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英雄》当年票房惨败,到底刺痛了谁的神经?

《精武英雄》当年票房惨败,到底刺痛了谁的神经?

上世纪20年代,一代武术宗师霍元甲属于擂台;功夫神话竟然死于三流日本武士之手,引起了当年全体国人的一致愤慨,这也成为了《精武英雄》故事的开端。

《精武英雄》上映于1994年末,正值功夫片效能减弱之时。而电影翻拍自李小龙的经典,更把这个打碎东亚病夫招牌的神话,再度摆上了台面。

曾几何时,霍师傅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比起他在武学上的造诣;更成为了中国人尚武精神的标杆;霍师傅死于擂台,无疑是日本人杀人诛心的一道妙计。

《精武英雄》当年票房惨败,到底刺痛了谁的神经?

或许他们在算计这一切之时,却遗漏了日本留学的陈真。在多部古装戏中游刃有余的李连杰,电影中已剪短寸头、一身中山装,当代革命志士的造型扑面而来。

如果李小龙饰演的陈真代表了民国武术界的魂魄,那么李连杰的陈真形象,多少继承了革命党人热血无畏和大义凌然的气魄。

陈真远赴东洋,并非镀金深造如此简单。晚清后,国人多少有“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理念。在家国存亡面前,陈真的出走,更如霍元甲留给精武门和中国武术界的致命杀招。

《精武英雄》当年票房惨败,到底刺痛了谁的神经?

如果拆解“侠”这个字,便为夹缝中存活的个体;侠的使命,于夹缝中安生立命。陈真所面临的矛盾是多重的,西洋拳和传统武术的取舍、先进保守文化的去留。至于爱国大义和儿女私情间的抉择,也催化了陈真一身悲剧的命运。

如果把陈真比喻成一颗子弹,那他也是一颗有温度的子弹。自古英雄爱美人,尤其对于陈真这样的侠之大者,他最难抗拒女人的温柔。

按照国人传统理念,中日之间不能有爱情和婚姻的。山田光子是陈真人生规划之外的变数,而山二人得以在日本的相遇到相恋,更如命运给二人设下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门槛。

《精武英雄》当年票房惨败,到底刺痛了谁的神经?

70年代的电影《精武门》中,一身腱子肉的李小龙无需在爱情和家国大义中做出抉择。陈真之所以为侠,因他永远放不下私情;在山田的温柔攻势下,他的命运走向,更添了几分悲剧和浪漫。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中国人对日本的恨,尤其在霍元甲死后如滔天巨浪在,正是《精武英雄》给陈真设下的情绪背景。

爱恨两种情感在陈真身上所造成的撕裂感,加速了这位民族英雄的陨落;毕竟在世人眼中,中日两国世代为仇,中国人不能娶日本人,日本人也不能嫁给中国人。

《精武英雄》当年票房惨败,到底刺痛了谁的神经?

当然我们在多部影视剧中,见证过跨越国界和种族的爱情。猛虎般的英雄也面临如《天龙八部》萧峰一样的困境,时代洪流把陈真推向刀尖上时,又增添了几分造化弄人之感。

日本如虎狼般侵占中国东三省,个人立场和家国的矛盾构成了强烈的对立面;温暖纯良和狠辣决绝两种人格于陈真身上的统一,构成了他极其矛盾的个体。

山田光子跟随丈夫回国,已显得不合时宜,此时家国动荡、民粹泛滥。山田面临的误解,是全体国人施加于她一身,如泰山般重压,不留任何活路。

《精武英雄》当年票房惨败,到底刺痛了谁的神经?

偏执和愤恨蒙蔽了当时国人的双眼。两个国家之间结下的恩怨情仇,亦全部转嫁到山田光子个人身上。而陈真和山田的结合,被当成是两个国家的联姻,荒唐可笑直至今日仍未衰减。

或许山田光子身为日本人的天然标签,也成为了她于中国被千夫所指的原罪。在恋爱之初,山田光子敢同陈真远渡中国,或已做好为爱牺牲的准备。

精武门不收她、客栈不容她、商店更不对她开放营业,社会的排斥让这对恋人远离人烟、结庐而居。

《精武英雄》当年票房惨败,到底刺痛了谁的神经?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东方女性的温柔善良和忍让,也体现在山田的性情中;陈真和山田办婚礼之时,简陋茅草屋下的浪漫不输豪门华宴。

山田得以感动观众,是她对陈真爱情坚持的胜利,毕竟眼前的人才是今生最可靠之人。在她眼中,爱情可以打败所有挫折,只要跟着所爱之人,即便死也了无遗憾。

《精武英雄》这部电影所要展现的主题,是惩恶除奸、甚至是一场单纯的视觉盛宴;之前提到的制造家国矛盾和跨越国度的爱情,已经被功夫打斗所淹没。

或许《精武英雄》在人性上并没有进行深挖;而二人之间的困境,在山田光子指认真凶后被巧妙化解;曾对她恨之入骨的中国人选择原谅了这位日本人,爱恨如儿戏一般,在电影中掀起一小阵微澜。

《精武英雄》当年票房惨败,到底刺痛了谁的神经?

其实回想这个段落,可以看作是导演陈嘉上对隐藏群体情绪的弱化处理,也可以看作是对这段爱情的妥协和认可。

与其说山田光子踏入精武门时,以真相战胜了偏见,不如说是真爱战胜了偏见。正是她留到了真相揭开之日,才能有国人化敌为友的那一刻。

《精武英雄》当年票房惨败,到底刺痛了谁的神经?

在李连杰饰演的角色中,多数自带超级英雄属性,一身中山装的陈真亦不例外。作为霍元甲的亲传弟子登场,他便被影片赋予了复仇的使命。

面前非议,即便一身正气的陈真也不免被民粹裹挟。他让山田对他死心塌地,在于一个“真”字。英雄没有堕落、只是活出了真我。

陈真和山田爱情的背后,更如当代侠士所能做出的最好抉择。陈真用行动告诉国人:先守护挚爱之人,才能守护好自己的土地。

《精武英雄》当年票房惨败,到底刺痛了谁的神经?

当然陈真身上矛盾的叠加和纠结的外化,何尝不是时代的共同困惑。新思维和祖宗礼法的碰撞、实用主义和教条主义取舍、无国界爱情和民粹的不容、武术套路和实用的对立,在当时的国人心中反复碰撞激荡,陈真和精武门恰是典型而已。

电影结尾的决战中,新思潮和旧观念在正邪矛盾前,冰消瓦解。最后他与霍东觉联手打败机器人藤田刚,也印证了陈真的武术哲学,以及“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至理。

《精武英雄》上映于1994年末,作为正东的最后一部电影,却没能展现出与质量相匹配的票房;折戟沉沙之后,李连杰远渡重洋,开启了他的好莱坞事业。

而他与陈嘉上共同成就的这部功夫经典,更为一个时代功夫片的挽歌。男女主的爱情小插曲,也是对70年代邵氏电影《中华丈夫》一个迟来的回应。

《精武英雄》当年票房惨败,到底刺痛了谁的神经?

比起《精武英雄》发生的动荡年代,几乎已过去100年;此时中日之间的互动,早已不可和旧社会同日而语。

中日民众间的频繁交往,更印证了人性美好的互通。11月16日,45岁的女神林志玲嫁给了日本歌手Akira,更让我们看到了跨国恋情的美好姿态。

《精武英雄》当年票房惨败,到底刺痛了谁的神经?

人有国界,但爱情无国界;让人抛弃国别成见、奋不顾身的结合,将更多发生于中日两国。或许,这才是爱应有的模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