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慶悠悠歲月

鶴慶悠悠歲月

(材料均來自網絡)

雲南鶴慶先秦為昆明、殘部落,屬西南夷。

  西漢元鼎五年(前112),建越嶲郡,今鶴慶西北部屬之。

  元封二年(前109),設益州郡,今鶴慶東南部屬該郡葉榆縣。

  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在哀牢地置哀牢、博南兩縣,並將益州葉榆6縣併入新設永昌郡,今鶴慶東南部屬益州永昌郡葉榆縣。

  三國蜀漢建興三年(225),諸葛亮平定南中後,從益州郡劃出弄棟縣,從永昌郡劃出葉榆等三縣,從越雟郡劃出遂久等三縣,合七縣設雲南郡,今鶴慶全境屬益州雲南郡葉榆縣。

  西晉武帝泰始七年(271),劃出南中建寧、興古、雲南、永昌四郡,設立寧州,今鶴慶屬寧州雲南郡葉榆縣。

  光熙元年/成漢晏平元年(306),成國將寧州分為寧、交二州,今鶴慶屬寧州河陽郡葉榆縣。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成漢嘉寧二年(347),東晉滅成漢國,重新統治寧州,本縣屬寧州東河陽郡葉榆縣。

  南朝屬寧州東河陽郡。

  北朝北魏延昌四年(515),改寧州為南寧州,今鶴慶屬南寧州轄之東河陽郡葉榆縣。

  隋開皇五年(585),設南寧州總管府,下轄恭州、協州和昆州,今鶴慶屬昆州。

  唐初屬劍南道,麟德元年(664),設姚州都督府,本縣屬下轄13州中的野共州。這時,洱海地區有六詔,本縣又屬越析詔,稱漾共、鶴川。

  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南詔統一六詔後,在本縣置謀統部。

  太和年間(827~835),改為謀統郡,屬劍川節度轄地。

  昭宗天覆二年/南詔中興五年(902),南詔清平官鄭買嗣奪取政權,建立大長和國。

  後唐天成三年/大天興尊聖元年(928),東川節度使楊千真殺鄭隆矗(鄭買嗣孫),立侍中趙善政,稱大天興國;次年楊幹真自立,改國號大義寧國。頻繁更迭的這三個政權都先後佔據謀統郡。

  後晉天福二年/大義寧大明七年(937),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建大理國,仍稱謀統郡。

  宋大理國時期(960~1127),在今縣城北官廂一帶築土城,形如龜,謂之龜城,是境內最早的城市建築,元末傾圮。

  乾德元年/大理段氏二十六年(963),改置謀統府,為大理國“八府”之一。

  南宋理宗寶佑元年/蒙古憲宗三年(1253),忽必烈攻克大理後,建立鶴州,因鶴川得名。

  寶祐五年/蒙古憲宗七年(1257),改設二千戶,仍稱謀統,隸屬大理上萬戶府。

  元至元八年(1271),罷謀統千戶,置鶴慶路軍民總管。

  至元十一年(1274),又改置鶴州。至元十二年(1275),雲南行省設立8處民屯,其中鶴慶路民屯,在籍編民共100戶,己業田400雙(每雙5畝)。

  至元二十一年(1284),升鶴州為鶴慶府,領劍川。

  至元二十三年(1286),罷府設鶴慶路,隸雲南行省。

  至元二十七年(1290),置鶴慶路軍屯,有爨焚軍125戶,己業田608雙。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鶴慶府,領劍川、蘭州、順州、北勝、蒗蕖、永寧6州(後蘭州改隸麗江府),洪武十九年(1386),北勝、蒗蕖、永寧三州改隸瀾滄衛。

  洪武二十一年(1388),設鶴慶御,領2所,屬大理衛。

  洪武三十年(1397)改鶴慶府為軍民府,下轄順州、劍川二州。

  洪武三十一年(1398),境內編戶為13裡,每裡110戶。

  清初襲明制,稱鶴慶軍民府,下轄劍川州、順州。

  順治十七年(1660),在本縣設大鶴麗永鎮,轄大理、鶴慶、麗江、永勝。

  康熙四年(1665),撤去守禦千總,歸府管理。

  康熙七年(1668)大鶴麗永鎮改為鶴麗鎮。

  康熙七年(1669)8月,撤銷順州併入鶴慶府。

  康熙二十二年(1683),廢除鶴慶土千戶長,土司指揮僉世職降為土通判。

  康熙三十七年(1698)10月析原順州地劃歸永北府。

  雍正五年(1727)4月將麗江府屬維西地置維西廳,中甸地置劍川州判,一併劃歸鶴慶府。

  雍正八年(1730),鶴慶隸屬迤西道。

  乾隆二十一年(1756)5月,析維西廳、中甸地還屬於麗江府。

  乾隆三十六年(1771),改鶴慶府為州,與所屬之劍川統轄麗江府。

  乾隆三十五年(1770)2月,鶴慶撤府改州,與原轄劍川州一併劃歸麗江府。

  民國2年(1913)4月,改鶴慶州為縣,6月劃屬騰越道;縣以下仍設東、西、南、北,中5個區。

  民國18年(1929),廢除道直屬於省。

  民國33年(1944),屬麗江行政督察專區。

  民國37年(1948),麗江行政督察專署移駐鶴慶,改稱鶴慶行政督察專區,下轄鶴慶、麗江、劍川、永勝、華坪、寧蒗、中甸、維西、蘭坪、碧江、福貢、貢山等12個縣。

  民國38年(1949)初,專署復移麗江、鶴慶仍屬其轄。

  1949年7月1日鶴慶解放後,屬麗江專區。

  1956年改屬大理白族自治州。

  2000年,鶴慶縣轄4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雲鶴鎮、辛屯鎮、松桂鎮、黃坪鎮、城郊鄉、金墩鄉、朵美鄉、北衙鄉、六合彝族鄉、中江鄉。

  2001年2月1日:調整鶴慶縣城郊鄉秀邑、新生邑、菜園3個村民委員會劃歸雲鶴鎮管轄。

  2001年,鶴慶縣轄6個鎮、3個鄉、1個民族鄉:雲鶴鎮、辛屯鎮、草海鎮、松桂鎮、西邑鎮、黃坪鎮、金墩鄉、朵美鄉、中江鄉、六合彝族鄉。

  2005年,鶴慶縣撤銷中江鄉。

  2009年朵美鄉更名為龍開口鎮。

鶴慶悠悠歲月
鶴慶悠悠歲月
鶴慶悠悠歲月
鶴慶悠悠歲月
鶴慶悠悠歲月
鶴慶悠悠歲月
鶴慶悠悠歲月
鶴慶悠悠歲月
鶴慶悠悠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