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龍戰鬥機國內並未裝備,堪比小F-16用戶滿意,未來出口不可限量


國產戰鬥機,最近大家關注的主要是殲-20,殲-16和殲-10C戰鬥機,這三款戰機分別屬於國際第五代隱形戰機,四代半多用途重型戰鬥機和輕型戰鬥機。對於筆者這樣的80後而言,現在的軍迷太幸福了。在上世紀90年代,國產戰鬥機中除了空中美男子,其他真找不到可以喜歡的機型。可以看到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航空工業太給力了。今天與大家分享另外一款主流戰鬥機,這就是我國與巴方聯合研製的梟龍戰鬥機。這款戰機相當於第4代輕型戰鬥機。

相比於我軍現役的殲-11和殲-10戰鬥機,梟龍戰鬥機屬於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輕型戰鬥機。這款戰機空重約6.5噸,正常起飛重量約9.1噸,最大起飛重量約12.7噸。可以看到這款輕型戰鬥機的最大起飛重量比重型戰鬥機的空重都要輕。輕型戰鬥機最大的優勢是性價比高,適合一些經濟上不富裕的國家裝備。由於我國空軍定位的原因,並沒有選擇梟龍戰鬥機,目前這款戰機主要用於出口。

梟龍戰鬥機採用了西方戰機常用的常規氣動佈局,從圖片中可以看到這款戰機氣動像美國F/A-18E和F-16戰機的綜合版本。可以看到這一架梟龍戰鬥機在飛行展示時,機翼上表面的渦流與以上兩款國外的戰機非常相似。這說明我國航空工業在研製生產殲-11戰機傳統俄式重型戰機氣動佈局,以及研製殲-10戰機全新鴨翼三角翼非常規氣動佈局的同時,我國航空工業又攻克了第三種氣動佈局。這也證明我國在戰機風洞建設上,技術儲備已經相當不錯。


圖片中是梟龍戰機一個不常見的角度,在研製和生產過程中,梟龍戰機並沒有採用過多的新材料和新工藝,圖片中可以看到梟龍戰鬥機的翼身融合技術只有限的融合,主要原因應該還是跟發動機的推力有關。筆者查看之前發表梟龍戰鬥機的細節圖片,可以看到機體蒙皮大量採用傳統鋁合金。這裡有著成本上的考慮。

可以看到這款戰機是中巴兩國嚴格控制成本,全新研製的戰鬥機。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巴空軍裝備梟龍戰鬥機的數量已經達到120架。已經成立了6個戰鬥機中隊。大大增強了巴方的防空能力。並且已經取得了一些實戰成績。

目前梟龍戰鬥機還有多個改進型號在研製過程中,其中梟龍戰鬥機Block III型戰機將首次採用我國研製生產的小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據稱其性能指標大大高於印度空軍計劃裝備的陣風戰鬥機。可以看到梟龍戰鬥機是真正的小飛機大能量。

關於梟龍戰鬥機的後續改進,據稱明年應該會正式公開。讓我們拭目以待。這款戰機已經研製成功的主要有JF-17 Block I,JF-17 Block II,以及JF-17雙座型。從作戰性能上看,梟龍戰鬥機現在可以完成F-16戰機大多數作戰任務。被軍迷稱為小F-16戰鬥機。巴方目前的使用非常滿意。

目前除了巴方裝備這款戰機外,東南亞某國也已經裝備了數架梟龍戰鬥機,這批梟龍戰鬥機是在我國航空工業成飛組裝生產的。而前者的梟龍戰鬥機,主要是在巴方國內組裝生產。

除了巴方和東南亞某國外,非洲有多個國家也對梟龍戰鬥機表示出了濃厚的採購興趣。相比於二手F-16戰機,梟龍戰鬥機的價格更便宜,作戰潛能更為強大。希望近期能聽到更多梟龍戰鬥機的消息,大家覺得這款戰機怎麼樣啊?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