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2坦克VS“虎”式坦克,到底谁是陆战之王?

IS-2坦克VS“虎”式坦克,到底谁是陆战之王?

马利诺沃村相信很多游戏玩家都很熟悉,这是坦克世界的一张经典地图。这个村庄非但不是游戏虚构,且是一场经典战斗的战场。

在东线战场,大名鼎鼎的坦克手奥图·卡洛斯在马利诺沃村驾驶“虎”式重型坦克,面对苏军精锐的坦克部队,利用复杂的地形与敌人周旋,并同战友相互配合,在20分钟内以两辆「虎」式重型坦克击毁包括IS-2「史达林」式重型坦克与T-34 / 85式中型坦克内部的20多辆坦克,创造了坦克战史上的经典。

对于IS系列以及「虎」式系列坦克的性能孰优孰劣,一直众说纷纭,许多人都是通过坦克世界等游戏认识到这两款坦克的性能。那么在实战中,到底谁是陆战之王呢?不能通过一场战斗就确定两个的孰优孰劣。

IS-2坦克VS“虎”式坦克,到底谁是陆战之王?

“小心前方有老虎出没”这句话一时间成为盟军装甲兵的口头禅!从来没有如此少量的兵器,能够带来如此惊人的震撼!它曾给英美法苏各国装甲兵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恐惧。

实际上不然,「虎」式重型坦克在1937年春季就已经开始研发,那时德军对T-34式中型坦克并不了解。经过几重波折的开发过程,1941年时,其才被初步设计成自重35吨左右,配备75毫米火炮。

但德军在总结入侵法国的经验时,发现地面防空部队的88毫米防空炮在实战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反坦克能力,于是建议将88毫米火炮作为新型坦克的主炮。苏联T-34式中型坦克的严重威胁,这导致他们开始加快新式坦克的研发与改进。“虎”式重型坦克的定制标准马上提高起来,车重增加到45吨,并配备88毫米火炮。德军的要求是新坦克的原型车必须要在1942年4月20日,也就是希特勒的生日那天亮相。由于研发时间很短,原本较轻的底盘设计得到了保留,因此增加了重量需承受极大的压力,因此“虎”式重型坦克的可靠程度,稳定性都相对较差。与“黑豹”式中型坦克倾斜到T-34式中型坦克的设计经验不同,“虎”式重型坦克没有采用倾斜装甲,而是采用了厚重,制造精良的直面装甲,因此防护能力极强。

「虎」式重型坦克在1942年8月开始生产,到1944年8月停产,一共制造了1355辆。其生产数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不突出,而在必要方面也并非很理想。但其强大的火炮与超强的防护性能,以及对重型坦克来说比较好的机动能力,让其备受追捧。“虎”式重型坦克装备的88毫米火炮具有相当为强大的威力,这使它对所有盟军坦克都有极大的威胁;它那厚重的装甲使它极难被摧毁;而在射程方面,「虎」式重型坦克主炮的有效射程达到2000米左右,在1200米至1600米距离上,其主炮弹道相当平直,且非常非常高的杀伤机率。“虎”式重型坦克可以在500米内击穿苏联IS-2“史达林”式重型坦克初期型的正面装甲,或在1000米外击穿IS-2「史达林」式重型坦克后期型的炮塔正面,或击穿英国「邱吉尔」式步兵坦克的正面。它能够在更远距离正面摧毁对手,如 T-34式中型坦克,M4「谢尔曼」式中型坦克。

“虎”式重型坦克投入到战场后,一度重叠了极大优势,但转化美苏等国更先进的坦克及反坦克装备被投入到战场后,其性能优势不断受到干扰,因此纳粹德国又研发该坦克是为了替代“虎”式重型坦克而研发的重型坦克,重量达到了惊人的69.8吨,采用威力更加强大的88毫米71倍口径反坦克炮,装甲厚度也高于「虎」式重型坦克,车身装甲最厚处达到150毫米,炮塔则达到180毫米。可惜「虎王」式重型坦克的装甲虽厚重,但防护效果不佳,这与德国的有色金属供应不足,导致装甲铸造出现问题有关。

与游戏中有所不同,在实战中,比敌方首先开炮,且首发命中是极为重要的,毕竟现实没有“血条”,挨了一炮你就完蛋了。

IS-2坦克VS“虎”式坦克,到底谁是陆战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