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衣物回收成“唐僧肉”10餘家企業小區攬活

舊衣物回收成“唐僧肉”10餘家企業小區攬活

橙色回收箱

旧衣物回收成“唐僧肉”10余家企业小区揽活

回收箱與垃圾桶為伍

“舊衣物回收箱與垃圾桶為伍,這是搞公益慈善,還是漠視愛心?”

“綠色、藍色、橙色,到底哪個才是靠譜的回收箱?”

“從佔據門口到殺入綠化帶,我們能否將這些影響小區環境的回收箱挪走?”

連日來,稜鏡週刊接到多名讀者來電投訴稱,一些舊衣物回收箱不經廣大業主許可、不與業委會或物業公司協商,就直接擺到綠化帶等小區公共區域,不但影響周邊環境,也讓人感覺愛心被濫用甚至賤賣。

回收箱太多了,市民難識“正規軍”

11月18日上午,天元區蓮花路東湖小區,市民馬曉婷拎著換季要處理的衣物,準備捐贈給貧困地區急需衣物的群眾。

下樓走了兩圈,她竟然有點犯暈,小區的舊衣物回收箱規模不一、顏色各異,根本不知道哪家才是慈善機構擺放的。一問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對方也說不知情,讓她自己看著辦。無奈之下,她將舊衣物丟進一個回收箱,心頭卻總感覺不踏實,轉身給本報打了一個報料電話。

這個問題不只是困擾了馬曉婷。記者走訪發現,在天元區竹山、紫金名門、花園一村、匯達花園、香草園等多個小區,都有市民吐槽舊衣物回收箱從天而降,且種類繁多,讓大家搞不清誰是做公益慈善的“正規軍”。

與垃圾桶為伍,“慈善箱”流浪街頭

各類繁多,泥沙俱下,部分舊衣物回收箱因疏於管理,遭到部分市民對公益慈善機構的質疑。

在新聞路紫金名門小區附近,就有一箇舊衣物回收箱,不僅入口處的擋板壞了無人修理,還與垃圾桶擺放在一起,令人觸目驚心。

“根本不見有人前來打理,衣物被偷也成了常事。”小區居民劉達反映,他曾撥打回收箱上面的服務電話未果,又不知道此事找誰反映管用。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種舊衣物回收箱高約1米,上面印有“一張紙、一件衣、獻愛心”等字樣,還標註有網址、二維碼、聯繫電話,主辦單位是“湖南省慈善總會”,承辦單位是“湖南省傳遞愛心物資回收中心”。經多次撥打,回收箱上的兩個服務熱線電話85127355、84502333無法接通。

記者從省慈善總會獲悉,之前他們和“湖南省傳遞愛心物資回收中心”有合作關係,但合同早在今年6月就到期了。對方回收舊衣服的行為不再受他們的監管,也無需到他們那裡備案。

不打招呼進小區,任性擺設令人頭疼

不經許可就進駐,顏色規模任性而為,部分市民投訴稱舊衣物回收箱已成為小區不文明亂像之一。

據瞭解,市區有10餘家舊衣物回收企業,擺放在小區的回收箱也展現了企業特色。綠色是主基調,也不排除藍色、橙色等其他顏色,可謂五彩紛呈。

“有了一家,就有第二家、第三家!”花園一村小區居民張炫稱,有人發現舊衣物回收是“唐僧肉”,就打著公益名目在小區擺放了3種不同的舊衣物回收箱。

“沒人事先打招呼,我們對此不知情。”天元區香草園小區物業工作人員表示,這些箱子是舊衣物回收企業自行擺放的,不但佔據綠化帶,也影響環境衛生。

“我們與擺放小區是有合作的!”記者撥打綠秀成環保科技回收箱上的服務電話,對方聲稱他們有相關小區業委會或物業公司的授權。在記者的追問下,對方承認箱子是他們僱傭當地人擺的,對有的小區尤其是開放式小區事先沒有溝通。

省民政廳要求規範,市區兩級將予以處置

據業內人士透露,株洲舊衣物回收企業各有各的攬業務套路,很難說哪家才是搞公益慈善的“正規軍”。

以省慈善總會前兩年授權的“湖南省傳遞愛心物資回收中心”為例,其舊衣物回收箱入駐株洲時,就遭到市慈善總會的堅決反對。當時,市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該中心可能有利用公益做經營的動機,故他們不參與。如果要合作,就必須將善款和衣服的去向對市民公開,否則無從監督。

有鑑於此,今年7月,省民政廳發佈一條“關於規範以慈善名義設箱回收舊衣物行為的通知”,要求對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卻以慈善名義設置舊衣物回收箱的,一律責令其停止活動、撤離舊衣物回收箱,對其違法募集的財產,責令退還捐贈人或轉給其他慈善組織用於慈善目的,並依法對其進行其他相應處罰。對拒不執行的,以及假借慈善名義或者假冒慈善組織騙取財產的,移交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對一些不知名的組織或個人設置的無單位、無聯繫方式、無固定場所的“三無”舊衣物回收箱,要進一步跟進調查,明確監管主體,或依法予以取締。

記者將走訪瞭解的情況向市、區兩級民政局反饋,對方答覆稱將在調查核實之後進行處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