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俘虜越軍最多的解放軍戰士是誰,立了什麼功?

1979年3月16日,歷時28天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勝利結束。根據廣州軍區司令部和昆明軍區司令部的統計,廣西方向和雲南方向在一個月的作戰中,一共擊斃了越軍47729人,但是俘虜卻不多,為2173人,俘虜數不到擊斃數的百分之五。如此懸殊的斃俘比,說明越軍俘虜不好抓,捉活的很困難。那麼,在數十萬參戰將士中,究竟又是誰俘虜的越軍最多呢?

他是雲南方向參戰部隊13軍的一名副班長。2月24日中午,據守越南西北地區重鎮柑塘的越軍345師,在解放軍第13軍的沉重打擊下,防禦體系完全瓦解,部隊陷入了整體性崩潰,敗兵成群結隊地朝外波河以南逃跑。為了保障主力圍殲柑塘地區的敵人,37師110團於下午命令8連向朗頓西北側無名高地穿插,斷敵退路,阻敵南逃。8連受領任務後,以晝夜兼程的強行軍,於次日中午12點到達了指定位置。

對越反擊戰,俘虜越軍最多的解放軍戰士是誰,立了什麼功?

根據上級通報的敵情和部隊所佔領制高點的地形,8連決定以伏擊戰的方式殲滅逃敵。14時左右,發現一股越軍順著公路往8連方向奔來。(根據時間和地點判斷,應該是在春增伏擊5連未能得逞,反而遭受重創的那批越軍)。連長孫景環指揮部隊迅速進入戰鬥位置,待敵人全部進入伏擊圈後,一聲令下,全連輕重火器一起開火,打得敵人亂作一團。位於前沿的2班距離敵人比較近,班長殷成忠指揮輕機槍封鎖公路,壓制敵人。

這個時候,有7名越軍利用公路兩旁的土坎作掩護進行頑抗,並兩次向2班反撲,企圖奪路逃跑。敵人投來的手榴彈在班長和機槍手附近爆炸,但是他們全然不顧,端著槍沉著射擊,並接連投出幾顆手榴彈,當場斃敵2名,其餘敵人被壓回公路。在8連的一陣狠打之下,越軍死的死,逃的逃。有幾個敵人慌忙鑽進公路旁的一個涵洞。

對越反擊戰,俘虜越軍最多的解放軍戰士是誰,立了什麼功?

見此情景, 連長孫景環大聲命令:“1排出擊,多抓活的!”2班副班長馬慶超端著衝鋒槍縱身躍出陣地,帶著第三戰鬥小組,在班的火力掩護下迅速向越軍衝去。衝到公路拐彎處時,跟隨馬慶超的戰士曹光全發現正面有兩個敵人。他急忙高喊: “副班長,有敵人!”馬慶超聽到喊聲,猛地將身子一閃,敵人的幾發子彈擦著耳朵飛了過去。馬慶超隨即扣動扳機還擊,又和曹光全一起投出手榴彈, 斃敵1名。

趁著煙霧, 馬慶超猛然躍起, 衝到涵洞邊,大聲喊道。“牙德依” (出來) “諾松空葉” (繳槍不殺)。他連續喊了幾次之後,有一個受傷的敵人搖著帽子鑽了出來,馬慶超見狀立即叫曹光全給俘虜包紮,並且用越語說:“宗堆寬宏毒兵(我們寬待俘虜)。 ”爾後,馬慶超打手勢問俘虜:“裡面還有多少人? ”俘虜伸出5個手指頭。馬慶超又打手勢叫俘虜向洞內喊話,俘虜朝著洞裡說了幾句,果然有5個敵人爬出來投降了。2班在洞內和洞口一共繳獲了9支步槍。

對越反擊戰,俘虜越軍最多的解放軍戰士是誰,立了什麼功?

涵洞裡的敵人解決了,2班繼續在戰場上搜索殘敵。在一口井旁邊,發現井水直冒泡,不一會兒,露出三個腦袋來,原來是3個敵人被打得無處藏身,慌忙之中跳下了水井。2班見這3個敵人已經是甕中之鱉,於是用越語進行喊話,要他們投降,還向井裡投下代言片、繩子和壓縮乾糧。過了一陣,一個敵人吃完乾糧之後打著哆嗦爬了上來,另外兩個還是賴在下面不動。2班繼續進行喊話,耐心等待。約一個小時過去了,剩下的2個敵人還是不上來。

對越反擊戰,俘虜越軍最多的解放軍戰士是誰,立了什麼功?

馬慶超在徵得班長殷成忠同意後,不顧個人安危,勇敢地跳下井去。一個敵人想彎下腰去水底摸槍,馬慶超用越語大吼一聲:“(燈依姆)不準動! ”敵人嚇得趕緊停手。由於這2個越軍在井裡待了2個多小時,又冷又餓,渾身無力,拉著繩子也爬不動。馬慶超於是用力將兩個俘虜託了上去,隨後從井底撈出了3支步槍。

對越反擊戰,俘虜越軍最多的解放軍戰士是誰,立了什麼功?

在這次戰鬥中,8連無一傷亡斃敵10名,俘敵9名(均為2班俘獲),

而馬慶超一人就俘敵8名,創造了1979年對越作戰單兵俘敵的最高紀錄。戰後,37師給馬慶超記了一等功,13軍給8連記了集體一等功,成都軍區授予2班“瓦解敵軍模範班”榮譽稱號。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