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被媒體“暴雷”新聞欺騙,股票暴跌一定是主力獲利回吐的結果

有一句俗話,叫幹什麼吆喝什麼。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新聞來報道一些股票的暴跌現象,比如被立案偵查、重組夭折、業績虧損或某一黑天鵝事件等等,習慣上稱為“暴雷”,讓廣大的投資者對一些個股的“閃崩”或暴跌看上去順理成章而失去判斷力。

客觀地講,媒體所報道的是新聞,職責所在,行業使然,必然會使用一些搏眼球的標題,他們追求的是點擊率、閱讀量、收視率。但是,如果一些投資者簡單地順著媒體的這些新聞來去解讀一隻股票的上漲或下跌,顯然是不符合股票投資的內在邏輯。

我們來看2019年11月5日一則有關區塊鏈概念個股文化長城(300089)一字跌停板當天的新聞。

別再被媒體“暴雷”新聞欺騙,股票暴跌一定是主力獲利回吐的結果

圖一:2019年11月5日媒體有關文化長城暴雷的新聞

我們再來看當天文化長城的走勢,如果配上這則新聞(實際上當天有關文化長城“出事了”暴雷的新聞鋪天蓋地),這根一字跌停板跌得理直氣壯,來得理所當然。

別再被媒體“暴雷”新聞欺騙,股票暴跌一定是主力獲利回吐的結果

圖二:11月5日文化長城的一字跌停板

問題來了,這隻股票因為“暴雷”出現了一字跌停板,行情發展至今日(11月20日),該股11月1日以來股價已經下跌了33%,可謂慘烈。很多散戶始終搞不明白的是,文化長城的這種暴跌,是否操盤這隻個股的主力(莊家)和廣大的散戶一樣也會被套呢?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只需要把11月5日這根一字跌停板之前這隻股票做了什麼就明瞭了。

別再被媒體“暴雷”新聞欺騙,股票暴跌一定是主力獲利回吐的結果

圖三:2019年10月22日至11月5日文化長城上漲與下跌來龍去脈

圖三中,我們會看到A股市場在炒作區塊鏈行情時,文化長城從10月22日一直上漲到10月31日,會看到文化長城的主升波段貫穿了創業板指數一波完整的上升波段和回落波段,即文化長城順勢上漲一波,逆勢上漲一波,整體漲幅是73%。顯然,操盤這支股票的主力是獲利豐厚的。我們再來看這隻股票的放量時間是在10月30日漲幅50%的價位,10月31日漲幅60%的價位,11月1日漲幅60 — 70%的價位。更為重要的是,11月1日從文化長城的走勢對比創業板指數來看出現了主動的回落,而11月1日是創業板指數出現經過短線調整後的轉身點時候。這個時候,實際上通過文化長城對比創業板指數的走勢來看,形勢已經明朗化了,那就是操盤文化長城的主力在創業板上一個波段已經拉出巨大漲幅,10月30日至11月1日就是該主力兌換籌碼的時候,特別是11月1日該主力借大盤的好轉進行拋盤的行為更加明顯。

接下來11月5日,6日的一字板在新聞的“配合下”顯得合情合理,這也是為什麼11月7日文化長城放量卻不能形成止跌反彈,反而11月8日再收一根跌停板的原因。

所以說,廣大投資者既然炒股票,就要以股市的盤面為本,而不是被一些新聞牽著鼻子走;也不要迷信什麼概念,任何股票在經過大炒之後,必然是一地雞毛,除非後面有其他的概念接力,否則短期裡面很難翻身。

別再被媒體“暴雷”新聞欺騙,股票暴跌一定是主力獲利回吐的結果

圖四:2019年10月23日嘉麟傑重組失敗新聞

別再被媒體“暴雷”新聞欺騙,股票暴跌一定是主力獲利回吐的結果

圖五:2019年10月23日嘉麟傑一字跌停板

我們再來看嘉麟傑(002486)故伎重演,10月23日之後的暴跌在新聞“暴雷”角度來看也是很“自然”的事。但在我們的分析角度來看,僅僅是前期被主力炒作完成後的獲利回吐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股打轉身,跟主流品種”策略中著重提出賣股票的時候“一看個股,二看板塊,三看市場的”原因。同時,“事出反常,必有妖孽”,在股票分析時,如果你先把個股與指數做一個對比,就會發現太多平時你看不到的東西,關鍵的時候不犯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