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4次“洋葱危机”:印度如何让整个南亚吃不起洋葱

在印度,洋葱是可以串成项链戴到脖子上的,英迪拉·甘地曾借此表达亲民。而在今年,舍得戴洋葱项链大概相当于炫富。“洋葱危机”在印度一再重演,究竟是为何?

» 缺了它,印度人甚至没法做菜

南亚国家的菜都要用到洋葱,因此洋葱之于南亚国家相当于猪肉对于我国。而在今年,整个南亚地区都因为印度,没有洋葱吃了。

10年4次“洋葱危机”:印度如何让整个南亚吃不起洋葱

印度洋葱每年在3~6月、10~12月和1~3月收获3次,而今年后2批洋葱大幅减产26%,直接造成印度洋葱均价从去年的每公斤22.84卢比(人民币2元),暴涨到每公斤60卢比(人民币6元)。

按照印度粮食部的说法,由于今年季风到的比较晚,迫使印度农民推迟3~4周播种;而到了收获期,卡纳塔克邦等主产区又没有及时降水,产量就此崩盘,2季洋葱产量从去年的699.1万吨降低到520.6万吨。

10年4次“洋葱危机”:印度如何让整个南亚吃不起洋葱

印度洋葱年产量在1100万吨上下,而180万吨的缺口意味着近两成的产量损失,因此价格攀升到了6年高点,甚至一度达到100卢比(人民币10元)的水平。而南亚国家普遍依赖印度洋葱,供应短缺下价格比印度还高,孟加拉总理都开始吐槽:

“饮食寡淡无味,因为半片洋葱也没加。”

» 印度式传统操作:10年4次“洋葱危机”

“洋葱危机”对印度是常规操作,仅近10年,就接连在2010、2013、2015和2019年发生了4次。且每一次发生的原因都一样:降水时间和降水规模不正常,造成印度洋葱产量大减、价格上涨2~3倍。

印度本土产量下降的同时,也很难找到进口洋葱进行补充。全世界吃葱最多的国家分别是我国和印度,但是洋葱品种有一些区别:印度的洋葱味道比较淡,切的时候不会流眼泪。包括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在内的南亚国家,都习惯于印度的这种洋葱,因此在减产后甚至找不到替代品。

10年4次“洋葱危机”:印度如何让整个南亚吃不起洋葱

更可怕的是,由于印度本土支付能力不足,且整个南亚都要从印度进口,因此其他国家的洋葱价格比印度还高。比如孟加拉,每年要从印度进口110万吨洋葱,占其进口量的75%,洋葱价格已经从每公斤30塔卡飞涨到260塔卡、折合人民币21元,远远超过印度的60卢比(人民币6元)。

于是在国内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印度出口商居然还在大规模出口洋葱,印度政府被迫宣布12月前禁止出口,并在考虑进一步延长到明年2月。因此,印度的农业部门开始疯狂吐槽,称禁止出口“给他们造成了无法承担的损失”。实际上,印度在严重缺粮的情况下常年是粮食净出口国,当下出口洋葱也是一脉相承。

10年4次“洋葱危机”:印度如何让整个南亚吃不起洋葱

而印度国内的零售体系更是让供应问题雪上加霜。印度的零售体系既落后又不开放,外国大型连锁超市兴冲冲来到印度的后果,只有灰头土脸地逐步退出。印度零售行业依靠夫妻店这个传统形式,缺乏现代物流和储存体系、供应链效率极低,零售成本直接造成食品价格居高不下。

» 根源:看天吃饭,水利设施基本不存在

印度处于热带季风区,旱季、雨季差异巨大。而印度缺乏大型水利设施更是恶化了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今年印度在6月闹了旱灾,结果一转眼从9月开始闹水灾。

尤其是印度洋葱主产区之一的卡纳塔克邦,已经多次因为公用高韦里河水资源的邻省闹纠纷。而卡纳塔克邦首府是班加罗尔,缺水已经实质上影响了印度的看家行当了,而印度能提出的方案居然是:停止城市化和地面硬化,让雨水渗透到地下,留到雨季用。

至于水利设施?印度已经基本弃疗。

10年4次“洋葱危机”:印度如何让整个南亚吃不起洋葱

印度国土缺乏起伏,大型地面河流也不多,本身就存不住水且水利设施兴建困难,而印度的基建能力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仅今年雨季的7~8月,印度就发生了2次溃坝事故。尤其是8月28日,耗资220亿卢比(22亿元人民币)、耗时42年的贾坎德邦运河大坝,启用22小时就发生塌陷。

如此靠天吃饭,“洋葱危机”大概要反复重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