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4次“洋蔥危機”:印度如何讓整個南亞吃不起洋蔥

在印度,洋蔥是可以串成項鍊戴到脖子上的,英迪拉·甘地曾藉此表達親民。而在今年,捨得戴洋蔥項鍊大概相當於炫富。“洋蔥危機”在印度一再重演,究竟是為何?

» 缺了它,印度人甚至沒法做菜

南亞國家的菜都要用到洋蔥,因此洋蔥之於南亞國家相當於豬肉對於我國。而在今年,整個南亞地區都因為印度,沒有洋蔥吃了。

10年4次“洋蔥危機”:印度如何讓整個南亞吃不起洋蔥

印度洋蔥每年在3~6月、10~12月和1~3月收穫3次,而今年後2批洋蔥大幅減產26%,直接造成印度洋蔥均價從去年的每公斤22.84盧比(人民幣2元),暴漲到每公斤60盧比(人民幣6元)。

按照印度糧食部的說法,由於今年季風到的比較晚,迫使印度農民推遲3~4周播種;而到了收穫期,卡納塔克邦等主產區又沒有及時降水,產量就此崩盤,2季洋蔥產量從去年的699.1萬噸降低到520.6萬噸。

10年4次“洋蔥危機”:印度如何讓整個南亞吃不起洋蔥

印度洋蔥年產量在1100萬噸上下,而180萬噸的缺口意味著近兩成的產量損失,因此價格攀升到了6年高點,甚至一度達到100盧比(人民幣10元)的水平。而南亞國家普遍依賴印度洋蔥,供應短缺下價格比印度還高,孟加拉總理都開始吐槽:

“飲食寡淡無味,因為半片洋蔥也沒加。”

» 印度式傳統操作:10年4次“洋蔥危機”

“洋蔥危機”對印度是常規操作,僅近10年,就接連在2010、2013、2015和2019年發生了4次。且每一次發生的原因都一樣:降水時間和降水規模不正常,造成印度洋蔥產量大減、價格上漲2~3倍。

印度本土產量下降的同時,也很難找到進口洋蔥進行補充。全世界吃蔥最多的國家分別是我國和印度,但是洋蔥品種有一些區別:印度的洋蔥味道比較淡,切的時候不會流眼淚。包括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在內的南亞國家,都習慣於印度的這種洋蔥,因此在減產後甚至找不到替代品。

10年4次“洋蔥危機”:印度如何讓整個南亞吃不起洋蔥

更可怕的是,由於印度本土支付能力不足,且整個南亞都要從印度進口,因此其他國家的洋蔥價格比印度還高。比如孟加拉,每年要從印度進口110萬噸洋蔥,佔其進口量的75%,洋蔥價格已經從每公斤30塔卡飛漲到260塔卡、摺合人民幣21元,遠遠超過印度的60盧比(人民幣6元)。

於是在國內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印度出口商居然還在大規模出口洋蔥,印度政府被迫宣佈12月前禁止出口,並在考慮進一步延長到明年2月。因此,印度的農業部門開始瘋狂吐槽,稱禁止出口“給他們造成了無法承擔的損失”。實際上,印度在嚴重缺糧的情況下常年是糧食淨出口國,當下出口洋蔥也是一脈相承。

10年4次“洋蔥危機”:印度如何讓整個南亞吃不起洋蔥

而印度國內的零售體系更是讓供應問題雪上加霜。印度的零售體系既落後又不開放,外國大型連鎖超市興沖沖來到印度的後果,只有灰頭土臉地逐步退出。印度零售行業依靠夫妻店這個傳統形式,缺乏現代物流和儲存體系、供應鏈效率極低,零售成本直接造成食品價格居高不下。

» 根源:看天吃飯,水利設施基本不存在

印度處於熱帶季風區,旱季、雨季差異巨大。而印度缺乏大型水利設施更是惡化了水資源的時間分佈——今年印度在6月鬧了旱災,結果一轉眼從9月開始鬧水災。

尤其是印度洋蔥主產區之一的卡納塔克邦,已經多次因為公用高韋裡河水資源的鄰省鬧糾紛。而卡納塔克邦首府是班加羅爾,缺水已經實質上影響了印度的看家行當了,而印度能提出的方案居然是:停止城市化和地面硬化,讓雨水滲透到地下,留到雨季用。

至於水利設施?印度已經基本棄療。

10年4次“洋蔥危機”:印度如何讓整個南亞吃不起洋蔥

印度國土缺乏起伏,大型地面河流也不多,本身就存不住水且水利設施興建困難,而印度的基建能力更是讓人啼笑皆非。僅今年雨季的7~8月,印度就發生了2次潰壩事故。尤其是8月28日,耗資220億盧比(22億元人民幣)、耗時42年的賈坎德邦運河大壩,啟用22小時就發生塌陷。

如此靠天吃飯,“洋蔥危機”大概要反覆重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