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破產”風波,龐青年和他的汽車還能開多遠?

【家電網HEA.CN 11月20日頭條】曾因“水氫發動機”一度引起爭議的青年汽車以及龐青年,近日再度出現在大眾視野當中。不過,此次等來的並非是技術上取得的新突破,而是一則“破產公告”。

近日,據人民法院網公告顯示,因杭州青年汽車有限公司的破產財產已經分配完結,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二十條之規定,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法院已於2019年10月21日裁定終結青年汽車破產程序。

深陷“破產”風波,龐青年和他的汽車還能開多遠?

值得注意的是,此杭州青年汽車公司只是龐青年名下其中一家公司,而並非通稱研發“水氫汽車”技術的青年汽車集團。據青年汽車集團內部人員透露,目前集團的經營並未受到影響,仍在正常運營中。

不過,也有知情人士認為,杭州青年汽車公司的破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龐青年背後“汽車王國”目前的狀況。事實上,在今年8月份,海寧市資產經營公司就以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未能清償到期債務,明確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申請青年汽車集團破產清算,但該申請被法院以“青年集團仍在持續運營,不存在資產完全不能變現的情況仍存在清償債務的可能”等理由駁回。

旗下公司陸續破產,青年汽車集團本身也困難重重,龐青年與他的“水氫汽車夢”似乎正漸行漸遠。

深陷“破產”風波,龐青年和他的汽車還能開多遠?

加水就能跑?

今年5月份,一篇名為《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贊》的報道引發了熱議,據文章指出,青年汽車集團成功研發出“水氫發動機”,依賴一種特殊催化劑,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氧氣,這意味著汽車只需加水即可實現行駛。

深陷“破產”風波,龐青年和他的汽車還能開多遠?

報道一經發布便引起了廣泛的爭議,有相關領域的專家表示,雖然“水氫汽車”在理論上存在可能性,但就目前的技術來看,無論是在轉化效率、成本還是安全性等方面考慮,這種方案都不具備實用性。

面對質疑聲音,龐青年多次回應,稱“任何新技術出來都要受到質疑”,並表示會堅持研發“水氫”技術,青年汽車會在氫能源這條路一直走下去。而面對外界“騙補”的質疑,龐青年表示“水氫汽車”的研發投入超過幾十億,且從未申請過補貼,同時坦承公司的資金鍊曾存在問題:“之前2014年到2016年確實很困難,我們把33%的股權轉讓出去,拿回了39億元的投資,拿了投資後就已經還掉了欠賬。”

不可否認的是,氫能源正在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新方向。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續超前曾表示:“氫能源燃料汽車已經成為重要發展方向,要協同創新,系統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發展。”但就目前青年汽車集團的“水氫技術”完成度來看,離達到理想中的狀況仍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

還能開多遠?

不止“水氫汽車”,龐青年對於造汽車的“執著”,還可以往前追溯到更多。

2001年1月,青年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龐青年為法定代表人。2006年,青年汽車推出乘用車品牌“青年蓮花”,據資料顯示,青年蓮花是龐青年與英國蓮花汽車母公司馬來西亞寶騰汽車合作推出的新品牌。憑藉技術等方面的優勢,青年蓮花曾在國內推出過多款包括轎車、轎跑、SUV等熱銷車型,在當時的中國乘用車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

深陷“破產”風波,龐青年和他的汽車還能開多遠?

到了2009年,龐青年曾公開表示,將在全國建立10大生產基地,從而使青年汽車的總產能達到146.3萬輛,投資涉及濟南、泰安、連雲港、石嘴山、鄂爾多斯、海寧、六盤水等地方,總計劃投資444億元,甚至一度試圖收購當時瀕臨破產的薩博汽車。然而,隨著與蓮花汽車項目合作結束,失去技術優勢的青年蓮花汽車銷量開始逐年下滑,並逐漸被市場邊緣化,甚至停產。與此同時,青年汽車計劃投資打造的10大生產基地也相繼停擺。

在汽車計劃擱淺,青年汽車陷入輿論質疑的情況下,龐青年將目光轉向了新能源領域。龐青年曾屢次表示,希望能借助“新能源客車”上市融資。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青年汽車以45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南通百應能源60%股權,並在如皋成立了氫燃料發動機企業。

然而,好景不長,2017年2月,工信部針對新能源汽車騙補企業開出罰單,並暫停7家車企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資質,其中就包括龐青年旗下的金華青年汽車。同年7月,浙江青年蓮花因資不抵債,被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法院裁定破產。

雖然此次宣佈破產的僅是杭州青年汽車,青年汽車集團以及“水氫發動機”仍在運行和進行當中。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青年汽車集團不能儘快找到解決債務危機的方法,前景渺茫的青年汽車集團仍難逃出局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