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就上徵信黑名單,比人工通道還堵,車主:後悔“入坑”

11月18日,央行、銀保監會公佈《關於金融服務支持收費公路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徵信。

信用卡逾期不還將影響個人徵信,而大部分ETC用戶綁定的是信用卡。然而,目前許多ETC系統費用情況既沒有賬單也沒有短信通知,很容易導致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列入徵信黑名單。

一不小心就上徵信黑名單,比人工通道還堵,車主:後悔“入坑”

許多網友吐槽:“我想交錢的時候,非得ETC;我忘了交錢的時候,又說我信用不好”、“本來不想裝ETC,結果現在更不想裝了”。

實際上,自ETC推行以來,不少車主都表示槽點滿滿。

槽點1:辦理過程複雜

最開始的時候,去銀行辦理ETC,都需要排號申請,除了身份證、行車證等必須的證件外,還需要工資證明、公積金等一大堆證明文件。最讓人討厭的是,必須綁定一張固定的銀行卡,甚至有的銀行規定必須是信用卡,綁定之後不可更換。一張卡一輛車,終身對應,即使要換車,也難以更改。

好多人家裡都不止一輛車,每一輛車去辦理ETC都要“折騰”四五次,如果只是為了一年兩三次的高速公路收費,完全得不償失。

槽點2:銀行、互聯網平臺瘋狂“轟炸”

隨著國家政策鼓勵安裝ETC,各家銀行加入“非此即彼”的瘋狂搶奪大戰。銀行有任務指標,不少銀行員工都領了髮卡任務,“完不成甚至要扣錢”,這可為難了不少銀行工作的朋友。

轟炸朋友圈;蹲守停車場、高速收費站;銀行大廳擺攤設點,並大力推廣小程序等線上獲客方式。

就連那些沒車的市民,只因為曾在銀行辦理過銀行卡,都接到過每家銀行的電話推銷ETC,不勝其煩。

一不小心就上徵信黑名單,比人工通道還堵,車主:後悔“入坑”

槽點3:竟然沒有人工通道快

原來你想象中的ETC通道:通行費有優惠,上下站時也不用再排隊,可以說是‘秒過’。

如今現實中的ETC通道:看不到盡頭的車隊,刷卡反應遲鈍,隔壁的人工通道都比我快。

一不小心就上徵信黑名單,比人工通道還堵,車主:後悔“入坑”

截至11月6日,全國ETC用戶累計達到1.6億,完成發行總目標的84.01%。全國高速公路入口客車ETC平均使用率為64.22%,環比上升了1.92個百分點。卻有不少車主都表示後悔“入坑”,辦了ETC上高速反而更擁堵了。

ETC本身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推行的過程過於急切,並沒有認真去解決ETC目前仍存在的問題。比如設置數量太少,以至於出現供不應求、比例嚴重失衡的現象;還有些情況是現有的ETC設備設計不合格,電子識別功能還需要繼續改進,以至於效率低下。

換句話說,就是收了錢,卻沒有把事辦妥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