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婆婆共同生活的2年時間,我家沒有婆媳大戰

與婆婆共同生活的2年時間,我家沒有婆媳大戰

近日,新一期《幸福三重奏》在網上熱播。節目中,朗朗和吉娜這對新婚夫妻的甜蜜日常著實給廣大觀眾撒了一波又一波狗糧。不過,幸福婚姻生活的同時,新媳婦也遇到了“如何要與婆婆相處”的問題。

節目中,婆婆親自下廚來給吉娜過生日,三人吃飯間隙,聊起家常。和其他婆婆一樣,兒子結婚後,婆婆希望儘快抱孫子。

面對婆婆的催生,吉娜沒有任何表態,郎朗也面露難色,無奈回應問那麼多幹嘛”。其實吉娜現在才25歲,而且處於事業上升期,生孩子這件事還是應該遵循兩位當事人的意見。可是,婆婆有婆婆的立場,媳婦有媳婦的想法,終是不能兩全

與婆婆共同生活的2年時間,我家沒有婆媳大戰

記得之前看過一箇中新網的新聞。一對婆媳因生活瑣事,長期存在矛盾,經常發生爭吵。一天下午,兩人又因為家庭瑣事發生口角,兒媳一怒之下用菜刀砍死了婆婆。最終,一人丟了性命,一人進了監獄。

多麼悲痛的人間慘劇。看來,不管是明星,還是普通老百姓,婆媳關係都是婚姻關係中的一大重要課題。處理不好,輕則發生矛盾引起爭吵,重則傷及性命家破人亡。

我也是一枚已婚女青年,結婚四年多,因為種種原因,也有大約兩年時間與婆婆一起住,但是,我們從未紅過臉。都說婆媳關係是所有關係中最難的,我也這麼認為。與婆婆相處的過程中,我慢慢總結了幾點,希望能夠幫到你。

與婆婆共同生活的2年時間,我家沒有婆媳大戰

01借他人表達觀點

我還沒有當媽媽時,與婆婆對事情的觀點態度不一致,我不會太在意。可是,自從生了孩子,婆婆幫忙帶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由於時代和社會大環境的改變,婆婆和我在帶孩子的理念和方法上有很大的差異。

比如: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冷了?是不是餓了?夏天是用尿不溼還是光屁股等等。剛開始,我自己告訴婆婆應該如何去做,可是我發現,雖然婆婆有時也會配合我說的,但畢竟不是那麼心甘情願,有時還會搬出別人家如何如何。於是,我嘗試改變了方法。

與婆婆共同生活的2年時間,我家沒有婆媳大戰

有一次,看到婆婆拿著一顆小櫻桃讓孩子玩兒,我擔心孩子會直接拿起塞到嘴裡發生意外,於是我坐下來,看著孩子,等到她不再感興趣,把櫻桃丟在一邊,我順手把櫻桃拿走了。

過了幾天,我在一個寶媽群裡看到一則奶奶給一歲寶寶餵食葡萄,結果寶寶誤吞葡萄引窒息心臟驟停的新聞,於是我轉發給老公,請他發給婆婆看看。後來,婆婆看到這則新聞,還說給我聽。之後,我沒有看到婆婆再拿比較危險的小東西給孩子玩耍了。

在育兒過程中,家長經常會出現不同觀點,但礙於婆媳關係的敏感性,不好直接指出,這時候,不妨試一試借他人來表達正確的觀點或做法,比如醫生,權威育兒專家,相關網絡新聞等。這樣,既照顧到了孩子,又可以儘量避免直接衝突的發生。

與婆婆共同生活的2年時間,我家沒有婆媳大戰

02適時誇讚

孟子曰: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適當的誇獎和讚揚,也是改善婆媳關係的一種辦法。

有時,婆婆穿衣打扮比較得體,我就會說“媽,你好年輕呀”;有時吃米飯炒菜時,我就會說“媽,這菜炒得好吃”;有時候,我跟孩子從樓下散步回家,趁著婆婆不經意間,跟她說“媽,剛才下樓,有個寶媽誇您特別開明,還說您很能幹”;婆婆聽到這些,雖然沒有說什麼,但心情都不錯。

一天晚上,天氣有些寒冷,給孩子洗完澡,裹著浴巾準備出衛生間,只聽婆婆說:給孩子衣服拿進來穿吧,這裡頭暖和。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誇讚婆婆想得很周到。

生活中,不管是夫妻,還是婆媳,如果試著降低一點期望值,多看到對方的優點,少關注缺點,並對優點適當誇讚,或許能少一些失望和傷害,還能使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與婆婆共同生活的2年時間,我家沒有婆媳大戰

03物質感謝

我一直有一個習慣,就是會在當年年末,把下一年已知的重要日子標記在日曆上,這當然也包括母親節,婆婆的生日。

每次節日來臨時,我會準備好禮物送給婆婆。有時是鮮花,有時是護膚品,有時是紅包,有時是衣服髮卡之類的。根據日常觀察,看看婆婆最近有沒有什麼需要的,然後在節日前買好,節日當天送出。雖然禮物價格都不是很昂貴的,但是婆婆收到禮物時還是很高興的,因為我的用心她還是能感受到的。

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如果你真心對待一個人,那個人哪怕再鐵石心腸,也會動惻隱之心的。

與婆婆共同生活的2年時間,我家沒有婆媳大戰

04保持距離

如果你問我,什麼樣的婆媳關係最安全,我會說:保持距離,客客氣氣。與婆婆一起居住,免不了多少聽到一些婆婆接人待物的私事。我的做法是:不干涉,不強迫,不改變。

如果婆婆問我,我會給出中肯意見;如果不問我,我是不會吭聲的。

我是一個喜歡整理的人,尤其喜歡把家裡打掃得乾淨整潔。可是,自從和婆婆一起住,家裡變成了戰場。鞋櫃上各種袋子和小票,沙發上是穿過的衣服,餐桌上各種杯子和包裝袋,衛生間洗臉池邊用過的護膚品梳子。每天一睜眼看到這些,我的心情就特別糟糕,快要得抑鬱症了。

直到後來,讀到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書中說“天底下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你的事,他人的事。管好自己的事,不干涉他人的事,順應老天的事······我們不知道一切的問題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變了自己,改變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會境由心轉地隨之改變。”

慢慢體悟後,我釋然了。是啊,我只要做好自己,整理好自己和孩子的東西就好了,何必那麼累呢?

所以,如果發現他人不如我們的心意,我們也不必發脾氣了,本來這世上就不止一種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我們所追求、信奉的未必全然就是對的。所以包容他人,婆媳相處起來也會更加輕鬆。

與婆婆共同生活的2年時間,我家沒有婆媳大戰

05充當和事佬

雖然婆婆與老公之間矛盾會少一些,但他們之間有時也會為一些小事吵架,而後相互不理睬。這時候,我的作用就來了。

私底下,我會對老公說:“媽在咱家是既出錢又出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雖說做法有些不妥,但咱們做晚輩的應該多理解多包容,你說是不是?”

婆婆那邊我也會去安慰:“媽,您消消氣,你兒子你還不知道,刀子嘴豆腐心。等下讓他給您賠不是。”這樣一說,即使現在兩人還是不說話,但雙方也沒有那麼生氣了。

與婆婆共同生活的2年時間,我家沒有婆媳大戰

日常生活中,我儘量遵循三不原則:不當婆婆面指使老公,不當婆婆面與老公吵架,不當面指責婆婆。

如果婆婆幫你帶孩子做家務,你就看在老人家這麼辛苦的份上,多體諒多包容吧;如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麼你還是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畢竟她是你愛人的母親啊!

俗話說:婆媳和,全家和;婆媳鬥,全家愁。既然婆媳關係是婚姻關係裡不可避免的,那不如想辦法搞好這段關係。這樣,再加上老公的愛,婚姻就會很有保障了。即使他中年之後會開小差,你也不會孤軍奮戰。

著名主持人塗磊就曾在節目中,說出婆媳之間的相處之道:視如已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願每一個好姑娘都遇到一個好婆婆。當然,在此之前,我們先做一個好兒媳。

清歡,讀點書,寫點字,學習成長一直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