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閱讀量很大,但語文成績卻很低?

JOJO悠


孩子“閱讀量很大”很可能是個假象

我不知道,題主是如何判斷,孩子“閱讀量很大的”。但從結果分析,很可能題主所謂的“閱讀量很大”是個假象。

  • 讀的書多並不等於閱讀量大。

有些家長,單純地以為,只要孩子多讀書,閱讀量就會增加。這其實是錯覺。

很多孩子存在“假閱讀”的行為。他們所謂的閱讀就是認字。他們覺得將書裡邊的字,全部看一遍,能認識,就算把書看完了。

這樣的閱讀,不管讀多少書,都不可能真正地增加閱讀量,識字量倒是可能會大幅度增加。

  • 摘抄的多也不等於閱讀量大。

摘抄是一種低級的筆記方法,但很多人從小培養的這種方法,直到成年都沒有改變。

有些老師和家長,為了讓孩子閱讀有效果,避免孩子看過之後,什麼都記不住,就要求孩子做讀書筆記。

但很多孩子所謂的讀書筆記,就是摘抄書本中的名言警句。他們努力地把它們記住,就是為了能在作文中引用。結果往往是,即使抄上一遍,最後還是會忘得一乾二淨,寫作文時,一句也想不起來。

真正的閱讀是理解

真正的閱讀是你能理解書中所講,你能把書中所講整理進自己的知識系統,能用自己熟悉的語言進行再現。

這樣的閱讀,即使你忘記原書中的表述,並不影響你閱讀的質量,你的閱讀量會穩步增大。

當然,如果原書中的語言確實優美動人,表現力強,你用自己的話難以表達出同樣的效果,你就該把原來的語言背下來,加以運用,變成自己的一種語言。

要背下來,肯定得重複,得費一番功夫,不是靠摘抄就能完成的。背,還不能是死記硬背,要有自己的理解,要有自己的背誦思路。

因此,看一個人的閱讀量是否大,要看他理解的多與少。讀一百本書,但一本都沒理解,那只是徒有其表,看似多,其實是零。然而有的人可能只看一本書,但看一遍有一遍的收穫,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認知。這看似少,其實很多。

大文豪蘇軾讀書,每本書要讀好多遍,每一遍都有各自不同的主題。他每讀一遍書,就會解決自己的一個問題。這種方法,有人稱之為“主題閱讀”,一種高級閱讀形式。有興趣,可以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

讀寫是一體兩面的事

讀與寫向來不分家,也不可能分家。讀中包含寫的成分,寫也包含著讀的成分。讀與寫就是一塊硬幣的兩面,相輔相成,共同促進。

很多家長往往只關注孩子的讀,卻不怎麼關注孩子的寫。讀相對容易,主要是理解別人的思想感情,很多家長能做到,能比較有效地指導孩子。寫則比較困難,蘊含著創造性,很多家長並不擅長此道,即使讓孩子寫,也難以判斷孩子水平如何。

這就導致很多家長,只重視孩子的閱讀,督促孩子不斷地讀書。孩子是讀了一本又一本,但最終的效果如何,是否真的擴大了閱讀量,是否增加了見識,是否提升了思維品質,很多家長其實是盲目的。

讀的效果要有寫來檢測,寫是最能檢測讀書效果的。當孩子閱讀了很多書後,應當讓他去寫一寫。寫是對已有知識經驗的應用,從孩子寫的內容中,可以看出他真正的積累。

一篇文章寫出來,你發現語言通順優美,你能說這孩子沒積累?一篇文章寫出來,你發現構思巧妙,有曲折,有波瀾,你能說孩子沒看過書?一篇文章寫出來,你發現能靈活自如地運用各類名言警句,還非常妥帖,你能說孩子沒理解這些話的意思,只是照搬照抄嗎?

判斷一個人知識淵博與否,你不能看他書房中的藏書有多少;確定一個孩子的閱讀量有多大,你也不能只看他讀書的數量。是騾子,還是馬,拉出來溜溜,就一清二楚了。

語文成績並不能準確反映孩子的能力

真正的閱讀是理解,閱讀量真正大的孩子,理解力都很強。

理解力既表現在對大意的準確理解上,也體現在對結構思路的精準分析上。理解力強的孩子,能注意到書中每個細節之間的聯繫,能準確地闡述書中的來龍去脈,清楚某個點它的真正作用。

以上這些都是語文考試中,經常考查的知識點。很難相信,一個閱讀量巨大的學生,會在語文上栽跟頭。如果一個孩子語文成績不好,很多家長可能連想都不用想,就會給出一個原因:閱讀量不夠。

這其實是很盲目,很武斷的!

語文考試,題目的答案,很多時候是出題人思想的體現。但閱讀卻是多元化的。同樣一篇文章,不同人看,最後的感受,最後的收穫,都會有差別。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孩子的閱讀體驗千差萬別,最後卻要用基本統一的答案來判定對錯,許多孩子的理解能力,其實就這樣被掩蓋了,並沒有真正地體現出來。雖然很多時候,語文老師在閱卷時,可能會相應地調整所謂的“參考答案”,但還是難以抵擋孩子們千差萬別的想法。很多孩子獨特新穎有價值的想法,很多時候會被槍斃掉。

所以,作為孩子的父母,成績有時候真的不是那麼重要。讀書,認真讀書,有時候真的不一定能考一個好成績。多閱讀與成績好,它們之間沒有一種必然聯繫。那麼是不是我們就不閱讀呢?那當然不能。閱讀雖與成績無關,卻與人生緊密相連,至關重要。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

很多時候,許多家長所謂的“閱讀量大”指讀書數量多,然而這並不代表閱讀量。真正的閱讀量,指孩子自己在讀書過程中理解吸收的部分。理解吸收的閱讀,閱讀量才真正的大。理解能力就是在這種過程中慢慢鍛鍊起來的。

讀書不要太過於功利,真正的閱讀很可能與好分數無緣。作一個看得看的家長,不要因為語文成績差,就去質疑閱讀的作用。閱讀的真正作用,需要未來的歲月去檢驗。


會說話的鍋


閱讀量有的時候真的不能說明問題,這個我有親身體會。在前一段時間,不斷地有人說一年讀多少多少本書,我再看看自己的,簡直是不及別人的九牛一毛。

為了跟上別人的腳步,我發奮讀書,抽空讀書,想增加自己的閱讀量,但是,經過一段時間,我發現,閱讀量是上來了,可是,讀過了和沒讀過一個樣,我全忘了。為什麼呢?因為那是囫圇吞棗,我只是認了一遍字。

閱讀習慣很重要,這是很多家長都沒有重視的。閱讀分精讀和泛讀。

所謂精讀,對於小學生來說,就是每個字都要認識,不認識查字典。就像做卷子上的閱讀題一樣,能說出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還能說出作者想要表達什麼樣的感情或是精神。能找出文章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同時,把文中優美的句子抄錄下來,在以後自己寫作的時候可以借鑑。

精讀,不建議多,但是,要是經典。比如說中國神話故事、葉聖陶童話、希臘神話、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

這些比較適合低年級的小朋友,這也是閱讀的第一層階梯,讀精了,才能慢慢地往上爬,讀難度稍大的讀本,因為難度稍大的讀本都會多多少少地提到這些經典讀本的人物或是事件。

精讀做得好,可以多認字,孩子在語文考試的基礎知識,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那都是組詞造句,默寫生字之類的。

孩子養成了好的閱讀習慣,考試的時候,他也會去精讀卷子上的文章,其實閱讀題,他的答案都在文章裡,只要孩子好好閱讀,都是可以得高分的。有好的閱讀習慣,拿滿分是很正常的。

關於寫作文,那就看孩子平時喜不喜歡抄錄好的詞句了。我建議孩子把好的詞句抄好後,經常拿出來讀一讀,在寫作文的時候,就會思如泉湧,手到擒來。

泛讀,可以讓孩子拓展視野,選他自己感興趣的讀本就好了,沒有過多要求。

現在,很多人讀書都有一個“貪”字,認為讀的越快越好,越多越好,其實不是的。若是沒有花時間去用心的讀一本書,那就只是明白了這本書大概說了一件什麼事,並沒有領會其中的意境,也就是說,並不知道作者想要和你說什麼。

孩子也是一樣,都在家長的要求下,追求量大,但這並不好。還是先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吧。


探索幸福密碼


如果家長只是注重孩子的閱讀,而沒有注重有針對性的訓練,那麼出現語文成績低的現象,一點兒也不奇怪。



我教語文有20年了,所教過的每一個班級,都有語文成績特別差的學生,家長問我怎麼辦?我告訴他們:多閱讀多做題!然而家長卻對我說,他們家孩子看的書很多,可語文成績還是不好,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是因為,孩子有針對性的訓練不多。

第一,沒有閱讀的針對性。

很多孩子看書,只是為了看著好玩,覺得有趣,只看高潮有意思的部分,常常是走馬觀花,或者是囫圇吞棗。

還有的孩子看書,看的都是一些閒書,這種書既不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也不能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

有時候孩子看完了一本書,你問他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他多數都回答不上來,那麼這種閱讀,就是無效的閱讀。


第二,沒有寫作的針對性。

有很多孩子看書,絕大多數時候,並沒有帶著寫作文的目的去看書,看書前沒有計劃,看書的時候沒有學習人家的寫作方法,看書後沒有及時總結反思,這樣的閱讀對於寫作無益,因此,即使看的書再多,孩子的作文能力也很難得到提高。

第三,沒有做題的針對性。

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只要閱讀量大,孩子的語文成績就一定會高。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閱讀量大,只是語文知識的儲備多而已,要想提高語文成績,在多閱讀的基礎上,必須多做題!

以這兩張圖上的試卷為例,語文試卷大體分為:字詞、句子、積累、課文內容、閱讀、作文這幾大類,您看一看,有哪一部分,會因為您家孩子多看了幾本書,能得滿分的呢?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除了多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外,還要在把教材吃得滾瓜爛熟的基礎上,大量的做題,相信只要堅持一兩年,孩子的語文成績就一定會得到提高。



小馬爸爸說教育


孩子閱讀量很大,但語文成績很低?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分析問題,並解決。

第一,孩子是小學,還是初中。

如果是小學,那還是得以書本等基礎知識為主,畢竟小學所考試主要還是基礎知識。要想基礎知識好,那還是把語文課上本上的內容讀熟、背會、能寫。小學讀課外書,對提升成績,暫時性不太明顯,但對閱讀和作文有一定促進作用。

如果是初中生,大量的課外閱讀,對提升閱讀理解和作文是有很大提升作用的。到了初中,基礎考核會逐漸減少,而課外閱讀理解和作文要求會逐步增多、加高。這樣的背景考試背景之下,大量的課外閱讀是能夠提升語文成績的。

第二,孩子閱讀的內容是什麼。

閱讀能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和作文水平,但所讀內容不一樣,對能力和水平提升效果也不一樣。

如果讀一些公認為經典,或有文化底蘊的書籍,孩子的語文素養就會得到大的提升,成績也會有明顯進步。

如果孩子讀的是一些“通識類讀物”“心靈雞湯”,甚至是漫畫類書籍,雖說對那對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文水平也有一定作用,但是作用十分有限。就像我們讀了這麼多年微信朋友圈的文章,自已感覺理解能力和寫作表達並沒有進步一樣。

更重要的是,孩子一直讀那些淺顯易懂的“書籍”,就更加不願意再去讀那些“晦澀難懂”的經典書籍。

在孩子閱讀什麼內容的書籍上,建議以語文課本上推薦的書籍為主。小學和初中課本上面都有推薦,只要孩子能把課本上推薦的那些書籍閱讀完,相信孩子的語文成績不會太差。

第三,閱讀要有所“刻意”。

閱讀不光是把書讀完,讀完之後還要知道書中講了什麼內容,這是閱讀的基本印象;那些內容給自已帶來什麼樣的思考和啟發,這是閱讀後的理解。很多孩子讀完一本書之後,連基本的印象都沒有,也就談不上有多少理解。

為了閱讀之後,對所讀內容有更多、更深刻的印象,建議在閱讀過程中,拿上筆,對自已覺得有重要、自已覺得好的地方做上記號,用筆勾一勾,畫一畫,都是在加深印象。讀完之後,孩子可以和家長或老師討論一下書的內容,再說一說書中給自已帶來的思考和想法。

大部分事情都需要一定的“刻意練習”才能有更大的進步,閱讀也是一樣的,要讀後刻意留下印象,要刻意去理解,還要刻意去思考。

第四,大量的課外閱讀之後,還要配有適當的試題練習。

語文雖然不像數學等科目,可以完全靠“刷題”來提升成績,但一定的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只用練習,才能讓在閱讀中所理解的東西進行消化,並在練習上發揮作用。

閱讀是輸入,練習和作文是輸出。

如果只有輸入,少有輸出,那輸出的成績肯定不太理想。只有不停地輸入,再配以不停地輸出,輸出的質量才會不斷地提升。

就像一池水,如果只有進水,很少有出水,那水質很容易變壞。看似池中的水多了,水的質量卻可能下降了。


與森老師聊閱讀


我是一名語文老師,來跟大家交流下我的看法,對了很多書,但語文成績不高,我們分幾個方面來討論。



首先,語文,顧名思義,語言和文學,兩部分組成,很多孩子和家長往往忽視小學階段的拼音、識字、造句等最基本學習內容,導致基礎薄弱,錯字連篇,沒有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上了中學想改也難,這是大廈的基礎。但只要用心,也會改正。只看書,即使是大量閱讀,大多同學只是泛讀,不會過多留意字詞,因此無法彌補上面所說基礎問題。

其次,讀書貴乎思考,很多孩子讀書蜻蜓點水,只是看了個故事,知道內容,並沒有深入理解文章內涵,也沒有老師去指導(語文老師的作用就體現在這),所謂讀書,也只是徒具其形,並沒有內化成孩子自己的思想,遑論提高語文成績。



以上兩方面是“讀了很多書,語文成績不高”的主要原因,那麼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成績呢?多讀書絕對是王道,但一定是孩子先天理解力強或是有家長和老師從旁協助,深入瞭解文章書籍的內容,建議養成做讀書筆記或是原文標註圈畫的習慣,從小開始,越早越好,習慣成自然,受益終生。實話實說,語文這個學科很特殊,本身不適合應試,因為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在應試體制下,語文也要進行考察,所以必要的閱讀答題模板一定要掌握,因為閱讀分數佔比大,準確的答題語言是必要的,基本的應試寫作技法、作文常考話題,都要心中有數,勤加練習。把握住這兩大塊,語文成績基本就沒太大問題了。有些人說語文不用刷題,我倒認為少量的刷題是必要的,肯定不需要數理化那麼大量刷題,我所謂的少量刷題,是在應試教育前提下,孩子熟悉考試題型,總結規律,理性思考,從而在考試中得高分,而不是憑藉語感和一頓自我理解把試卷寫滿就萬事大吉。

最後,語文卷面書寫字數多,一手好字絕對加分,平時多練吧!

總結起來,應試下的語文想考高分要做到起碼三點:多讀書多理解、熟悉考試題型和答題公式語言、一手好字。強調一下,語文素養是一生的學問,請不要和應試語文劃等號。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南柯勸學


1. 讀什麼書挺重要

提升孩子的閱讀水平,一方面是要海量閱讀,用大量的語言材料去刺激大腦,量變促質變;另一方面要閱讀經典,用高質量的閱讀材料,去開發孩子的潛力,提升閱讀力。

在數量與質量這兩個層面,質量更為關鍵。所謂“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

《如何閱讀一本書》把閱讀分為三類:一是娛樂消遣類,以網絡小說,漫畫等為代表,閱讀這類書可以獲得愉快的閱讀體驗,不怎麼費腦筋;二是獲取資訊類,以各種雜誌、暢銷書籍為代表,讀這類書加以增加信息量,卻不能提升理解力;三是增進理解類,多為一些經典書籍,是人類文明的經典之作,閱讀這類書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提升理解力。

一些孩子看起來閱讀量很大,但所選的書籍卻多是娛樂消遣類的,這對於提升閱讀力的幫助並不大。

2. 怎麼讀挺重要

前面說了書籍選擇的重要性。接下來說說如何讀?

閱讀的目的,一是為了理解;二是為了積累。

對於一些現代文,或者一些國外的作品,重點在於理解。讀這些書籍和文章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理解其思想,要能夠抓住作者的思路,體會作者的用意,並與自己的生活相結合,讀出自己獨特的理解。

對於一些傳統詩文,一些經典的傳統篇章,重點在於積累。所以這些書籍和詩文,不光要讀,還要背,要把它們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就是因為《詩經》的語言非常優美,背記這些語言,可以提升自己的語言質量,讓自己的語言更文雅,更高級。

3.掌握答題的技巧挺重要

孩子讀了很多書,可是閱讀成績卻不理想。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除了上面所說,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掌握答題規範,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答題是有一定的規範和技巧的。比如考你一個修辭手法好在哪兒。一般情況下,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組織語言:一是,說明句子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二是,用簡潔的話把句子的意思說明白;三是,寫出使用這種修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比如: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鏡。
先要答:這句話把三月的桃花水比喻成春天的明鏡。
再接著寫:寫出了三月的桃花水明亮、反射力強的特點。
最後再寫:通過形象的比喻,寫出了作者對三月桃花水的喜愛與讚美之情。

批改試卷的時候,老師是會分步給分的。如果孩子沒有掌握這些答題的規範,就必然會造成考試時的失分。


小學語文教師號


這問題很妙。

閱讀量大的孩子做語文基礎題肯定極少失分的。語文難在做閱讀題和寫作。

做閱讀題強化。

閱讀量足夠大的話可以多做閱讀題。閱讀題裡的文章都節選自好文本,既可練題,又可閱讀,是一舉兩得的事。做閱讀題可以先自己做再對照題後答案,再強記一下答案,如此多記幾篇,練著練著你會發現閱讀題的文體歸納有點相類央視的《新聞聯播》體,"今天某某某參觀了×××,某某指出……"說明一下,強記答題指的是讀三遍,腦子裡複述一遍,並不是背,不必一字不落,差不多就行了。多練閱讀題,箇中總結,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強記練得多,自會領悟!閱讀量不夠則難成!

作文

平日裡打磨好多篇滿分作文,考試時套用即可!

閱讀量足夠,方法得當的話,語文成績不會差!


成蝸


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還真反映了當下很多孩子不會學習語文這門課,這裡既反映了一些語文老師只是機械地照本宣科,從小學就開始缺乏培養孩子語文學習思維的現狀。同時,也暴露出很我家長很“盡責”地迎合著語文老師佈置的課外作業,只為了讓孩子完成學習任務而學習語文的尷尬。

要想讓孩子語文學習成績好,必須要掌握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之上,才能把課外閱讀當成拓展積累的重要手段。現在很多語文老師都普遍強調,孩子們一定要有大量的課外閱讀,只有這樣才能把語文學習好,我想題主恰好就聽了語文老師的話,給孩子買來大量的課外書,孩子讀倒是讀了,但是有閱讀方法嗎?有閱讀思考嗎?有閱讀欣賞與寫作練習嗎?顯然都沒有,只是為了讀而讀,最終除讀了一些故事外,什麼收穫也沒有。

想讓孩子語文成績好,對課外閱讀而言,在我看來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

第一,家長要引導孩子精讀,而不能總是走馬觀花式的泛讀。

所謂的精讀,必須要是放慢速度,不以追求故事情節為主要目的的閱讀。為了避免孩子一個人閱讀的枯燥與乏味,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閱讀。如互相朗讀,一個讀,一個傾聽,讓平面化的文字閱讀,變為互動式的帶有想像力的立體閱讀。因為我們都知道,在朗讀者帶有情感色彩的聲音,能帶給傾聽者無窮的想像力,對深入理解閱讀的內容有非常大的幫助。而孩子一個人閱讀時,卻容易呈現走馬觀花狀的追求故事情節的泛讀。

第二,通過互動閱讀,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探討交流和拓展。

我們都知道,每一篇文章,每一部作品,都有其成文的特定歷史環境,也有作品出於某種寫作目的而即興創作,如果孩子對寫作初衷與背景毫不所知,自然對理解作品本身就受到思維的侷限性。而互動閱讀,在家長的參與下,則可以和孩子一起來探討與交流,尤其對家長來說,如果你有多年的閱讀與積累,自然能夠拓展到文章以外的內容和孩子進行交流。如果家長自身沒有閱讀習慣和積累,恐怕真沒有辦法和孩子進行閱讀交流。

第三,與孩子進行作品欣賞,讓孩子讀感作品中的情感,有情感的閱讀才是鮮活的。

為什麼很多孩子寫作特別枯澀,甚至言之無物,沒有情感融入其中呢?說白了,就是孩子們沒有進行過大量的閱讀與欣賞的培養訓練。每一篇文章,每一部作品,對人物的刻畫,對環境的描寫,對社會現象的描述,對人與人關係的處理,都帶有情感成分。如果家長和孩子進行閱讀互動時,帶著對欣賞作品的思想,尤其是重點理解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只要孩子讀懂了,才會讓孩子感受到閱讀之美,有情感的閱讀才變得鮮活。

第四,與孩子一起來嘗試表達情感,先交流,再用筆寫下來,由少到多。

如果家長懂得閱讀的一個重要作用,是讓閱讀來柔化與溫暖孩子的心靈世界,你將會讓孩子領略閱讀的真正意義。如作品中描述了一個善良的人,通過具體的細節描寫,你稍加指引就能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觀察與理解何為善良,再對比閱讀去發現自私的人,再透過細節去引導孩子觀察與理解,孩子就能明白自私的人原來是這樣介紹啊。再如一個有正義感的人,在弘揚正義的過程中是怎樣令人感動的?當彼此能把作品的情緒感受說出來時,便已經突破了情感理解與體驗關,再鼓勵孩子嘗試自己去動筆寫,寫你熟悉的生活,熟悉的人、物、事,從少到多,慢慢就會讓孩子打開寫作之門了。

第五,教孩子學會積累字、詞、句,段學會閱讀中應用,在應用中掌握語言邏輯。

如果我們單純拿出一個字或詞來,可能只會看到其表面的意思,但如果融入到一句話,一段話裡時,結合具體的語境就會讓孩子更深刻地理解其含義,並且帶有語境的內容極容易變成立體的想像,既而用情景記憶的方式保存在大腦裡,這其實就是素材的積累。再結合生活中的觀察,不就把閱讀與應用有機聯繫在一起了嗎?同時,家長還要注意,語文學習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語言邏輯,既有平面的文字直觀描述,又有立體的空間想像,還有隱藏在文章背後的深刻寓意等,再結合口語表達習慣和書面語表達的語法規則,綜合在一起後,你會發現孩子在語言的表達與應用方面上了一個臺階。

第六,家長必須要清楚,有些閱讀是為了考試,有些則是為了提高語言修養。

若問閱讀一定是為了考試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有些閱讀是為了考試,目的性非常強。那就需要圍繞語文試卷的題型,融入到閱讀中去拓展理解,並教孩子掌握考試答題的方法。有些閱讀是為了提高孩子語言修養,目的旨在提高孩子的閱讀審美觀,從而促進孩子在語文考試中的基本能力。單純為了考試的閱讀,功利性很強,容易讓家長與孩子進行互動閱讀中產生浮躁心理。但欣賞性閱讀則不會,只是為了享受美好的親子閱讀時光,保持彼此身心的放鬆,增進家長與孩子的情感聯繫。

結束語:家長想讓孩子學好語文,需要孩子掌握方法,並在閱讀活動中增強有機互動。也只有互動才能讓家長清楚孩子到底在閱讀中收穫了什麼,否則,買來再多的書,你都不知道孩子到底從閱讀中領悟到什麼,其實就相當於浪費孩子的閱讀時間呢。說了這麼多,其實我也是在泛泛而談,因為太具象化了。那麼,不妨請家長和孩子嘗試去一起做閱讀體驗吧,相信你會帶著思維引領孩子走進閱讀的新世界。


寒石冷月


因為語文成績不光是看閱讀,還要看其他方面的知識,比如說字詞、句子、古詩詞、作文等等。我們以高考語文卷為例,研究一下如何能提高語文成績。

一、高考語文題型分佈及分數

高考語文一共分四個大題,第一道大題是現代文閱讀,滿分35分。第二道大題是古文閱讀,滿分同樣也是35分。第三道大題是基礎知識部分滿分20分。第四道大題是作文滿分60分。

現代文閱讀部分分為文學類、實用類、論述類這幾大文體。

古文題型包括文言文、古詩詞以及默寫。

基礎部分題型有成語、病句、及語言運用等。

二、為什麼閱讀量很大,語文成績卻不好

我們看到在高考題型當中,閱讀分為現代文閱讀和古文閱讀。但是學生在做閱讀的過程當中發現幾個弊端。

1、閱讀通常指閱讀現代文閱讀,很少或者不喜歡古文閱讀。

在教學當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做閱讀的時候,通常都是直接拿過來現代文閱讀,不喜歡做古文閱讀,因為古文很多字詞生澀難懂,讀起來枯燥,而且不容易理解,學生這種有畏難的情緒,就不喜歡讀。最終的結果就是古文基礎較差,做古文閱讀的時候得分很低。這也是導致語文成績不好的一個原因。

對策:在閱讀的時候抽出時間來做古文閱讀,並且在閱讀的時候儘量找出文中的人和事,把文中下列相關的內容圈出來:人有幾位,如何稱謂,主角是誰?與他人關係咋樣;事有幾件?有幾人所幹?事件關係有何意義?大體分分層次。帶著這些問題去研讀。

2、做現代文閱讀的時候走馬觀花,沒有做到真正的深耕閱讀。

有些學生即使做現代人閱讀的時候,也僅僅是閱讀,並沒有真正的做到分析。整個文章的重點在哪裡?作者想表達什麼樣的一個思想,整個文章的結構是什麼?整個文章的精髓在哪裡?只是閱讀,讓他真正寫讀書筆記的時候寫不出來,歸納不出來。

對策:對於自然科學和社會類的文章,注意(1)思考的嚴密周詳(2)務必找到與試題選項相對應的詞、句、段、反覆對照理解。仔細判斷選項正誤。(3)保持大腦清醒,靜心閱讀,力求準確理解。

3、閱讀和真正的練習做題相脫離,讀得多,練得少

有些學生在做閱讀的時候,就是在做閱讀,光讀不練,不做題,自然分數不會提高。

對策:學生在做閱讀的時候,一定要結合高考題型,特別是高考真題來練習閱讀的真本事,一方面要快速的通覽全篇,全篇的整體意識,關鍵人物背景都要掌握清楚。第二,針對這種題型有針對的訓練。標準答案應該怎麼作答?根據以往的真題做訓練。現代文閱讀不行就做現代文的,古代文閱讀做的不好,就專門練古代文閱讀。在練習的時候一定要注重答題技巧。

三、加強基礎知識的提升

高中的基礎知識包括:成語、病句、文學常識及語言的運用

這類基礎知識有的時候覺得很簡單,但其實考的時候很難,學生特別容易陷於模稜兩可的狀態,就是知識掌握的不精準。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大規模的去練,反覆的去揣摩。

1、要看清楚題目的要求,選擇的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有沒有其他可以參考的信息。

2、先排除最有把握選擇的排除項。如成語的辨析題。從感情色彩、褒貶義、範圍大小、程度輕重等等去排除。

3、注意搭配,成語的使用特忌諱“望文生義”,越是那容易理解的成語,越容易出錯,特別陌生的成語,反而是對的。

四、提高作文的分數

高考作文大多數以議論文為主,平時注意作文的素材積累,今年高考作文,特別是以愛國素材的,一定要積累。注意多看新聞時事,特別是70週年國慶這類的題材要關注。

研究高考作文題,每年的高考作文題通常分為三檔,低檔、中檔和高檔。寫幾篇文章,看自己處於什麼水平。並且買一本或者是兩本高考滿分作文書。研究滿分作文,並且和自己做比較。

歷年來高考作文題目也是有跡可循的,高考的題目類型,幾大方向都是可以總結歸納的。在寫作的過程中,總結歸納了四點給大家參考。

1、立意緊貼材料

目前的高考作文基本上都是材料作文,在寫作文之前的立意一定要緊貼材料。不可以跑題偏題。辨明主次,抓住核心。

2、題目緊貼材料

好多題目成功了一半,題目在選取的時候,要體現概括內容、觀點鮮明、新穎別緻、簡潔生動。給判卷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

3、開頭緊扣主題

開頭緊扣主題,可以一下子吸引判卷老師的注意力,入題迅速觀點明確,做到語言精煉,立場明確。防止重複,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4、結尾要申明主題

最後結尾的時候一定要再一次申明主題,也就是緊扣主題,再一次加深閱讀者的印象,這是再一次給自己文章加分的機會。

綜上所述,我們研究了高考題型,並且針對現代文閱讀、古代文閱讀、基礎知識和作文四個方面都提出了建議和方法。相信大家一定會收穫很多,按照這樣的方法,持續不斷的練習,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穫!


雲夢談教育


首先要明白,我們現階段的教育成績是應試為主導,光有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也受到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答題技巧,字體美觀與否等方面的影響。

那麼如何才能學好語文呢?首先要了解語文。中文作為世界上最難以掌握的語言之一,沒有一定的語言環境和詞彙積累,很難掌握,而語文更是一種很抽象學科,語文的學習實際上是一個對中文運用和深加工的過程,需要讀懂並寫出來,所以只有掌握了讀和寫這兩個關鍵點,才能夠真正的學好語文。

第一我們來說說閱讀

這裡所說的“讀”,並不僅僅是讀一些課外讀物,看一些歷史名著,也不是把課文簡單的默讀或者是朗誦一遍,而是需要深入進去,帶入自己的思考,將一篇課文吃透。怎樣才算是吃透了呢?概括起來就是:第一,文章寫了什麼;第二,我能否以這篇文章的立意在寫一篇;第三,記憶文章中的精彩語段和詞語。綜合起來讀書的過程,就是要手腦並用,有意識的去理解,記憶和背誦,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閱讀能力,如果只是空泛的閱讀一些文章,和看小說一樣,就算閱讀量再大也沒有用。

第二就是怎麼寫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古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為了下筆如有神,更何況語文考試中,作文從來都是大分數,有好的寫作能力,才能保證住語文成績。閱讀量上來後,腦袋瓜裡面自然就會有話說,就能夠寫出來東西。雖然開始的時候寫的不盡如人意,隨著經驗的積累,有意識去學習和模仿一些好的文章和語句,自然就能夠獲得好的收成。成績很好的同學,學習過程中,不但會有修辭和語法,也會注重字體的優美程度,標點符號的使用規則等細節,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成績更上一層樓。

除去讀和寫之外,語文考試,一定要懂得應試的技巧,試卷前面那些固定答案的題目,一定不可以丟分,比如修改錯別字,多音字拼音,古詩詞填寫,這些都是唯一答案的,在於平時基礎知識的積累。然後就是課外閱讀理解和作文這兩項,只有通過不斷的閱讀延伸,培養自己的語感,通過泛讀博採眾長,通過精讀訓練解析的方法,才能使我們的思想變得銳利,才能使我們具備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提升語文成績。

希望回答能夠對題主有用,謝謝!

<strong><strong><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