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教育家喻宜萱:《康定情歌》的首唱一生致力於民族音樂的發展

她是享譽中外的女高音歌唱家,是傑出的聲樂教育家;她是我國最早一批出國學習音樂的藝術家,併為美聲唱法在中國的傳播作出了巨大貢獻;由她首唱的《康定情歌》《在那遙遠的地方》等,後來都成為響徹全世界的經典作品;她是——喻宜萱。

聲樂教育家喻宜萱:《康定情歌》的首唱一生致力於民族音樂的發展

喻宜萱

喻宜萱1909年生於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清溪村一個書香之家,自幼聰明伶俐,興趣廣泛。她的父親喻相平是一個曾到日本留過學的前清舉人,不僅非常重視傳統文化教育,思想也十分開明。
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喻宜萱13歲就開始讀私塾,受到了較好的傳統文化薰陶,這為她以後在民族音樂方面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喻宜萱從小就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她希望能夠當一名優秀的教師。但當父親要求她去從事音樂教育時,她還是有點猶豫不決。因為在那個年代,唱歌跳舞並不被社會主流人士所認可。
不過,喻宜萱很尊重父親的意見,加上她也不怎麼討厭音樂,更因為她覺得自己的音樂天賦還不錯。於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習,她考取了上海私立美術專科學校(今南京藝術學院)圖音系鋼琴專業。
入學不久,中國近代音樂教育奠基人之一李恩科發現,喻宜萱的聲音條件非同一般,遂讓她跟隨自己學習聲樂。喻宜萱的悟性極高,很快就把老師教授的知識都掌握了。李恩科覺得自己已經教不了喻宜萱更多的東西,就推薦她考取了蔡元培和蕭友梅創辦的上海國立音樂學院,師從外籍專家學習美聲唱法。

聲樂教育家喻宜萱:《康定情歌》的首唱一生致力於民族音樂的發展

資料圖:喻宜萱在康奈爾大學研修學習(1936年)


赴海外求學,首唱《康定情歌》

1935年,為了學到更多的音樂知識,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水準,喻宜萱赴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生院主修音樂及教育方面的研究生課程,師從意大利美聲學派的男中音歌唱家、指揮家E.達德利。
留美期間,喻宜萱利用假期和課餘時間,在紐約、舊金山等17個城市舉行了獨唱音樂會,她憑藉紮實的演唱功底和得天獨厚的嗓音,以及帶有鮮明民族特色的作品,受到了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她的巡演會取得了極大的轟動效應。
當地媒體稱她為:“第一個在舊金山舞臺上演出的中國女青年演唱家。”一位舊金山的觀眾因為特別喜歡她的演繹,還特地邀請她到自己家做客。就這樣,她在國際上的名聲漸漸流傳開來。
從康奈爾大學畢業後,喻宜萱放棄了在美國就職的好機會,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國。當時,正是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刻,全國人民的心裡都非常憤懣,特別需要來自精神方面的安慰與鼓舞。作為已經小有名氣的歌唱家,喻宜萱藉助音樂的力量鼓舞全國人民的抗日意志。當時,她經常演唱《踏雪尋梅》《長城謠》等作品,熱情謳歌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品格。


隨著抗日戰爭的結束,喻宜萱的個人事業迎來了一波小高峰。在張治中將軍的邀請與支持下,她開始了全國連續14場的演出活動。而在重慶的演出中,後來享譽世界《康定情歌》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在了世人眼前,最終奠定了它“中國名曲”的國際地位,喻宜萱可謂功不可沒。

聲樂教育家喻宜萱:《康定情歌》的首唱一生致力於民族音樂的發展

資料圖:在蘭州張素我教授的家裡,喻宜萱與張治中夫人的合影(1948年)


受周總理鼓舞,積極參與文化交流

新中國建立後,各行各業百廢俱興。為了祖國的音樂事業發展,喻宜萱毅然回到祖國,走上聲樂教學的道路,並擔任了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兼聲樂系主任。
不久,周總理親切接見了各行各業回國的優秀人才。喻宜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周總理一見到喻宜萱,顯得十分高興,他鼓勵喻宜萱紮根中國本土文化,堅持唱中國的歌,為人民服務。對此,喻宜萱深受鼓舞。

聲樂教育家喻宜萱:《康定情歌》的首唱一生致力於民族音樂的發展

資料圖:喻宜萱應邀到中南海懷仁堂演出,受到周總理熱情接見(1949年)

在中央音樂學院教學期間,喻宜萱在國家和黨中央的領導下,參與了一系列重要的國際音樂活動。如隨中國音樂家代表團赴捷克斯洛伐克參加“布拉格之春”音樂節;與周小燕等一起參加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到朝鮮慰問演出等。喻宜萱還曾先後同梅蘭芳、馬思聰、老舍、巴金、陽翰笙、王昆、郭蘭英等人參加“布拉格之春”音樂節。
在參加國際音樂活動時,喻宜萱極具氣質的個人形象,超強的演唱實力,紮實的專業功底,給國際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莫斯科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柏林舒曼國際聲樂比賽等活動中,喻宜萱還應邀擔任了聲樂評委,可以說在當時的中國,喻宜萱一時風頭無兩。

聲樂教育家喻宜萱:《康定情歌》的首唱一生致力於民族音樂的發展

資料圖:訪蘇時期,與王昆一起會見蘇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薩洛夫斯基。(1957年)


桃李滿天下,為中國聲樂藝術作出卓越貢獻

喻宜萱在獲得眾多榮譽的同時,背後的付出也是巨大的。她在中央音樂學院任職的34年和擔任副院長的23年裡,學院從教材的缺乏到各種教學資源全面豐富;從專業人才的極度匱乏,到各種聲樂人才齊聚一堂;從各種學習方法的雜亂無章,與國際脫軌嚴重,到培育出一大批享譽國內外的音樂人才……這樣的變化,與喻宜萱的辛勤付出是分不開的。
當時,沒有教材,喻宜萱就親自編制教材和翻譯一切能夠翻譯的國外經典作品;專業人才極度匱乏,喻宜萱就親自邀請沈湘、湯雪耕、蔣英、呂水深、楊彼得、王增福、李維勃等名家任教,選送郭淑珍、黎信昌、吳天球等傑出的青年歌唱家出國進修,又將周美玉、葉佩英、王秉銳等優秀畢業生留校任教,建立了一支力量較強的教師隊伍。
為了進一步系統專業化地教學,喻宜萱努力探索美聲唱法與民族音樂結合的道路,多次求教於河北梆子名家韓俊卿、京韻大鼓名家駱玉笙等,學習單絃演唱藝術及滇、陝等地民歌,博採眾長,教學相長,不斷提高理論修養與教學水平,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聲樂教學思想,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聲樂教學新局面。


她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除了重視學生聲樂技巧的訓練、表現力的擴展和文化修養的提高外,還總是把藝術價值取向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她不厭其煩地教導學生,一定要帶著熱情、帶著激情,燃燒著歌唱,一定要唱老百姓聽得懂、喜聞樂見的歌。她特別強調藝術的生命在人民當中,音樂一定要為人民服務。

聲樂教育家喻宜萱:《康定情歌》的首唱一生致力於民族音樂的發展

資料圖:應邀赴德國擔任舒曼國際音樂比賽評委時,喻宜萱與學生黎信昌合影於東柏林(1960年6月)

喻宜萱桃李滿天下,她培養出聶中明、胡靜華、周美玉、黎信昌、李雙江等眾多聲樂人才。喻宜萱用她的愛國、愛人民的精神和真誠,教育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他們繼承了她優秀的品性,在以後的創作和演唱中堅持用心演繹,為中國歌唱、為人民歌唱,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新成就。
喻宜萱一生勤奮好學,孜孜以求,為20世紀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她誨人不倦,高風亮節,堪稱學界楷模,其畢生的追求和奮鬥,體現出學人品格,大家風範,為中國音樂教育事業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