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覽會上感受農業黑科技:蔬菜牆上種 魚兒“打太極”

博覽會上感受農業黑科技——

蔬菜牆上種 魚兒“打太極”

南報網訊 20日,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進入第二天,數千市民來到南京國際博覽中心,感受農業新技術的震撼。

展館內,來自全國各地的參展商各顯神通,搭 建出極具創意的展臺,種在牆上的蔬菜、養在循環槽內的魚、會採摘水果的機器人……這些農業黑科技在扮靚本屆展會的同時,更是讓觀者大開眼界。

一畝水面能養40萬斤魚

在展會現場的江蘇館,一個邊長1米,高度約0.8米的透明養魚槽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望,和裝置本身相比,大家更感興趣的是貼在魚槽底部的宣傳標語:“一畝水面內養40萬斤魚,魚糞移除率達90%,什麼模式這麼牛?!”

記者看到,大的養魚槽內置四個方形帶圓角的小槽,每個小槽內都養了幾條紅色的金魚,魚兒在裡面遊得很歡。裝置發明人、揚州五湖四蕩水產科技有限有限公司總經理相炳坤說:“這個模型是按照實物等比例縮小打造的,功能完全一樣。”

他介紹,每一個方形養殖槽的邊長為12米,4個養殖槽構成一組,相當於1畝水面。正常情況下,每一組可以養草魚40萬斤,養鱸魚也有20萬斤,產量是普通養殖的3-5倍。該裝置最大的特點是利用旋流集汙等技術,把90%的魚糞抽到岸上的真空罐體,發酵成有機肥,同時,被淨化後的水再流入池塘,形成循環,完全做到零排放。那麼,這樣的裝置需要多少錢?相炳坤錶示,一組售價接近40萬元,但由於產量高,養殖戶1年的收益,就能收回成本。

和傳統的長條形養魚槽相比,循環槽養魚還能提升魚肉的品質,相炳坤說,“魚兒在傳統槽中生長,相當於跑馬拉松;在環槽中生長,相當於打太極,緩慢生長的魚肉口感更好。”

作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的副教授,相炳坤在家鄉農村創業,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轉化成了生產力。

牆上種菜產量提升20倍

白色的木頭牆上打滿小孔,裡面插滿一根根綠葉蔬菜。展會的廣東館內,“魚菜共生聯合氣霧栽培”的模型,格外引人關注。

“魚菜共生”項目是羅偉特、梁立鋒、譚慧敏三位香港“90後”大學生的創新實踐,項目獲得了今年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大賽三等獎。羅偉特介紹,將蔬菜的根懸吊在空氣中,通過氣霧向根部噴淋水分。這些水其實就是養魚的水,利用處理系統分解魚糞中的營養物質,再添加一些有機肥料,確保蔬菜有足夠的氧分。同時,經過蔬菜吸收淨化的水體又返回魚池,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是一種典型的循環綠色農業。

原本,羅偉特和他的團隊是在香港創業,還拿到了1100萬元天使投資,但在香港很難找到合適的農地,於是他們來到了廣東江門。羅偉特介紹,經過3年半的數據積累,目前已經進入試生產階段。

相對於國外傳統的“魚菜共生”技術,羅偉特他們研發的新技術可以讓蔬菜年產量提升20倍,生產成本降低83%。“我們公司的名稱叫天菜,我希望大家能天天吃上健康菜。”羅偉特說。

機器人採摘24小時無休

當前,農業機械化在我國的農業生產中應用十分普遍,但要想更深層次地解決“機器換人”的問題,就要把人工智能嫁接到農業機械中。

在展會上海館,記者看到,一臺採摘機器人正在工作,從盆栽的蘋果樹上不停摘下蘋果。這臺機器人是上海點甜農業研發的,公司市場部負責人盛彥廣介紹,該機器人是基於自動駕駛的平臺,加入3D視覺識別系統、AI自學習系統,只要提前設定好程序,就可以實現自動採摘。

由於是第一代產品,目前機器人的採摘效率並不高,只有人工採摘速度的70%。盛彥廣說,如果給機器人加入更多的機械臂,就能極大提升效率,同時,機器人可以24小時工作,這是人工無法相比的。

開發這樣一個機器人,點甜農業把成本控制在100萬以內,而國外的同類產品,造價要近千萬。盛彥廣表示,“從經濟價值來說,研發這樣一款機器人並不划算。”

目前,點甜農業在上海金山區成立了一家農場,專門從事農業智能化機械的研發與試驗。目前,已經研發出鋤草、施肥、開溝、收割等智能化機械,安全不需要工人操作。“農業裝備正從機械化跨越到智能化,未來的前景一定十分廣闊。”盛彥廣說。

南報網記者 李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