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歷史古蹟-探訪“岱宗觀”(南大廟)

邯鄲歷史古蹟-探訪“岱宗觀”(南大廟)

第一正殿供奉的是封神榜中的黃飛虎

在廣平府有“三大廟”之說,廣府的老百姓分別把它們叫做“南大廟、北大寺、聖人殿”。“南大廟”就是位於城南十里前大西堡村東的“岱宗觀”,當年的盛名遠播於黃河以南。“北大寺”就是位於城東十里張西堡村東的普慧寺,香火曾興盛於長城以外。今天我們就來探訪一下其中的“南大廟”。

邯鄲歷史古蹟-探訪“岱宗觀”(南大廟)

第二正殿為兩層樓,一樓供奉的玉皇大帝;二樓供奉的是混元老祖以及元始天尊、道德天尊、靈寶天尊,是為“三

在永年縣的東南部,廣府古城往南10華里,小西堡鄉前大西堡村的東北,坐落著一處堪稱雄偉壯麗的仿古建築群——南大廟。南大廟的全稱是“府南大廟”,“府”即“廣府古城”;又稱“老爺廟”,全稱是“東嶽岱宗觀”。

邯鄲歷史古蹟-探訪“岱宗觀”(南大廟)

東嶽岱宗觀能夠選此而建,按照古代陰陽八卦的原理,是因為這兒是“九龍口八寶之地”使然。該廟的北面不足5華里是滏陽河;南面不過1華里是支漳河;再加上兩河之間溝渠縱橫。也許這獨特的地形地貌使得“九龍”欣聚吧。正因此故,據考證,早在1800年前,這兒便建有小型廟宇;到了1300多年前的唐代,唐太宗李世民頒旨籌資,大軍師徐茂功繪圖定奪,大將尉遲敬德親自督工,東嶽岱宗觀一舉建成。以後曾數次重修。民國24年(1936年)是最後一次重修。當時廟裡廟外共計佔地100畝左右。抗戰時,因為發現日本鬼子來大廟照相、繪圖,得知欲強行將該廟做為其重要的軍事基地;若得逞,勢必嚴重為害我抗日民眾;據此,得到我抗日軍政領導的許可,抗日縣長馬功岑率人於1940年8月12日將之點火焚燬。後來當地善男信女又自發地於原址修建起了三間小廟,以供燒香祭祀。

邯鄲歷史古蹟-探訪“岱宗觀”(南大廟)

大廟被焚不算,後來就連廟外面的大楊樹也未能倖免!據說那是在1963年農曆的3月28日上午9點多,前來趕廟會的和附近正在地裡幹活的農人們忽然看到廟前邊兒的一顆大楊樹著了火!那棵楊樹足有四丈多高,數摟粗,雖然樹皮裡面已經沾點兒腐朽變空,但整棵樹的枝葉卻依舊碧綠青翠,竟然會平白無故地自我燃燒實屬奇怪!只見那火越燃越旺,一會兒整個大樹全都成了熊熊火球,直至全部化灰。更為奇怪的是,就在這棵大樹燃燒的同時,突然從火中飛出一個火彈,那火彈徑直向南邊大約有五丈遠的另一顆大楊樹急速飛去!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那顆大楊樹也於瞬間燃燒起來,半個小時後也化為了灰燼。另外,還有傳言說,有“明眼”人曾清楚地看到,一時間,只見那廟上的大小神靈都在紛紛往南跑,連續走了三天才走淨。也就在神靈們離開大廟以後的第三天,府南大廟外的楊樹就著了火。

邯鄲歷史古蹟-探訪“岱宗觀”(南大廟)

直到1999年,得到上級文物部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神和各級領導的支持,再加上所涉及的共計18個村民眾的踴躍集資,才最終在原址重新修建了佔地24畝、稱得上較大規模的岱宗觀。1940年被焚燒之前,廟內豎有4統石碑。一統是唐朝貞觀年間的;一統是明朝萬曆年間的;一統是民國24年重修所豎;等。當時廟內供奉的神靈是:進廟第一排大殿是十帝閻羅殿,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王宮王;五殿閻羅王;六殿卞成王;七殿秦小王;八殿都帝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第二排院中央是仁聖大殿,殿內正位供奉的是東嶽天齊仁聖大帝;東邊是東華帝君;西邊是炳靈宮。第三排即後樓,樓上正位供奉的是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東邊是教經娘娘;西邊是麥奶奶;樓下正位是混元老祖。全廟大小塑像神位共94位;大小廟宇及樓臺亭閣共計96間。解放前,廟內常年有道士在裡面住。其中大西堡村的道士段宗旭是最後的一個道士。

邯鄲歷史古蹟-探訪“岱宗觀”(南大廟)

邯鄲歷史古蹟-探訪“岱宗觀”(南大廟)

1999年重建的府南廟,供奉的神靈與原先不太一樣。如今進廟後由南向北,第一正殿供奉的是封神榜中的黃飛虎;第二正殿為兩層樓,一樓供奉的玉皇大帝;二樓供奉的是混元老祖以及元始天尊、道德天尊、靈寶天尊,是為“三教同堂”也。東西兩廂供奉的則是傳說中的八洞神仙。

邯鄲歷史古蹟-探訪“岱宗觀”(南大廟)

該廟一年四季都有固定的“朝廟進貢”日期。正月初八是玉皇大帝聖誕;二月初十是廣聖帝聖誕,香菸會一天;二月春分節掏籽糧;三月十五玉皇大帝逢難日燒白綾;三月二十八天齊爺聖誕,大會三天;五月十五日謝功日;六月六曬經;大年三十至正月十五常香不斷。自打建廟起,該廟便由附近18個村共同籌資。分別是:前、後大西堡;八里莊;牛屯;張莊;東馬莊;西官寨;前、後魏寨;吳良寨;趙寨;東、西沿堡;郭家堡;璩屯;前、後東堡。除此17個村以外,古時還有“東、西沿堡帶蛋嶽莊”和“前、後大西堡帶蛋蘇莊”的傳言。其中的嶽莊和蘇莊均已先後合併到其他村了。

邯鄲歷史古蹟-探訪“岱宗觀”(南大廟)

石獅印證了歷史的滄桑

因為廟建的早,涉及的村多,自古以來香菸大;所以各種軼聞、傳說也不少。比如廟門吧。儘管該廟歷史悠久,建設的又十分雄偉壯觀,但從古至今卻一直沒有正規的廟門。究其原因,傳說就在大廟即將建成時,負責督建此廟的尉遲敬德因故急速回朝。原來唐太宗李世民當時執意要斬著名的白袍將薛仁貴;雖然眾大臣皆進諫,太宗均不聽;想來惟有尉遲敬德進諫太宗也許肯納。遂差人告知敬德趕快回朝。敬德不敢遲疑,飛馬疾奔而去。往南到了黃河邊兒才猛然想起未建廟門。情急之下,遂將手使鋼鞭奮力一投,“嚓”地一下深深插入土中,並隨口說到:“山門就建於此!”難怪至今南大廟也沒有建門,原來該門遠在黃河邊兒呢。

邯鄲歷史古蹟-探訪“岱宗觀”(南大廟)

至今沒有山門的“南大廟”

將近1400年來,該廟香火一直特別旺盛。尤其是每逢到了打醮日即3月28,18個村的善男信女全都到大廟上來。當然啦,18個村也同一天過廟會 。廟會的大致情形是:大廟外的正南是戲臺,因為每年的打醮日都要唱大戲;廟東邊是牲口市;廟東南角是扭秧歌、武道人、踩高蹺、玩魔術,以及跑馬上竿等各種“玩意兒”;廟西南角則是上會的各種生活日用品,花樣繁多,數不勝數,延伸達二里多地,一直到了前大西堡村內。

邯鄲歷史古蹟-探訪“岱宗觀”(南大廟)

“南大廟”的金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