市和熊市急劇變化的動盪而來。15年的二季度,次新打板的賺錢效應讓你瞠目結舌,衝進去,車門就焊死了,一路拉著你飛奔,翻倍就是個起步。於是市場就醞釀出追板、追龍頭、追最快的龍模式。一樣的到了股災及後面幾年,這個模式的根基變化了,劉督查鐵手之下,柚子窒息了。這時候,市場所謂的龍,就沒有什麼接力了,全靠一口氣,衝過去能吸引到市場所有人關注,就成飛天。

一口氣,過不去,怎麼辦,當然就得去死。時間不等人,沒有了遊資,市場關注度就成了活命的第一法寶。但是難啊,散戶的風險偏好,經過一輪輪的打擊,慫的不要不要的,誰還去給你追龍啊。所以倒了這一步,賭龍頭遊戲就失去了用原來斷魂刀平穩過度的可能性了,玩的人全是市場風險偏好最高的人,多空一念間、生死一瞬間。想要死的慢,核按鈕!

你看一切就是這樣順理成章。很多人關注阿燈,關注他的操作,怕對著自己的股票按下核按鈕。原因當然不在於他的一百股。一方面關注他的人,大家都是同道中人,人雖自稱敢死隊,斷然沒有一個想死的,也沒有一個能夠力挽狂瀾的,各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說句不好聽的,大家都是想隨時開溜的。另一方面,很顯然,你的這筆操作,也是抱著同樣的想法來的。不是風動,不是燈動,是你心鬆動啊。

如果你問我關注阿燈的什麼,我只能說,我不關注,他先十倍後腰斬腰斬再腰斬的故事,我大約聽過一點,細節不清楚。從純的交易角度上說,這本身不就在證明這種模式在當下壓根不行嗎?當然以後行不行,坦白說,我不知道。因為總存在倖存者偏差。

最後寫三句話,阿燈創立的核按鈕模式是階段產物,很快消亡,這是第一。降低交易頻率是做短的唯一法門,這是第二。偏好產生虧損,偏見喪失機會,這是第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