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痴迷數學,荒廢學業最後淪落到吃低保,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80年代,大學還沒有擴招,那時候考上大學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1980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333萬人,錄取人數為28萬人,錄取率為8%。

而在這8%裡面,考取全國重點大學的僅為極少的一部分。而在一個農村,如果有人考入全國重點大學,那絕對是全村的榮耀。

劉漢清就是這樣的一位天才。他是江蘇興化戴南雙沐村考出的第一個大學生,且是考入了當時的全國重點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他去上學的那一天,全村人為他送行。

在大學前兩年,他學習非常刻苦,成績優秀,在所有人眼裡,他的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大三的時候,一個偶然事件改變了他的人生髮展軌跡。

天才少年痴迷數學,荒廢學業最後淪落到吃低保,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那年,他看到了一篇報告文學,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從此熱血沸騰,一頭扎入數學的海洋,廢寢忘食,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全部放在“數論”的研究上。

也因為如此,他完全放棄了自己的熱處理專業,掛科自然難免。期間老師也提醒過他先把本專業學好,然而他完全聽不進去,儘管學校讓他多學了一年,但依然沒有拿到畢業證的他只能回到農村老家。

回家後,劉漢清並未放棄理想,依然繼續研究他的“數論”,然而30年過去了,他一無所獲,如今淪落為農村的低保戶,實在令人嘆息。

天才少年痴迷數學,荒廢學業最後淪落到吃低保,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l 基礎薄弱,專業不對口

劉漢清痴迷數學,這個本來是個好現象。哈工大也有數學專業,但問題是他在大三才開始轉向,轉系顯然已經不現實了。唯一的辦法是他熱處理專業畢業,去考數學系的研究生。

因為他不是數學系的,顯然基礎課程裡面除了高數和線性代數,基本上不會有數學其他方面的基礎課程。

即使是數學系,數論本身也不在本科教學範圍內。由於這些原因,劉漢清的數學底子基本就是高中的水平,頂多加上高數和線代,以這些知識來研究數論顯然完全不夠的。

天才少年痴迷數學,荒廢學業最後淪落到吃低保,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l 天賦不夠,更缺乏名師指點

“數論”是這麼一個東西,它的門檻很低,低到什麼程度?很多定理和公式初中生就能看明白,因為這個原因,“數論”也是民間科學家的重災區。

據說中科院數學所看門的保安手裡就要有好幾道題,來交東西的民科先做題,做不出不讓進門。

“數論”又是最難的,是數學裡最考驗天賦的,沒有之一。沒有天賦,折騰一輩子也沒用。沒有靈光一現的靈感,在這個領域極難做出成果。

更糟糕的是他的老師都勸他本科畢業再從事數學研究,沒有人告訴他問題出在哪裡,更沒有數學方面的大佬來指點他,這也是他不能理性思維的原因。

天才少年痴迷數學,荒廢學業最後淪落到吃低保,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l 閉門造車,缺乏交流

學術是需要交流的,每年全世界那麼多學術會議除了彙報學術成果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術交流,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比學術成果展示更重要。

這些頂級的學者互相討論,思維碰撞下,很可能就能產生靈感,或者找到解決問題的另一種思路。曾經有無數卡在瓶頸的研究,通過各種交流找到了正確的出路。

而劉漢清的做法是閉門研究,這不是不可以,一般而言是有了成熟的思路以後才會採用的研究方式,而他的研究在門還沒沒摸到的前提下就獨立研究,這和閉門造車也沒太大的區別。

天才少年痴迷數學,荒廢學業最後淪落到吃低保,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科學需要痴迷,需要忘我的鑽研精神,但這只不過是科研的必要條件。僅有這些是完全不夠的,更需要紮實的基本功,科學的研究方式,合格的引路人,甚至要需要天賦,尤其是靈感,顯然,劉同學一樣也不具備,他有的僅僅是熱情,自然很難研究出什麼成果。

科研這條路,從來就不平坦。科研不是拼命,是需要理智,需要邏輯,劉同學不顧一切,孤注一擲地做法本來就是做學問的大忌,有這麼個結果雖然非常可惜,但也完全不意外。

事實上,無數科學工作者窮盡一生,所起到的作用也不過是在通往真理的黑暗道路上點亮一根蠟燭,用來照亮後人前行的方向。

天才少年痴迷數學,荒廢學業最後淪落到吃低保,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劉同學的結果雖然令人惋惜,但他沒有人認清自己,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對自己的未來缺乏規劃,用賭博的心態來做科研,這才是他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的真正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