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搖滾去改變世界!”

歐美搖滾簡史 |“用搖滾去改變世界!”

披頭士

搖滾是流行樂的一種形式,通常由顯著的人聲伴以吉他、鼓和貝斯演出,很多形態的搖滾樂也使用鍵盤樂器,如風琴、鋼琴、電子琴或合成器。其他樂器,比如薩克斯管、口琴、小提琴、笛、班卓琴、口風琴或定音鼓有時也被應用在搖滾樂之中。此外,不太出名的曼陀鈴或錫塔琴等絃樂器也被使用過。搖滾樂經常有強勁的強拍,圍繞電吉他,空心電吉他,以及木吉他展開。

歐美搖滾簡史 |“用搖滾去改變世界!”

搖滾巨星貓王

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黑人音樂(R&B)蓬勃發展,在融合了白人民謠、鄉村等曲風之後誕生了一種新型音樂——搖滾。二戰後成長起來的第一批年輕人在五六十年代紛紛步入青少年,美國本土由於沒有經歷過戰火的摧殘,同時在二戰後經濟迅速發展,這批年輕人生活環境優越,沒有父輩的刻骨銘心的戰爭體驗。

資本主義社會猶如被架在了飛馳的快車上,這批年輕人希望向世界證明,他們這一代人同樣擁有非凡的創造力,依舊有著改造世界的機會和願景。

這一次,他們選擇了“搖滾”。


歐美搖滾簡史 |“用搖滾去改變世界!”

歷史上第一首被打上搖滾烙印的作品是美國的白人音樂家Bill Haley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錄製的《整日搖滾》(Rock Around the Clock)。

人們對於搖滾的定義層出不窮,卡爾·貝爾茲則在他那本《搖滾故事》中視搖滾為“民間藝術”,一種下意識的俚語表達方式。查理·勒特稱搖滾為“城市之聲”,認為它是都市少年們創造的新音樂吶喊。

歐美搖滾簡史 |“用搖滾去改變世界!”

搖滾樂可以讓一個普通人走向成功與輝煌。這個普通人可以沒有任何的樂理知識,不懂音樂,只要他有理想,只要他勇敢地把自己心裡想的唱出來,只要他願意。

早期搖滾的音樂來源非常廣泛,主要的包括布魯斯、R&B、和鄉村音樂,其它還有福音音樂、傳統的流行樂、爵士、以及民間音樂。所有的這些影響加在一起構成了一種簡單的以布魯斯為基礎的歌曲結構,它是快速的、適於跳舞的、而且容易讓人記住的。第一批搖滾明星們 —— Chuck Berry,Elvis Presley,Little Richard,Jerry Lee Lewis,Buddy Holly,Bo Diddley,Bill Haley,Gene Vincent,the Everly Brothers,Carl Perkins,還有好多其它的明星確立了搖滾樂的模式,並且在以後的四十年內都一直為人們所追隨。


歐美搖滾簡史 |“用搖滾去改變世界!”

槍花樂隊

後期從英式入侵、民間搖滾、迷幻搖滾,再到硬搖滾、重金屬、華麗搖滾,再到朋克,無不閃爍著流行音樂的光芒。

搖滾樂通常自由地抒發情感,自由與愛、戰爭與和平等內容在搖滾樂中不斷被提及,展現了青年人的自主意識。

CCTV電視指南頻道曾播出《數字飆榜之歐美十大搖滾樂隊》,其中歐美十大搖滾樂隊分別是:披頭士樂隊,滾石樂隊,皇后樂隊,U2樂隊,R.E.M,涅槃樂隊,槍炮與玫瑰,Metallica樂隊,邦喬維,Suede,老鷹樂隊,黑色安息日,齊柏林飛船,平克·弗洛伊德,蠍子樂隊,AC/DC,slipknot樂隊等。


歐美搖滾簡史 |“用搖滾去改變世界!”

鮑勃·迪倫

1957年3月,16歲的約翰·列儂聽了一首貓王的《傷心旅館》,對流行音樂產生了興趣,他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樂隊——Black Jacks,一週後改名為Quarry Men。QuarryMen的人員總是不斷的變化經常會有他們的朋友加入進來。他們開始在一些聚會和利物浦附近舉行的“Skiffle”競賽上演出。

樂隊曾幾經易名,開始起名為"甲殼蟲"(Beetles),最後列儂故意把Beetles拼作Beatles。1958年秋天,他們用“Jonny and the Moondogs”這個名字在利物浦演出,人們開始喜歡上這支樂隊了。1960年,樂隊名字簡化成了“披頭士”( The Beatles)。


歐美搖滾簡史 |“用搖滾去改變世界!”

披頭士

1962年,甲殼蟲樂隊的四人最終開始固定下來。自此,一支偉大深刻影響全球文化史的搖滾巨星樂隊開始了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改造。

1964年,"披頭士熱"傳到了美國,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差不多成了披頭士的天下。大街小巷到處飄蕩著披頭士的聲音。同年,他們的第一部電影《辛勞之夜》(A hard day's night)放映,同樣引起了轟動。影片的主題歌使"披頭士"榮獲當年格萊美最佳演唱小組獎。

1966年年底,“披頭士“樂隊在美國舊金山燭臺公園舉辦了最後一次正式現場演出。《修道院路》以後,"披頭士"再也沒有聚集在一起錄製專輯。

1970年4月,“甲殼蟲”宣佈解散,不過其成員還在繼續著各自的音樂事業。


歐美搖滾簡史 |“用搖滾去改變世界!”

披頭士

"披頭士"從成立到解散共創作歌曲約200首,其中有強勁的主流搖滾(Mainstream Rock)、先鋒派搖滾(Avant-garde Rock)、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交響搖滾(Symphonic Rock)以及輕鬆愉快的搖滾小曲等各種風格。主要題材是愛情,也有些歌詞(主要是後期)涉及社會事件、人際交往、懷念家鄉、和平友愛以及一些超現實主義的或無意義的意識流歌詞等。

披頭士樂隊從一開始就註定要在搖滾樂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個誕生於美國的音樂類型卻被英國人攻佔,他們的唱片銷量曾一度佔領全美唱片總銷量的百分之六十。被稱為“英倫入侵”。鼎盛時期在全世界掀起了搖滾樂的風暴,但是在樂隊解散後的八十年代,披頭士正式進入了博物館,成為了一種傳說和過去。即使不再有新作品問世,但是他們的專輯依舊在銷售,眾多歌手不斷地翻唱著他們的經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歐美搖滾簡史 |“用搖滾去改變世界!”

披頭士

進入新世紀後,他們的作品一次又一次衝擊著唱片銷量市場,經常成為排行榜中冠軍。當列儂離開人世之後,為其舉行悼念活動以及參加守夜的世界歌迷多達數百萬人。一代又一代人為披頭士的音樂所著迷,他們的音樂成為了人類的永恆。

而在披頭士風頭正盛的1961年,鮑勃迪倫從明尼蘇達州立大學輟學,專心進行音樂創作,並來到紐約Cafe Wha、民謠音樂城(Folk City)和煤氣燈(Gaslight)等著名的表演場所演出。


歐美搖滾簡史 |“用搖滾去改變世界!”

鮑勃·迪倫

1965年8 月,鮑勃·迪倫的專輯《重訪61號公路》(Highway 61 Revisited)發表,獲得好評, 此時他的身價已躍升到了流行音樂的頂點,並正式確立了搖滾音樂家的地位。七十年代鮑勃·迪倫的作品吸收了Jazz 和Blues的元素,歌詞充滿了哲理性,促使七十年代的美國青年不 再做狂熱的反抗者,而是逐漸安定下來,出現了哲理性的趨向。

2016年,鮑勃·迪倫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不單單在音樂上,他所創作的歌詞也有著極高的價值。


歐美搖滾簡史 |“用搖滾去改變世界!”

鮑勃·迪倫

著名音樂人曾評價他:“鮑勃·迪倫對於喜歡搖滾樂的人來說,就像神一樣。搖滾樂從貓王開始,但鮑勃·迪倫卻是真正賦予它靈魂的人,因為他的歌詞探討的都是關於人生、人文主義。他的音樂不僅僅是娛樂,而是可以給你帶來很多反思的東西,他讓音樂真正變成表達人生觀和態度的一個工具。”

在歐美,眾多搖滾巨星不斷登上歷史舞臺,Linkin Park(林肯公園)Led Zeppelin(齊柏林飛艇),Black Sabbath(黑色安息日),Nirvana(涅槃),Queen(皇后),The Rolling Stones(滾石),The Doors(大門),The Who(誰人),U2,Pink Floyd(平克·弗洛伊德),The Beach Boys(沙灘男孩),The Velvet Underground(地下絲絨),The Band(樂隊) ,Guns N' Roses (槍炮與玫瑰),aerosmith(空中鐵匠)等等……

歐美搖滾簡史 |“用搖滾去改變世界!”

搖滾樂在歐美的發展歷程中將非裔美國人的“種族音樂”介紹給成長中的白人青少年。這種音樂的流行,使黑人音樂家接觸到白人聽眾,也使白人音樂家接觸到黑人聽眾。交叉文化感染促進了種族間相互瞭解。

搖滾樂不僅唱出人們對愛情,美好生活的追求,還發洩出對現實世界的不滿,涉及到戰爭與和平,民主與政治等諸多方面。

歐美搖滾簡史 |“用搖滾去改變世界!”

美國曾將美國黑人音樂家Chuck Berry的作品《Johnny B Goode》刻在光盤上,通過飛船向外星人展示人類文化的精華成果。在搖滾樂發展的數十年曆程中,音樂中光芒萬丈的思想,動人深刻的情感,感染了無數人。

那個記憶中的搖滾年代,也曾是人性解放的極致輝煌時刻。


歐美搖滾簡史 |“用搖滾去改變世界!”


這是屬於搖滾的年代

Rock N roll Never Die

願我們永遠年輕

永遠搖滾

搖滾不死

ROC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