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康定情歌》的首唱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发展

她是享誉中外的女高音歌唱家,是杰出的声乐教育家;她是我国最早一批出国学习音乐的艺术家,并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由她首唱的《康定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后来都成为响彻全世界的经典作品;她是——喻宜萱。

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康定情歌》的首唱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发展

喻宜萱

喻宜萱1909年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清溪村一个书香之家,自幼聪明伶俐,兴趣广泛。她的父亲喻相平是一个曾到日本留过学的前清举人,不仅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也十分开明。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喻宜萱13岁就开始读私塾,受到了较好的传统文化熏陶,这为她以后在民族音乐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喻宜萱从小就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她希望能够当一名优秀的教师。但当父亲要求她去从事音乐教育时,她还是有点犹豫不决。因为在那个年代,唱歌跳舞并不被社会主流人士所认可。
不过,喻宜萱很尊重父亲的意见,加上她也不怎么讨厌音乐,更因为她觉得自己的音乐天赋还不错。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她考取了上海私立美术专科学校(今南京艺术学院)图音系钢琴专业。
入学不久,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奠基人之一李恩科发现,喻宜萱的声音条件非同一般,遂让她跟随自己学习声乐。喻宜萱的悟性极高,很快就把老师教授的知识都掌握了。李恩科觉得自己已经教不了喻宜萱更多的东西,就推荐她考取了蔡元培和萧友梅创办的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师从外籍专家学习美声唱法。

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康定情歌》的首唱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发展

资料图:喻宜萱在康奈尔大学研修学习(1936年)


赴海外求学,首唱《康定情歌》

1935年,为了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喻宜萱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生院主修音乐及教育方面的研究生课程,师从意大利美声学派的男中音歌唱家、指挥家E.达德利。
留美期间,喻宜萱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在纽约、旧金山等17个城市举行了独唱音乐会,她凭借扎实的演唱功底和得天独厚的嗓音,以及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品,受到了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她的巡演会取得了极大的轰动效应。
当地媒体称她为:“第一个在旧金山舞台上演出的中国女青年演唱家。”一位旧金山的观众因为特别喜欢她的演绎,还特地邀请她到自己家做客。就这样,她在国际上的名声渐渐流传开来。
从康奈尔大学毕业后,喻宜萱放弃了在美国就职的好机会,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全国人民的心里都非常愤懑,特别需要来自精神方面的安慰与鼓舞。作为已经小有名气的歌唱家,喻宜萱借助音乐的力量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意志。当时,她经常演唱《踏雪寻梅》《长城谣》等作品,热情讴歌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品格。


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喻宜萱的个人事业迎来了一波小高峰。在张治中将军的邀请与支持下,她开始了全国连续14场的演出活动。而在重庆的演出中,后来享誉世界《康定情歌》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了世人眼前,最终奠定了它“中国名曲”的国际地位,喻宜萱可谓功不可没。

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康定情歌》的首唱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发展

资料图:在兰州张素我教授的家里,喻宜萱与张治中夫人的合影(1948年)


受周总理鼓舞,积极参与文化交流

新中国建立后,各行各业百废俱兴。为了祖国的音乐事业发展,喻宜萱毅然回到祖国,走上声乐教学的道路,并担任了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兼声乐系主任。
不久,周总理亲切接见了各行各业回国的优秀人才。喻宜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周总理一见到喻宜萱,显得十分高兴,他鼓励喻宜萱扎根中国本土文化,坚持唱中国的歌,为人民服务。对此,喻宜萱深受鼓舞。

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康定情歌》的首唱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发展

资料图:喻宜萱应邀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受到周总理热情接见(1949年)

在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期间,喻宜萱在国家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音乐活动。如随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赴捷克斯洛伐克参加“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与周小燕等一起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慰问演出等。喻宜萱还曾先后同梅兰芳、马思聪、老舍、巴金、阳翰笙、王昆、郭兰英等人参加“布拉格之春”音乐节。
在参加国际音乐活动时,喻宜萱极具气质的个人形象,超强的演唱实力,扎实的专业功底,给国际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柏林舒曼国际声乐比赛等活动中,喻宜萱还应邀担任了声乐评委,可以说在当时的中国,喻宜萱一时风头无两。

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康定情歌》的首唱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发展

资料图:访苏时期,与王昆一起会见苏联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萨洛夫斯基。(1957年)


桃李满天下,为中国声乐艺术作出卓越贡献

喻宜萱在获得众多荣誉的同时,背后的付出也是巨大的。她在中央音乐学院任职的34年和担任副院长的23年里,学院从教材的缺乏到各种教学资源全面丰富;从专业人才的极度匮乏,到各种声乐人才齐聚一堂;从各种学习方法的杂乱无章,与国际脱轨严重,到培育出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音乐人才……这样的变化,与喻宜萱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当时,没有教材,喻宜萱就亲自编制教材和翻译一切能够翻译的国外经典作品;专业人才极度匮乏,喻宜萱就亲自邀请沈湘、汤雪耕、蒋英、吕水深、杨彼得、王增福、李维勃等名家任教,选送郭淑珍、黎信昌、吴天球等杰出的青年歌唱家出国进修,又将周美玉、叶佩英、王秉锐等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建立了一支力量较强的教师队伍。
为了进一步系统专业化地教学,喻宜萱努力探索美声唱法与民族音乐结合的道路,多次求教于河北梆子名家韩俊卿、京韵大鼓名家骆玉笙等,学习单弦演唱艺术及滇、陕等地民歌,博采众长,教学相长,不断提高理论修养与教学水平,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声乐教学思想,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教学新局面。


她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除了重视学生声乐技巧的训练、表现力的扩展和文化修养的提高外,还总是把艺术价值取向放在教育的第一位。她不厌其烦地教导学生,一定要带着热情、带着激情,燃烧着歌唱,一定要唱老百姓听得懂、喜闻乐见的歌。她特别强调艺术的生命在人民当中,音乐一定要为人民服务。

声乐教育家喻宜萱:《康定情歌》的首唱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发展

资料图:应邀赴德国担任舒曼国际音乐比赛评委时,喻宜萱与学生黎信昌合影于东柏林(1960年6月)

喻宜萱桃李满天下,她培养出聂中明、胡静华、周美玉、黎信昌、李双江等众多声乐人才。喻宜萱用她的爱国、爱人民的精神和真诚,教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他们继承了她优秀的品性,在以后的创作和演唱中坚持用心演绎,为中国歌唱、为人民歌唱,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新成就。
喻宜萱一生勤奋好学,孜孜以求,为20世纪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她诲人不倦,高风亮节,堪称学界楷模,其毕生的追求和奋斗,体现出学人品格,大家风范,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