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醫院查血糖,還要每3個月查糖化血紅蛋白,有什麼區別嗎?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據統計2017年已達到4.25億之多,目前糖尿病已成為人類最嚴重的疾病之一,所以,現在每個人都要注意自己的健康,每年至少要去檢查一次血糖,並且瞭解跟糖尿病有關的知識,這對預防糖尿病都有重要的意義。

不過,有人會問:我感覺自己不舒服,因為家裡老人有糖尿病,就去醫院查血糖了,結果空腹血糖有點偏高,但醫生讓我再去查一下糖化血紅蛋白,還說以後讓我3個月就測一下糖化血紅蛋白,這兩個檢查有什麼區別呢?

到醫院查血糖,還要每3個月查糖化血紅蛋白,有什麼區別嗎?

什麼是糖化血紅蛋白?和血糖有什麼區別?

首先,對於血糖我們都瞭解,就是反應當下人體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雖然說葡萄糖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但如果血液中葡萄糖過多,就會對血管、器官形成負擔,造成傷害,所以讓血糖保持穩定正常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雖然說血糖可以反映人體當下的狀態,但血糖由於人體內外的情況不同處于波動狀態,比如吃飯了血糖就高,劇烈運動也會升高,長期飢餓會大幅下降,所以如果僅僅通過一次空腹血糖或者餐後血糖來判斷是否患糖尿病,以及糖尿病的情況嚴重程度是片面的,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個指標來反映人體平均的血糖值。

到醫院查血糖,還要每3個月查糖化血紅蛋白,有什麼區別嗎?

糖化血紅蛋白原本就是人體血紅蛋白,當它和血液中的葡萄糖結合就形成了糖化血紅蛋白,一般糖化血紅蛋白不超過6.5%。由於血紅蛋白處於血液的紅細胞中,它的壽命跟紅細胞相關,而紅細胞壽命一般在3個月左右,所以糖化血紅蛋白值就能反映人體3個月之前的平均血糖值。可以這麼說,如果這個人有糖尿病,或者病情嚴重,那麼他的糖化血紅蛋白值就會偏高,而且病情越嚴重,糖化血紅蛋白值就越高。

糖化血紅蛋白值有2個特性

一般來講,糖化血紅蛋白值有以下幾個特點:

可以反映患者血糖的控制情況

由於糖化血紅蛋白反映的是人體血糖三個月的均值,所以不會受到人體內外環境的影響,不受空腹、飽餐、使用藥物、胰島素等因素的影響,而且糖化血紅蛋白一旦形成,很難分解,這是血糖健康的“黃金指標”。

與糖尿病併發症有相關性

糖化血紅蛋白長期不穩定,會導致心腦血管問題,主要是因為糖化血紅蛋白控制不好,會導致血脂升高,從而增加了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據研究發現,糖化血紅蛋白值每增加1%,患者的死亡率會增加2-3成,而如果超過了7%,則心腦血管發病率增加一半以上。此外,糖化血紅蛋白長期不穩定,可能還會導致腎病或白內障等等。

到醫院查血糖,還要每3個月查糖化血紅蛋白,有什麼區別嗎?

那麼,糖化血紅蛋白值多少是正常呢?

一般來說,糖化血紅蛋白值在4-6%為血糖正常;6-7%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較好的狀態,需要繼續努力;7-9%就說明血糖控制不理想,病情有惡化的傾向;大於9%時,說明病情嚴重,需要儘快治療;而如果小於4%,則說明有可能出現低血糖。

而且糖化血紅蛋白與平均血糖有一定的對照關係,大家可以看下面的表。

到醫院查血糖,還要每3個月查糖化血紅蛋白,有什麼區別嗎?

有關糖化血紅蛋白和血糖的幾點小疑問

正是因為糖化血紅蛋白有以上的特點,所以糖化血紅蛋白應該控制在7.0%以下。

糖化血紅蛋白正常是否意味著身體健康?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雖然糖化血紅蛋白是“黃金指標”,但它反映的是3個月的平均值,不能反映人體每天的血糖波動,也是有其片面性的。而糖尿病病程也不是一成不變,緩慢發展的,有時候突然嚴重只是靠糖化血紅蛋白是查不出來的,這時候就需要結合血糖來判斷了。

1、如果兩者都比較高,就說明患者很可能患糖尿病,或者血糖控制不佳。

2、血糖高,但糖化血紅蛋白不高,說明可能近期出現高血糖情況,有可能發展成糖尿病;或者說明此前血糖控制得比較理想,但出現偶發性的血糖過高。

3、血糖正常,但糖化血紅蛋白卻很高,說明血糖控制非常差,但最近兩三天因為吃藥或者飲食控制較好。

糖化血紅蛋白和血糖都不能互相替代,無論檢查還是治療都需要兩者結合判斷,不過日常患者在家控制血糖可以考慮用家用血糖儀檢測。

到醫院查血糖,還要每3個月查糖化血紅蛋白,有什麼區別嗎?

糖化血紅蛋白越低越好?

這個問題並不完全正確,從正常人來看,如果沒有出現低血糖的狀態,糖化血紅蛋白自然是低一些較好,但也儘量不低於4%,當然因為每個人情況不同,也可能會有低於4%而沒有低血糖情況的人群,但多數屬於特例;而對於有糖尿病的人來說,2型糖尿病控制目標應該在7%以下,嚴格目標是低於6.5%,但如果再低就需要對藥物進行調整,通過藥物過度降低糖化血紅蛋白可能會帶來一系列副作用,嚴重的甚至威脅生命。而且如果有嚴重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還可以適當放寬標準,最高可以達到8%。

所以,對於去醫院檢查,定期查糖化血紅蛋白也是非常比較的,一般是三個月進行復查,結合空腹血糖,可以清楚的瞭解血糖的控制情況。如果指標比較高,那麼就需要通過醫囑服藥及注意日常的生活習慣來調節了。

到醫院查血糖,還要每3個月查糖化血紅蛋白,有什麼區別嗎?

尤其是在飲食方面,首先,應該以富含膳食纖維和抗性澱粉的食物作為主食,比如紫薯,雖然在口感上紫薯是一種比較甜的食物,但紫薯的升糖指數和熱量並不高,比米飯、麵食都低,有助於控制血糖;其次,不能少了蔬菜,每天應該保證半斤以上的蔬菜攝入,這樣可以補充人體需要的營養素,而對於水果,由於多數水果中糖分含量一般較高,所以應該在營養師的指導下來食用,而果汁由於糖分較多,膳食纖維較少,儘量少飲用;飲食習慣主要先菜後主食,控制血糖快速升高;最後,老話是管住嘴,邁開腿,有一些血糖高的人是因為肥胖,胰島素抵抗較高,當體重降下來,血糖多數可以恢復正常。即使已經患病,餐後運動也有助於降血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