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2坦克VS“虎”式坦克,到底誰是陸戰之王?

IS-2坦克VS“虎”式坦克,到底誰是陸戰之王?

馬利諾沃村相信很多遊戲玩家都很熟悉,這是坦克世界的一張經典地圖。這個村莊非但不是遊戲虛構,且是一場經典戰鬥的戰場。

在東線戰場,大名鼎鼎的坦克手奧圖·卡洛斯在馬利諾沃村駕駛“虎”式重型坦克,面對蘇軍精銳的坦克部隊,利用複雜的地形與敵人周旋,並同戰友相互配合,在20分鐘內以兩輛「虎」式重型坦克擊毀包括IS-2「史達林」式重型坦克與T-34 / 85式中型坦克內部的20多輛坦克,創造了坦克戰史上的經典。

對於IS系列以及「虎」式系列坦克的性能孰優孰劣,一直眾說紛紜,許多人都是通過坦克世界等遊戲認識到這兩款坦克的性能。那麼在實戰中,到底誰是陸戰之王呢?不能通過一場戰鬥就確定兩個的孰優孰劣。

IS-2坦克VS“虎”式坦克,到底誰是陸戰之王?

“小心前方有老虎出沒”這句話一時間成為盟軍裝甲兵的口頭禪!從來沒有如此少量的兵器,能夠帶來如此驚人的震撼!它曾給英美法蘇各國裝甲兵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和恐懼。

實際上不然,「虎」式重型坦克在1937年春季就已經開始研發,那時德軍對T-34式中型坦克並不瞭解。經過幾重波折的開發過程,1941年時,其才被初步設計成自重35噸左右,配備75毫米火炮。

但德軍在總結入侵法國的經驗時,發現地面防空部隊的88毫米防空炮在實戰中表現出了驚人的反坦克能力,於是建議將88毫米火炮作為新型坦克的主炮。蘇聯T-34式中型坦克的嚴重威脅,這導致他們開始加快新式坦克的研發與改進。“虎”式重型坦克的定製標準馬上提高起來,車重增加到45噸,並配備88毫米火炮。德軍的要求是新坦克的原型車必須要在1942年4月20日,也就是希特勒的生日那天亮相。由於研發時間很短,原本較輕的底盤設計得到了保留,因此增加了重量需承受極大的壓力,因此“虎”式重型坦克的可靠程度,穩定性都相對較差。與“黑豹”式中型坦克傾斜到T-34式中型坦克的設計經驗不同,“虎”式重型坦克沒有采用傾斜裝甲,而是採用了厚重,製造精良的直面裝甲,因此防護能力極強。

「虎」式重型坦克在1942年8月開始生產,到1944年8月停產,一共製造了1355輛。其生產數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並不突出,而在必要方面也並非很理想。但其強大的火炮與超強的防護性能,以及對重型坦克來說比較好的機動能力,讓其備受追捧。“虎”式重型坦克裝備的88毫米火炮具有相當為強大的威力,這使它對所有盟軍坦克都有極大的威脅;它那厚重的裝甲使它極難被摧毀;而在射程方面,「虎」式重型坦克主炮的有效射程達到2000米左右,在1200米至1600米距離上,其主炮彈道相當平直,且非常非常高的殺傷機率。“虎”式重型坦克可以在500米內擊穿蘇聯IS-2“史達林”式重型坦克初期型的正面裝甲,或在1000米外擊穿IS-2「史達林」式重型坦克後期型的炮塔正面,或擊穿英國「邱吉爾」式步兵坦克的正面。它能夠在更遠距離正面摧毀對手,如 T-34式中型坦克,M4「謝爾曼」式中型坦克。

“虎”式重型坦克投入到戰場後,一度重疊了極大優勢,但轉化美蘇等國更先進的坦克及反坦克裝備被投入到戰場後,其性能優勢不斷受到干擾,因此納粹德國又研發該坦克是為了替代“虎”式重型坦克而研發的重型坦克,重量達到了驚人的69.8噸,採用威力更加強大的88毫米71倍口徑反坦克炮,裝甲厚度也高於「虎」式重型坦克,車身裝甲最厚處達到150毫米,炮塔則達到180毫米。可惜「虎王」式重型坦克的裝甲雖厚重,但防護效果不佳,這與德國的有色金屬供應不足,導致裝甲鑄造出現問題有關。

與遊戲中有所不同,在實戰中,比敵方首先開炮,且首發命中是極為重要的,畢竟現實沒有“血條”,捱了一炮你就完蛋了。

IS-2坦克VS“虎”式坦克,到底誰是陸戰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