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心人的核按钮去哪里了?

资本市场里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流派,大约十年前我看到过一位陕西人士,通过周易来算第二天是涨跌,而且还预判明天小、中、大阴阳线。当时年幼的我看着大师的书,叹为观止,还以为袁天罡老师转行了。至于其他玄之又玄的分析方法就更多了,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邪门歪道。

但是灯心人以及他的核按钮派显然不是一个歪门邪道。有人问,这么说你还是认可这个模式的了?当然更不是。

按照教派的观点来说,核按钮及阿灯老师模式,完全是市场在特殊环境下、特殊的土壤下长起来一个奇异的花朵(奇葩)。其模式,没有任何的价值,其操作本质就像飞蛾扑向火,漂亮炫目死亡。当然从舍得角度说,如果以非常低的资金,在超过百万的交易者中杀出来知名度,拥有一批拥趸,这大约是最省钱的广告。交易不是交易,变成了一出戏,代言广告也是蛮好的。

今天不聊他们广告效应,只讲灯心人及他的核按钮模式,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通过这个模式你能读懂什么,得到什么?

大风大浪是最教育人的。在一些佚名的股市著作了,有人的作者为了突出效果搞了个跌停建仓法,或者在过去可能有,在今天纯放屁。但很是打动了刚入场的人,总的来说,没有什么神奇。

阿灯的核按钮模式出现是有一个路线图朝前演变的,第一是530半夜鸡叫。这个事儿可以说一次核按钮的先兆性预演,通过这次鸡叫,身处大牛市的投资者知道,哎呀我去,几百只的股票不但会一个跌停,还会两个铁婷、三个跌停的。要是出了事儿,还得跑的快,第一个跌停就得跑。

但是时间总会挡住记忆,再说了08年的超级大熊市,这种三连板大面积跌停的行为,还真不多,反而是日复一日的阴跌。你看看,头一年辛辛苦苦交给市场的学费,学到了经验,没用!新学到的经验,往往不会带来好处。这是其一。

第二,就是断魂刀。这个模式在今天几乎没有人用,但是为了观察这个模式,很多人包括我却是费了不少的心思,后来算是反应过来了,这是套路,大托单必死,大压单必过了,过了就快跑,不跑准死。

这种总舵主及其模仿者,操控市场的行为,让市场参与者又一次产生了新的认知,既市场有系统跌停风险,有系统性的阴跌,居然还能冒出来你的持仓公司,游资操控下的人为操控跑路的风险,这就是看似突破,实则跑路,所谓压单不是压单,托单绝不是托单,都是障眼的烟雾弹。不过这东西,今天学了有用吗?用处不大。这时候,市场里会出现核按钮模式吗?不会。这是其二,为什么不会,接着往下看。

第三,就是从15年下半年到18年。市场情形当然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市场共识达成:那特殊时期3板是客气,7板是起步,脚脖子斩满地走。而到16和17年,市场的认知再一次刷新:监管的行动对市场是致命的,市场的上涨是缓慢和存在GJD人为干预的,而市场特别是自己的持仓的下跌是随意、随时随地的、暴风骤雨的,到了18年市场的认知进一步明确,这种黑天鹅不但是是随意的,而且概率是很大的,满大街都是。试问谁的心里不慌?

我们很多时候回头看过去的市场的波动,都在关注指数的起伏,似乎忽略了市场的这种波动,对于所有市场参与者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就像我们看人,我们看一个人的现在行为,他的过去经历几乎对他今天的想法、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灯心人及他的核按钮模式从哪里来,从牛市和熊市急剧变化的动荡而来。15年的二季度,次新打板的赚钱效应让你瞠目结舌,冲进去,车门就焊死了,一路拉着你飞奔,翻倍就是个起步。于是市场就酝酿出追板、追龙头、追最快的龙模式。一样的到了股灾及后面几年,这个模式的根基变化了,刘督查铁手之下,柚子窒息了。这时候,市场所谓的龙,就没有什么接力了,全靠一口气,冲过去能吸引到市场所有人关注,就成飞天。

一口气,过不去,怎么办,当然就得去死。时间不等人,没有了游资,市场关注度就成了活命的第一法宝。但是难啊,散户的风险偏好,经过一轮轮的打击,怂的不要不要的,谁还去给你追龙啊。所以倒了这一步,赌龙头游戏就失去了用原来断魂刀平稳过度的可能性了,玩的人全是市场风险偏好最高的人,多空一念间、生死一瞬间。想要死的慢,核按钮!

你看一切就是这样顺理成章。很多人关注阿灯,关注他的操作,怕对着自己的股票按下核按钮。原因当然不在于他的一百股。一方面关注他的人,大家都是同道中人,人虽自称敢死队,断然没有一个想死的,也没有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各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说句不好听的,大家都是想随时开溜的。另一方面,很显然,你的这笔操作,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来的。不是风动,不是灯动,是你心松动啊。

如果你问我关注阿灯的什么,我只能说,我不关注,他先十倍后腰斩腰斩再腰斩的故事,我大约听过一点,细节不清楚。从纯的交易角度上说,这本身不就在证明这种模式在当下压根不行吗?当然以后行不行,坦白说,我不知道。因为总存在幸存者偏差。

最后写三句话,阿灯创立的核按钮模式是阶段产物,很快消亡,这是第一。降低交易频率是做短的唯一法门,这是第二。偏好产生亏损,偏见丧失机会,这是第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