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為何能在美國成功?如何看待印度人CEO?中印管理與文化之間究竟有何差異?

印度人為何能在美國成功?如何看待印度人CEO?中印管理與文化之間究竟有何差異?

· 這是第2996篇原創首發文章字數 4k+ ·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11月14日,加入微軟23載的華人高管沈向洋正式離職,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親自發內部郵件肯定了他的功績。納德拉是硅谷最著名的印度人CEO之一。有評論稱,隨著美國科技巨頭中最後一位核心華人高管離去,印度人高管越來越不可取代。

印度人為何能在美國成功?美國特別是硅谷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印度裔高管,印度人自己是如何看待這個現象的?中國人與印度人在管理上與文化上到底有什麼不同的特質?我們請了在美國定居的鄒輝先生採訪了4位有印度背景的朋友和1位美國朋友回答這個問題。

他們的觀點非常獨特,既有哲學性又有現實性。我們的內心總喜歡新的“花樣”與觀點,不一定完全正確,只是另一個角度跟讀者分享。(水水)

印度人为何能在美国成功?如何看待印度人CEO?中印管理与文化之间究竟有何差异?

印度人CEO是硅谷的熱門話題。硅谷也不乏中國人精英,為何在高管序列中和印度人差了一截?我帶著這個疑問採訪了幾個在硅谷的印度朋友。

根據統計,從事電腦相關科技業的印度人和華人的人數相當,但印度人創立的硅谷企業幾乎佔硅谷企業總數的一半,遠遠超過華人企業的數量。華人中流行的說法是“印度人當企業老闆,中國人當腦力工人”,這背後有怎樣的緣由呢?

印度人为何能在美国成功?如何看待印度人CEO?中印管理与文化之间究竟有何差异?

先從中印兩國文化說起。

在硅谷有一句笑話:

“中國人是1,印度人是0。”1和0是電腦語言中最基本的兩個符號,卻代表著相反的功能。這是為何呢?中印都是最古老的世界級文明古國,但兩種文明產生的信仰體系卻十分不同。

禮教是中國人的傳統信仰,從一開始就沒有太多偶像崇拜,強調的是人際關係、倫理道德,天理人倫為一體,由此產生了人類最古老的唯物主義價值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中國人看來,世界的本質就是“天人合一”,非常看重人的物質性,這決定了中國人數千年的社會文化意識,包括到現在的GDP主義。

印度文明首先出現的是種姓制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和使命,高貴者要堅守家族種姓榮譽,不至於下輩子輪迴當下等人,而下等人要安於自己的卑賤命運。在他們看來,輪迴是自然而然的,人生就是一個歸零的過程,物質是在循環中存在的,生不帶來,死也帶不去,還是趁活著的時候冥想天意吧。

儘管佛教曾極力清除印度教的偶像崇拜,但最終其本身反而被印度教封神而成了另一種偶像。在印度人看來,每種物質現象背後都有一個超人偶像在主宰著,形成了多彩多姿的泛神論崇拜現象。

如果你問印度人“你信哪座偶像?”,他會告訴你“隨緣”,也就是“無所謂哪個,看時機吧。”這恰好應了一個哲學論點:當所有的東西都是神時,神也就必然被解構了,每個偶像背後其實都是“0”。

印度人为何能在美国成功?如何看待印度人CEO?中印管理与文化之间究竟有何差异?印度人为何能在美国成功?如何看待印度人CEO?中印管理与文化之间究竟有何差异?

立維,硅谷的私人醫院創辦人,他告訴我對於印度人CEO的幾點看法:

“我認為那幾個印度裔人士能當上美國重要企業的CEO,是他們個人的素質和資歷所決定的。他們不能代表所有印度人,我們無須把他們標籤化。我的華人同事不少,從我的個人經歷看,中國人和印度人都是非常勤奮的,但驅動力有所不同:中國人學習是要獲得一技之長,非常看重工作市場前景,屬於中期職業規劃,而許多印度人學習是要堅守家族使命,高種姓如此,低種姓也如此,非常看重來世的因果報應,因此印度人更看重學習的永恆意義,屬於人生規劃。

“不過,這樣說顯然也有標籤化傾向,我只能說華人醫生們比較注重個人奮鬥,社交圈子比較封閉,印度醫生們比較喜歡社交,善於打入美國社會各個不同階層團體。偏心點說,美國人眼裡的印度人形象是白人和黑人的綜合面目,在種族政治色彩濃厚的企業環境中可以用來調和黑白雙方關係,有一定公關作用。

“另外,華人企業普遍具有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無論政府或家族企業都把權威當成合法性來源,而印度人企業普遍具有扁平化的管理體制,人人都可以參與討論,人人都可以保留比較寬鬆的自主權,這對於創新型企業尤其重要。我再次強調,這些看法都是個人觀察,不能作為學術根據。”

甘比,硅谷軟件企業經理,他告訴我對於華人的一些看法:

“我來自一個印度人和中國人組合的家庭,父親是印度人,母親是中國人,他們給了我一顆追求勤奮學習的心(IQ達140),但顯然父親更看重我的家族使命感培育,為了輔導我學習,他竟然把美國小學中學課本統統學了一回,每天和我討論功課,學習進程比班上超前一年左右。母親因為嫁給父親引起她孃家人的一些不滿,但她不為所動,反而更加愛護我們兄弟姊妹,華人的確非常顧家,這和印度人是一樣的。

“不過,我從小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在印度人的孩子群裡被當成中國人,他們眯縫起眼睛叫我‘中國佬’,而在華人孩子群裡,他們叫我‘阿三’,我逐步學會了應對兩邊的歧視,和他們和平共處。

“在我的企業裡,許多剛入職的華人年輕人比較固執,非常認定某個死道理或概念,這與他們的從小應試教育或許有關係,而印度人比較圓滑,看重人與人的合作,也更看重企業提拔機會,願意和其他族裔交流。

“印度人刻意融入美國文化,這和印度做了幾百年英國殖民地或許有關,很懂得白人如何想問題,比較容易切入他們的思想過程,而華人思想方式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相對封閉。

中國人習慣把自己當成企業的一顆不可或缺的螺絲釘,而印度人把自己看成是企業的潤滑劑,無處不在,見縫插針,工作比較主動

“當然,華人和印度人之間很難做誰是誰非的比較,華人善於打兵兵球,印度人善於打曲棍球,這不能說明華人喜歡個人奮鬥,印度人喜歡集體奮鬥,因為他們都不善於足球啊。”

納什,硅谷人力資源企業創辦人。他說道:

“我非常有幸與馬雲和馬化騰兩位先生溝通過,他們都是非常傑出的企業領導人。如果要比較中印兩國企業家,我認為馬雲更接近印度企業家的風格,他能夠把人從具體的現實環境帶入一個超然的理想境界裡,這是一種充滿魅力的佈道方式,而馬化騰先生更像是技術精英,善於抓住每個創新亮點,勤奮耕耘不已。

大家不會忘記,我們現在用的所謂阿拉伯數字就是印度人發明的,後來傳入阿拉伯和歐洲,而‘0’這個數字概念也是印度人的發明,它從根本上解決了計算難關。印度人為何能夠發明‘0’這個數字?或許是因為印度人腦子裡有一個叫做‘虛無’的東西,誰也看不見,只有印度人能用心看見了,把它用在計算中,一下子讓算數飛躍了。

“關於文化對比我想補充一點,中國人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麼‘0’呢?中國人似乎沒有這個概念。中國人不習慣把事物分解開,而善於把事物歸納起來看待。猶太人也不同,他們相信凡事都是一分為二的,不是善就是惡,不是真就是假,後來才出現了辯證法,化解了這種觀念,但這種觀念在整個西方文明中根深蒂固,紮根到社會文化和政治體制的方方面面。

“印度人與中國人和猶太人的觀念都不同,凡事從零而來,歸零而去,無須執著於一點,於是印度人可以融入其他族群,你從來不會看到美國有印度人街,只會看到唐人街。中國和印度都是五千年曆史文明古國,都屬於農耕民族,也都曾深受北方遊牧民族侵擾,這讓我們兩國都形成了自我封閉的文化意識。不同的是,印度被英國殖民了三百年,一個從來沒有全部統一的地方被英國人統一起來,這才有了印度這個國家,但民族結構非常複雜,地理環境比較閉塞,不像中國那樣形成了兩千年的統一國家民族體系,印度至今無法像中國那樣實施產業戰略,去印度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印度市場很難提供足夠利潤空間維持長久經濟增長,中國學生可以回中國就業,印度學生只有留在美國發展唯一一途,背水一戰,只能更加努力。

“印度是多民族國家的典型例子,光是官方語言就三十多種,如果你能流利說英語、印地語和你的方言,那僅僅是職場入門而已,你必須懂得和其他族裔打交道。印度社會有濃厚的種姓制色彩,形成橫向階級分佈,而中國曆來是金字塔式的等級分佈。在印度的分權環境下,我們從小就必須學會與其他人合作,說服對方,培養了比較強的邏輯能力和哲學思維,中國社會更適合於集中領導,上下級關係是人們合作的基本方式。

“或許正因為如此,印度人在美國企業中往往比較容易獲得肯定,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更加依賴印度精英,加上印度人善於精算,而且非常注重家庭和教育,能給美國人可靠的感覺。這些是我的一些看法,非常片面,請大家諒解。”

碧娜,硅谷人力資源培訓專家。她說:

“印度的族群非常複雜,有雅利安人,也有黑人,還有長相和中國人一模一樣的東北地區族群,來到美國的都可以說英語,雖然口音很濃,但一般都能夠侃侃而談。相比之下,華人第一代移民許多人不善說英語,也不善於和其他族裔溝通思想,或許因為中國文化非常獨特,他們更善於用含蓄的方式表達思想,而不是用邏輯語言方式。

“這裡的華人大學畢業生可以選擇回中國發展,也可以選擇留在美國,如今回國的似乎越來越多,這或許是中國電商和網絡企業發展導致的。美國硅谷不少新生企業也是為了迎合中國市場需要誕生的,而印度沒有這種龐大市場的消化能力,印度大學畢業生大多希望留在美國工作,至少工作一段時間,才回印度開創自己的企業。

“印度軟件外包業務很多,而中國本身市場足夠大,不需要這種外包業務,希望今後中印之間開展更多合作業務。中國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基建狂魔’,可是印度這方面欠缺很多,中國人熱衷物質消費,印度人卻更熱衷電影歌舞劇,對於物質生活沒有太熱烈的追求。無論如何,中國和印度都是未來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比美國更大,那麼兩國絕對要學習相互理解,更好地相處,祝福我們兩國人民。”

印度人为何能在美国成功?如何看待印度人CEO?中印管理与文化之间究竟有何差异?
印度人为何能在美国成功?如何看待印度人CEO?中印管理与文化之间究竟有何差异?

採訪過幾個印度族裔人士後,筆者還採訪了一位在硅谷工作的美國白人老朋友馬克。他說:

“我接觸很多印度人和華人朋友,尤其是在硅谷這裡,但很難準確分辨兩者的工作能力,主要還是看具體個人情況。比較有印象的是,我們那一代人都知道王安電腦這個品牌,王博士去世後公司就無法經營了,很大原因就是跳不出家族企業模式。

“我很好奇一點,到印度去看,到處都是家族企業經營的超市和樓宇,看得出印度人很講究家庭關係紐帶,但到美國看印度企業都是股份制的,很少家族企業,華人企業反而比較多是家族控股的。

“印度人移民美國也大多是有大學文憑的技術人員,他們在英語工作環境中鍛鍊了一段時間,這點比許多中國移民有利,尤其是在股份制公司經營上比較有經驗;華人往往需要單打獨鬥一代人才能摸索出這種經驗。許多中國移民如今到美國那刻已經非常有錢,寧可做飛人兩邊飛也不會打算在美國開公司,只是買了豪宅給太太和孩子在美國居住和上學用。印度人不一樣,他們來美國的目的就是開辦企業,在印度沒有中國這種市場條件。

“如今在美國的印度人很喜歡莫迪,認為他是‘印度的鄧小平’,莫迪試圖用印度教把印度人團結起來,這讓印度人進入一個真正民族統一的時代,這也讓美國人刮目相看。在美國保守派人士看來,希望把印度用來抵消中國的世界影響力,尤其是經濟領域的影響力,但這與印度族裔CEO顯然沒有關係。以上都是我一孔之見,最好大家自己體驗吧。”

用一篇文章準確概括印度人在美國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但從不同人的看法裡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甚至得到某種啟發,這是可行的。希望對讀者有點幫助。

印度人为何能在美国成功?如何看待印度人CEO?中印管理与文化之间究竟有何差异?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印度人为何能在美国成功?如何看待印度人CEO?中印管理与文化之间究竟有何差异?印度人为何能在美国成功?如何看待印度人CEO?中印管理与文化之间究竟有何差异?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