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奔小康|會寧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 搬出群眾幸福感

易地扶貧搬遷是精準扶貧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打好易地扶貧搬遷攻堅戰不僅要搬得出,更要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八里灣鄉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按照興業、家福、人和、村美的建設要求,因地制宜,因人因戶施策,明確脫貧發展路徑,遵循自願搬遷,集中安置的原則,確保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安居樂業。


脫貧攻堅奔小康|會寧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 搬出群眾幸福感

脫貧攻堅奔小康|會寧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 搬出群眾幸福感

八里灣鄉“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選址位於八里鄉街道,選址地理位置優越,生活條件便利,幼兒園、小學、初中環布周圍,文化廣場、村衛生室具備,村組道路硬化完成,自來水主管道接通。家住八里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王青春,在2017年從大山裡搬遷到該安置點,住上了位於3號樓三樓的一處90平米的安置房,這套房子由於是低層樓房,公攤面積較小,而且南北通透,讓他感覺特別滿意。

脫貧攻堅奔小康|會寧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 搬出群眾幸福感

會寧縣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戶 王青春

房間空間又大,採光又好,早上下午都有太陽曬,早上五點多就起床,出去跑五公里。



脫貧攻堅奔小康|會寧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 搬出群眾幸福感

今年五十七歲的王青春,經歷過幼年挨餓受凍的歲月,也經歷過包產到戶解決溫飽的難忘時期,多年來,由於子女多,耕地少,王青春一直徘徊在貧困的邊緣。

脫貧攻堅奔小康|會寧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 搬出群眾幸福感

會寧縣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戶 王青春

以前要走的路特別多啊,娃娃要念書要吃呢。


自從搬到安置點後,王青春心情格外舒展,由於子女們現在都在外面,老伴也在縣城打工,家裡就他一個,他每天早上堅持早起,除了出外跑步鍛鍊,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侍弄家裡的花草,現在的生活用他的話說就是比城裡還好還方便。

脫貧攻堅奔小康|會寧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 搬出群眾幸福感

會寧縣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戶 王青春

方便啊,煤氣灶做也可以,現在鍋灶上起碼都全著呢,水電暖都有。



脫貧攻堅奔小康|會寧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 搬出群眾幸福感

與王青春不同的是,今年51歲的劉維禮在沒有搬遷以前,需要走半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鄉鎮上趕集。2017年搬到安置點以後,他感到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脫貧攻堅奔小康|會寧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 搬出群眾幸福感

會寧縣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戶 劉維禮

以前的房子是土坯房,白天能看見天,下個雨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現在搬到框架樓房上,好像是又換了個世界,特別好,黨的政策好,我們住的也滿意。



脫貧攻堅奔小康|會寧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 搬出群眾幸福感

劉維禮年輕時常年在外給人跑車掙錢養家,但依然擺脫不了貧困的困擾,20年的開車經歷也讓他落下了嚴重的腰椎骨質增生,不能再幹重活,搬到安置點後,鄉上的產業政策讓他安了心。

脫貧攻堅奔小康|會寧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 搬出群眾幸福感

會寧縣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戶 劉維禮

五頭牛每年是7500元,現在是我本身有病,不能養,合作社代養。



脫貧攻堅奔小康|會寧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 搬出群眾幸福感

會寧縣八里灣鄉副鄉長 張義祥

在後續產業上,在大水村建立金田養殖種植合作社, 以及優質的安格斯肉牛,基礎母牛175頭,做到了三守護的產業達標,固定分紅是每戶每年5000元,產業達標補助是2500元。



脫貧攻堅奔小康|會寧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 搬出群眾幸福感

八里灣鄉結合易地扶貧搬遷“一戶一策”幫扶計劃,引導搬遷群眾在安置點就近就地就業,做到搬遷一戶,穩定脫貧一戶。截止目前,2016年度八里街道安置點已搬遷35戶180人、搬遷入住率100%。

脫貧攻堅奔小康|會寧八里灣鄉:易地扶貧搬遷 搬出群眾幸福感

會寧縣八里灣鄉副鄉長 張義祥

35戶房屋屬於框架結構,質量相當好,也沒有存在裂縫,地基下沉、脫皮等現象,出行方便,學生上學也很近。

王鵬圖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