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免生和考研生哪类学生更受导师喜欢?

推免生和考研生哪类学生更受导师喜欢?

推免生和考研生哪类学生更受导师喜欢?

一般来说答案是:推免>考研 本校>外校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以清华大学土木为例,每年的研究生名额大部分给了推免的,考研的指标很少很少。

这里的保研包括:本校推免与外校推免两部分,都是受欢迎的。

1、为什么老师们喜欢推免的呢?

这事实上就是对考研制度的抗议,老师们认为推免能够选出更理想的研究生人选。这要从推免与考研的方式说起,考研分成两部分:初试和复试。

问题就出在初试上。在实践过程中,导师们发现初试成绩非常高的许多考生,入学之后,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研究能力都达不到标准,这让导师们不得不想办法找对策。

对策一:加大复试比例。

目前我们学校把初试分数折算成100分,然后比例设为50%。也就是说,初试高出50分,在总成绩中仅仅算5分。

对策二:加大推免比例。

有些考生初试确实太猛了,考了400多分,但是复试表现又很差,这时候用复试成绩让他落选也是可以的,不过容易引发争议,让人产生暗箱操作的想法。

同时,复试持续时间也不长,复试内容也毕竟有限。

推免的考察手段比研究生统一考试要丰富的多,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科研夏令营,除了查看考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外,在科研夏令营中,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进行考察。

2、推免生和考研生的差别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推免就像在豪华一点的菜市场,品质(成绩)一直都比较好,所以可以随意一点就收了。

考研的就像在普通的菜市场,品质参差不齐,还有那种每逢考试就爆发的选手,要认真挑才能挑的到好的。

如果你想通过考研改变命运,那么你要努力,你要弄明白为什么导师更喜欢推免的同学,你要努力提高自己满足导师的要求。而不是要求导师非要把所有菜场一视同仁。

虽然本校(尤其是好学校)推免越来越多,但终究是有考研的机会的,你过了笔试就有面试机会,导师一般也不会因为出身就直接毙了你。

而且考研也可以和导师交流,只要你展现出自己的能力能够说服导师,绝大多数导师是不会因为你是考研的或者因为你的出身而对你有什么偏见的。

3、我们需要培养什么能力?

导师喜欢推免生,不是因为他是推免的,而是是他的能力。打个比方就是人家都会跑了你才刚会走,人家能直接进实验室干活,你还培养培养。下面我们就说说需要从现在开始培养的能力。

1)科研能力

特别是理工科,想要考研的小伙伴们有时间最好进入科研项目,好好补一下科研能力。多去实验室走走,帮良心教授们打打下手,尤其是助理教授/副教授那边,你参与到一线科研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2)学习能力

研究生学习,不是本科的延续。研究生学习,是主动性很强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靠自主能力。做到主动和独立,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安排、文献阅读、学习总结、课题计划等等,读研究生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主动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思维方式,思考能力,思考习惯等,要让导师觉得你是个可塑之才。

3)意志力坚定

除了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之外还要有坚定的意志力,要不惧困难,有坚定的信念,才能在相对枯燥的科研生活中坚持到最后。很多学生尽管学习成绩优秀,却对承担具有挑战性的科研任务感到畏惧,甚至不少人害怕难以完成任务而选择中途退出。

还有的学生意志力不坚定,往往三心二意,最终一事无成。这样的学生尽管看起来也很努力,但由于没有固定目标,见异思迁,做了无数的无用功,这样是很难把科研做好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句,努力吧,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